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大刀进行曲 (1937)为了保家卫国 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一. 中国的抗日战争 (1931--1945)1.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开始全民族抗战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上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积极推动国共合作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最终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主要战役:国民政府领导正面战场:中共领导敌后战场:游击战;百团大战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1月)歼敌六万多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企图
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大捷中重创日本侵略军,歼敌两万人 抗战第一阶段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第二阶段成为主要战场消耗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3.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①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国共合作为基础③世界上最早开始,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④是亚洲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②两党独立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4.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二. 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目的战略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暂时失败(原因?)材料二:“埃塞俄比亚为什么灭亡了呢?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至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第四,这是最主要的,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 ----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一:战争爆发时,意大利在东非有30万军队,配备有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而埃塞俄比亚军队受过新式训练的只有一万人,装备陈旧,许多人只能手持长矛、大刀作战。……为了尽快占领埃塞俄比亚,意军灭绝人性地投掷毒气弹、喷射芥子气,对埃塞俄比亚进行狂轰滥炸。材料五: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10月7日,国联宣布对意大利为侵略者,10月19日宣布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和财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 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亚。”材料三: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前,英国首相对墨索里尼说:“应该有如一位夫人,夫人是喜欢男人积极进攻的,但一定要保守秘密,因此,你们的行动要讲究些策略,我们是不会干涉的。”材料四:1935年1月,法国外长说:“如果意大利扩张,是向着巴尔干,多瑙河流域城市和远东,那对于欧洲是一种宣战,势必演变成欧洲战争。所以把这个潮流澎湃的意大利转移一个方向开渠疏通岂不是更好吗?让他们向着非洲沙漠吧!在那里它将畅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了。二. 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目的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暂时失败(原因?)内因:埃塞俄比亚国小力弱(落后的农奴制)
领导方面的失误(寄希望于国联)
外因:意军的强大及残忍(使用毒气)
英法美大国的绥靖政策二. 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目的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暂时失败(原因?)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特点和影响特点: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影响: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启迪。三. 西班牙内战1.内战爆发的背景西班牙于1931年成立共和国1936年西班牙人民阵线上台执政 西班牙人民阵线是共产国际领导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由西班牙社会党、共产党和其他左翼政党组成。人民阵线上台后,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打击保守势力,如释放政治犯、解散反动组织、实行部分土地改革等。代表西班牙右翼势力的佛朗哥于1936年7月发动叛乱,内战爆发2.国际对西班牙内战的反应㈠ 德意公然武装干涉㈡ 英法美等大国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㈢ 世界进步人士热烈支持
(苏联援助、共产国际组织“国际纵队”)三. 西班牙内战1.内战爆发的背景原因:
1.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以使西班牙在未来的战争中站在德意一方,但目的未达到,后来西班牙在二战中保持中立)
2.夺取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控制西班牙和西属摩洛哥,可以形成对法国的战略包围,切断英法与其殖民地的联系)
3.把西班牙变为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㈠ 德意公然武装干涉“荒唐的伴侣”㈡ 英法美等大国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材料一: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说:我们“指望出现一个友好或中立的西班牙。如果那里建立了一个共产党或法西斯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保有通过地中海或取道大西洋的交通安全了,这是实行不干涉政策的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无论哪一方获胜,我们的前景都必然是令人不安的,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直布罗陀的最终地位问题”。材料二:英法对德意大规模武装干涉西班牙的事实熟视无睹,相反,它们却指控苏联支援共和国政府,甚至说“有些国家比德意更应该受责备”材料三:1939年2月27日,马德里还未陷落,英法就迫不及待地承认了佛朗哥政权。4月1日,美国也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3月27日,西班牙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㈡ 英法美等大国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原因:
1.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自身安全(根本原因)
2.英法反共产主义的特性实质: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㈢ 世界进步人士热烈支持
(苏联援助、共产国际组织“国际纵队”)性质演变:
既是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 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有人认为,西班牙战争是“小二战”或“二战的彩排”。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从战争的性质看,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从战争的过程看,各种国际政治势力粉墨登场
反映出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
( ①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与德意法西斯势力之间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存在尖锐矛盾,但为了反对社会主义而相互勾结;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既和法西斯势力有矛盾,也与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有尖锐矛盾;③反对法西斯势力成为世界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 20世纪30年代,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斗争、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最终都未能阻止二战的爆发,原因是什么?①法西斯国家力量强大,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无法单独取得斗争的胜利
②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使30年代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③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四.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1.原因: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与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2.过程1936.10 德意签订柏林协定, “柏林—罗马轴心”1936.11 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 意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3.影响: ----三国轴心形成初步形成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威胁世界和平。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
——希特勒思考:为什么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1.反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他们的侵略是一个巨大的威胁)2.欺骗、麻痹西方大国。(德意日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权,不可避免地将与英法美等国冲突,但由于时机不成熟,不愿过早刺激英法美)反法西斯局部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世界上发生最早(1931年)、结束最晚的反法西斯战争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埃塞俄比亚(1935年)抗意战争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不畏强敌坚持抗战的精神鼓舞了世界人民。 西班牙内战(1936年)既是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势力的革命战争,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小结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国联没有制裁日本。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虽然对意实行经济制裁,却未把石油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掌握下的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实际上有利于意大利。 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援助叛军,公开武装干涉。英法采取了不干涉政策,对德意向佛朗哥提供武器听之任之。美国执行“中立法”,貌似公正。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尼签订慕尼黑协定,背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隔岸观火助纣为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