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
2、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下列对“火要空心”的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隔绝空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移除木柴使火熄灭
3、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及原理都正确的是 ( )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用高压水枪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吹灭蜡烛,原理是隔绝氧气
4、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化石燃料 B.都只能做燃料
C.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5、有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
A.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B.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用手分别在集气瓶口扇动,闻气味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7、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Cl溶液和NH4NO3溶液 取样,加入适量水
B 分离MnO2和KC1 加足量水,溶解
C 验证CO2能溶于水 向盛有水的软塑料瓶中通入CO2
D 除去N2中O2 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8、分别点燃两根相同的火柴,将其中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倾斜向下,如图所示。小明发现第一根火柴不能持续燃烧,第二根火柴更容易持续燃烧。该实验现象说明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物质具有可燃性
B.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C.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D.可燃物要倾斜放置
9、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下列关于燃料和能源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
A.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且缺一不可
B.灭火只需破坏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如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失火,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C.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要堆放过高过密
D.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大,应禁止使用
10、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
A. B. C. D.
11、下列变化中不包含有缓慢氧化的是( )
A.农家肥料的腐熟 B.动植物的呼吸
C.酒和醋的酿造 D.石灰浆逐渐变硬
12、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 )
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C.木材接触更多空气 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
13、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综合利用措施只有煤的气化和液化
B.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15、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6、为了使酒精充分燃烧,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用纯氧替代空气 B.使用固体酒精
C.将酒精加热为酒精蒸气 D.将酒精喷成雾状
二、填空题。
17、燃烧:
(1)燃烧:可燃物跟 发生的剧烈的 、 、 。
(2)燃烧的条件 、 、 。
(3)促进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氧气的 。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 。
18、我国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监测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
A.臭氧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PM10
(2)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3)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鼓励焚烧秸杆节约能源
B.尽量少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
C.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CO中毒
D.在天然气燃气灶上方安装报警器
(4)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 或“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烧会产生CO2。过量排放CO2会导致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型催化剂,可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该反应的微观变化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C、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1: 16
19、2022北京冬奥会的主题是“一起向未来”,表达了对人类美好明天的憧憬。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则是应有之义。
(1)五棵松体育中心变身炫酷冰球馆,馆内的中空玻璃内填充了氩气,这是因为氩气具有化学性质
(填“非常稳定”或“活泼”)和导热性能低于空气的特点,从而保证了馆内的低温环境。工业上从空气中获取氩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 不同分离制取氩气,该过程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冬奥会场馆夜晚亮起霓虹灯,利用的空气中 (填“空气成分”)气体,它们的对应性质是 。冬奥会飞扬火炬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冬奥会冰丝带场馆内外空气中CO2含量是否有差异,设计方案如下:分别取场馆内和馆外的两份空气样本,对应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请你和他们一起采集的场馆内空气样本(带盖空矿泉水瓶、自来水): 。为保证对比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你认为两次采样的控制变量是 、 。
20、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__________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方法的常用方法有:
、 、 三种。
三、实验题。
2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有下列仪器供选用: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药品是 ,写出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是 。(用仪器的序号回答)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利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还能制取另一种气体,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四、计算题。
23、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计算完全燃烧92g二甲醚需要氧气质量多少?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
【答案】C
2、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下列对“火要空心”的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隔绝空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移除木柴使火熄灭
【答案】A
3、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及原理都正确的是 ( )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用高压水枪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吹灭蜡烛,原理是隔绝氧气
【答案】A
4、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化石燃料 B.都只能做燃料
C.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答案】B
5、有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
A.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B.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用手分别在集气瓶口扇动,闻气味
【答案】D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答案】A
7、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Cl溶液和NH4NO3溶液 取样,加入适量水
B 分离MnO2和KC1 加足量水,溶解
C 验证CO2能溶于水 向盛有水的软塑料瓶中通入CO2
D 除去N2中O2 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答案】D
8、分别点燃两根相同的火柴,将其中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倾斜向下,如图所示。小明发现第一根火柴不能持续燃烧,第二根火柴更容易持续燃烧。该实验现象说明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物质具有可燃性
B.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C.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D.可燃物要倾斜放置
【答案】C
9、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下列关于燃料和能源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
A.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且缺一不可
B.灭火只需破坏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如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失火,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C.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要堆放过高过密
D.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大,应禁止使用
【答案】D
10、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
A. B. C. D.
【答案】C
11、下列变化中不包含有缓慢氧化的是( )
A.农家肥料的腐熟 B.动植物的呼吸
C.酒和醋的酿造 D.石灰浆逐渐变硬
【答案】D
12、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 )
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C.木材接触更多空气 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
【答案】C
13、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综合利用措施只有煤的气化和液化
B.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D
14、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答案】B
15、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答案】C
16、为了使酒精充分燃烧,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用纯氧替代空气 B.使用固体酒精
C.将酒精加热为酒精蒸气 D.将酒精喷成雾状
【答案】B
二、填空题。
17、燃烧:
(1)燃烧:可燃物跟 发生的剧烈的 、 、 。
(2)燃烧的条件 、 、 。
(3)促进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氧气的 。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 。
【答案】(1)氧气; 发光; 放热; 氧化反应;
(2) 物质具有可燃性;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浓度; 接触面积
18、我国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监测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
A.臭氧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PM10
(2)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3)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鼓励焚烧秸杆节约能源
B.尽量少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
C.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CO中毒
D.在天然气燃气灶上方安装报警器
(4)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 或“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烧会产生CO2。过量排放CO2会导致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型催化剂,可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该反应的微观变化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C、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1: 16
【答案】 (1)A,B,D (2)C,D (3)B,D (4)不可再生;AC
19、2022北京冬奥会的主题是“一起向未来”,表达了对人类美好明天的憧憬。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则是应有之义。
(1)五棵松体育中心变身炫酷冰球馆,馆内的中空玻璃内填充了氩气,这是因为氩气具有化学性质
(填“非常稳定”或“活泼”)和导热性能低于空气的特点,从而保证了馆内的低温环境。工业上从空气中获取氩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 不同分离制取氩气,该过程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冬奥会场馆夜晚亮起霓虹灯,利用的空气中 (填“空气成分”)气体,它们的对应性质是 。冬奥会飞扬火炬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冬奥会冰丝带场馆内外空气中CO2含量是否有差异,设计方案如下:分别取场馆内和馆外的两份空气样本,对应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请你和他们一起采集的场馆内空气样本(带盖空矿泉水瓶、自来水): 。为保证对比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你认为两次采样的控制变量是 、 。
【答案】(1)非常稳定;沸点;物理;
(2)稀有;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2H2+O22H2O;
(3)装满一瓶矿泉水瓶自来水,在场馆内倒掉,拧紧盖子;矿泉水瓶容量;加入的澄清石灰水的量(体积)。
20、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__________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冶炼金属或炼铁或做燃料
(2)碳或炭黑或焦炭或C
(3)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生成了碳酸或H2O+CO2=H2CO3
21、方法的常用方法有:
、 、 三种。
【答案】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三、实验题。
2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有下列仪器供选用: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药品是 ,写出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是 。(用仪器的序号回答)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利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还能制取另一种气体,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向上排空气法 (3)ACDE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5)
四、计算题。
23、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计算完全燃烧92g二甲醚需要氧气质量多少?
【答案】设完全燃烧92g二甲醚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C2H6O+3O22CO2+3H2O
46 96
92g x
x=192g
答:完全燃烧92g二甲醚需要氧气的质量为19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