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2课 为君权辩护
(欧洲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东莞中学 杨建平 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实践概况 回顾导入:理论实践时间战国产生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代表主张西汉发展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宋明高潮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加强阅读思考 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主张 一、“君权神圣”--君主专制理论产生 1、时间:13世纪2、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意大利)
(“神学之王”)3、含义: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肩负着使世俗之人灵魂得救的使命故是神圣的(王权低于教权)4、具体主张:5、产生背景(1)中世纪(476年)以来教皇权高于王权(2)13世纪,随着城市的大量兴起,世俗力量不断壮大,基督教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1)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王权低于神权(2)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6、目的调和封建统治内部教权与王权的矛盾二、“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理论发展 1、时间:17世纪2、代表人物:詹姆斯一世(英国)3、含义:王权是上帝授予的,国王(世俗和宗教的首领)意志不受任何干涉4、具体主张:(1)君权神授
(2)君权无限5、产生背景王权已合并教权6、目的神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比较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的区别相同点:神化封建王权三、“君权至上”--君主专制理论强化 1、代表人物 2、含义:3、具体主张:马基雅弗利(15、16世纪)霍布斯(17世纪) 否定“君权神授”,君权高于一切马基雅弗利国别:称谓:著作:思想意大利思想家《君主论》(1)提出“新君主国”概念,称赞新君主国,蔑视世袭君主国(2)以人性“恶”为基础,认为政治无道德,主张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应不择手段。(3)主张国家分裂时实行君主专制,当国家统一时必须恢复共和制,否则人民有权把君主推翻。你是怎样看待马基雅弗利的观点?霍布斯国别称谓著作思想(1)论国家:国家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人类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无政府,要么集权国家(2)论政体:“,提出”君权至上“,但不鼓吹极端君主制,甚至君主世袭制,只强调权威,反对过分自由(3)论人性:人性”恶“英国思想家《利维坦》5、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反对天主教会神权的社会思潮的出现。
(2)一些思想家坚持以强大君权来结束国家的分裂,实现统一和社会稳定。
(3)人文主义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6、目的为君主权威辩护,为君主统治提供合理性8、实践人物詹姆士一世;路易十四;伊凡四世;彼得一世等7、评价(1)进步性: “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思想,都主张实行君主制,都为君主制辩护;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这都符合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具有进步意义。(2)局限性:这些学说都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终于变得不合时宜。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日益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桎梏,时代呼唤“主权在民”。 “君权神圣”“君权神授”“君权至上” 13世纪意大利神学家??,经院哲学家。出生于意大利罗卡塞卡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在那不勒斯大学学习,后来到科隆、巴黎,师从著名神学家大阿尔伯特,学习古希腊哲学和神学。1256年获硕士学位??。 在著名的巴黎大学,因沉默、温顺、人送外号 “哑牛”。但他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已崭露头角
托马斯孩提时代曾在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受了9年初等教育。身为伯爵的父亲一直希望他 能成为修道院院长。
14岁时,他进入那不勒斯大学,接触到大量的科学与哲学著作。5年 以后,加入了天主教组织“多明我教团”,这成为他一生的重要转折。
后来他成功地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院哲 学体系。 自1257年开始 在巴黎大学教授神学,用10年时间专心从事教学和著作活动,并被罗马教廷任命为神学顾 问与讲师。一生著有18部巨著,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的《神学大全》和《哲学大 全》、《论存在和本质》等
托马斯力主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极力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权力,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治形式;为争取现实生活的幸福而进行斗争就是恶就 是犯罪,最大的犯罪行为是异端或异教行为。对一切异教徒均应活活烧死,“将他们从世界 上消灭掉”。
教会在他生前就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和极高的声誉,称他为最光荣 的“天使博士”。1323年教皇追封他为“圣徒”,1567年他又被命名为“教义 师”。 马基雅弗利(1469~1527)1469年5月3日生于文艺复兴之都佛罗伦萨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是家中第三子,其父是一个律师。他接受了在佛罗伦萨大学里教育,受当时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他很喜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1498年6月,被议会推举在执政团里担任二等秘书,一个月以后,他又被任命为负责佛罗伦萨外交与军政事务的“自由与和平十人委员会”的国务秘书。工作主要是担任外交使节,在处理复杂微妙的外交事务的过程中,马基雅弗利积累了大量的政治经验,这对他日后的写作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1513年2月他和妻儿搬到一个小村庄圣卡西亚诺居住,开始潜心创作,其间虽曾多次向佛罗伦萨当局请求入仕,但一直没有如愿。1513年12月,他写成了使他流芳百世(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可以是遗臭万年)的巨著——《君主论》 “对一个政治家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国家的安危,为此要勇于作出必要的决策。至于决策的道德评价并不重要,诸如是否公正、人道或残忍,光荣或耻辱,都可置之不顾。”“作君主的如果总是善良,就要灭亡;他必须狡猾如狐狸,凶猛像狮子。”“在守信有好处时,君主应当守信,否则不要守信。君主有时候必须不讲信义。君主必须作惯于混充善者、口是心非的伪君子,还应当显得虔信宗教。”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一书,曾被《纽约时报》评价是与《国富论》、《物种起源》、《资本论》等同为影响人类历史的二十本书之一。“当国家的安全已到生死关头的时候,人们不应该问公正或不公正,仁爱或残酷,光荣或耻辱,而可以不惜一切,采取任何手段,只要可以挽救危难,维持国家的安全。” “民主是需要的,但必须有一个前提,即没有强大的外敌和国家内部和平。” “政治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并增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这一目标能否成功,乃是衡量评判政治家成败的标准。”(戈尔巴乔夫便是失败者)他的一句名言是:“政治中没有永久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美国政治思想史的著名学者乔治·萨拜因: “马基雅弗利这个人物和他的哲学的真实意义一直是近代史上的一个谜。他被视作是一个极其玩世不恭的人,又是一个满怀激情的爱国者,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是一个善于理解权力的政治谋略家,但又是一个最早期的民主主义者。” 马基雅弗利的国家主义精神有人称作一种“不择手段的爱国主义”。文艺复兴时代是冲破中世纪精神桎梏的时代,是“发现人性”的时代。面对同一个人性,富有浪漫艺术气息的人文主义者发现了人性的美善;与此相反,具有浓厚现实政治意识的马基雅弗利却发现了人性的丑恶。他说:人类“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甚至“人们容易忘记父亲的死,而对财产的损失却难以忘怀”;并且以此作为他政治理论的基础。实际上是位政治上理性并说了一些真话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