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一课时)课件(3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一课时)课件(3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8 19:1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第1节 课时1
/ 01
目录
CONTENT
地球的自转
航天发射基地
/ 02
/ 03
地球的公转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 结合示意图,会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点。(地理实践力)
2. 会分析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综合思维)
3. 结合示意图,会判断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 01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
1. 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观测点的纬度
北极星的地平高度
(1)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北极星
北极星的仰角(北极星相对于地平线的高度)=当地地理纬度
地球的自转
2. 方向
侧视
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方向
-02
北极星
自西向东
北半球俯视图
逆时针旋转
南半球俯视图
顺时针旋转
S
N
地球的自转
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
南极上空俯视
顺时针
2.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在下面三幅图中的弧线短线上标注“→”,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练一练
答案 
地球的自转
3. 自转周期
1太阳日
24小时
1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地球的自转
1太阳日
24小时
1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方向
P
地心
地球公转轨道
太阳
同一颗恒星
恒星日
太阳日
恒星
地球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昼夜交替的周期
地球的自转
4. 速度
角速度
每小时15度
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极点为零
(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图位于北半球。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
(2)判断纬度带
自转线速度
0~837 km/h→高纬度
837~1 447 km/h→中纬度
1 447~1 670 km/h→低纬度
如图A、B两点位于中纬度。
注:60°纬线上的点的线速度为赤道上的一半。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
(3)判断地势高低
A2
O
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
(3)判断地势高低
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图中A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
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图中B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1. 在北半球观察星空,恒星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圆周运动,北极星的仰角即当地地理纬度。
2. 经度法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增
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减
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如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跟踪训练过关
(2023·浙江台州书生中学校考)如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1~2题。
1. a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在图中应为
A. 自上而下
B. 自下而上
C. 顺时针
D. 逆时针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图中恒星的视运动,a恒星运动方向以北极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故D项正确。
跟踪训练过关
2. 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 1个多小时
B. 3个多小时
C. 5个多小时
D. 7个多小时

恒星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h,故选B项。
跟踪训练过关
(2023·河北衡水安平中学校考)如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3~4题。
3. 该区域所在的半球和纬度位置是
A. 南半球低纬度  B. 北半球中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北半球高纬度

由于地球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南半球)、向北(北半球)递减,图中显示,图示区域的自转线速度向南递减,因此该区域位于南半球。赤道上的线速度为1 670 km/h,30°纬线上的线速度为1 447 km/h,图示区域的自转线速度介于赤道与30°纬线之间,因此当地纬度应在0°~30°之间,即位于低纬度,A正确。
跟踪训练过关
4. R地地形最有可能是
A. 丘陵
B. 高原
C. 山地
D. 谷地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读图可知,R地的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值,表明当地自转线速度低于同纬度两侧地区,则当地海拔低于同纬度两侧地区,最有可能为谷地。故选D。
/ 02
航天发射基地
航天发射基地
1. 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气象条件 降水少,晴天多,能见度高,有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
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发射场建设
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
地质条件 地质稳定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 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内陆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航天发射基地
2. 航天发射的时间和方向
(1)航天器发射时间的选择
在一天中,发射时间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冬季恶劣的海况(冬季西风带势力更强,风力大),以便航天测控网监控、管理、回收飞船。
(2)航天器发射方向的选择
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
跟踪训练过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22年11月12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下图为我国西昌和文昌卫星发射场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图。
(1)试分析西昌航天发射场的优越条件。(6分)
答案 纬度较低;云雾少,大气透明度高;交通便利。
跟踪训练过关
(2)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说明我国在海南省文昌市选址建设航天发射场的理由。(6分)
答案 海南省文昌市所处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容易发射升空;濒临海洋,地势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监测;海洋运输便利(对零部件的运输)。
/ 03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
的运动
1. 概念
2. 方向
北极
上空
逆时针
南极
上空
顺时针
方向
自西向东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
3. 周期
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地球与某一恒星连线的时间间隔
概念
时间
365日6时9分10秒
性质
意义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天文观测
4. 轨道
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
地球的公转
5. 速度
近日点
远日点
太阳
近1远7
近快远慢
日地距离: 1. 471 亿km
角速度: 61'/d
线速度: 30. 3 km/s
地球公转示意
日地距离: 1. 521 亿km
角速度: 57′/d
线速度: 29. 3 km/s
地球的公转
冬至
春分
夏至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等面积定律)
指的是太阳系中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秋分
5. 速度
导思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1. [综合思维]地球公转轨道上,为什么会出现近日点和远日点?
答案 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因此地球公转过程中有一个点距离太阳最近,称为近日点,有一个点距离太阳最远,称为远日点。
导思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2. [综合思维]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是179天,为什么夏半年比冬半年长了一个星期?
答案 冬半年和夏半年公转轨道对应的圆心角相同,都是180°,但是冬半年以近日点为中心,公转速度较快,夏半年以远日点为中心,公转速度较慢,因此,夏半年要长于冬半年。
导思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3. [地理实践力]济南某高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从9月1日开学至次年1月24日结束,在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怎么变化?
答案 先变快,后变慢,1月初最快。
跟踪训练过关
(2023·陕西榆林神木中学校考)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轨道呈正圆形
B. 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C. 地球经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小于B点
D. 地球从A点出发再次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

跟踪训练过关
地球公转轨道呈类似正圆的椭圆,A错误。
A点是远日点,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7月初,B错误。
A点是远日点,B点是近日点,地球经过B点时公转速度最快,
地球经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小于B点,C正确。
地球从A点出发再次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
D错误。故选C。
跟踪训练过关
2.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A→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 从A→B,地球公转所需时间多于从B→A
C. 从D→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D. 从C→D,地球公转所需时间多于从D→C

A点是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B点是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从A→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A错误;
从A→B,地球公转所需时间等于从B→A,B错误;
从D→C,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C错误;
从C→D,经过远日点,地球公转所需时间多于从D→C,D正确。故选D。
跟踪训练过关
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完成3~4题。
3.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丁→甲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位置和地轴偏向,甲到乙位于地球公转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所用时间最少。A正确。
跟踪训练过关
4. 2023年1月22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据图可知,P位于近日点,为1月初,根据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22日接近乙点。故选B。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