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学入门 综合训练1.4-1.5(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科学入门 综合训练1.4-1.5(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8 22: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1.5 综合训练
一 、选择题
1.关于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可直接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使用前都需要用力甩
C.准确程度都一样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B.测量是获取科学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测量时可以重复几次,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C.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如实记录
D.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3.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正确的是( )
A.使用液体温度计时, 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使用量筒测体积时, 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底部垂直
C.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 以满足测量精确度的要求
D.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尺子的最左端与物体的左边缘对齐
4.下列几种测量方法: ①为了测 1 张纸的厚度, 先用刻度尺测出 100 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 1 张纸的 厚度: 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 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 50 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
头针的质量。和①方法同类的有( )
A.只有② B.只有③ C. ②和③都是 D.都不是
5.小金在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第一个课题顺利完成,正当高兴时却发现自己家的月季花死了, 什 么原因呢? 他想起妈妈说过前几天不小心往花盆里倒了大量的食盐水, 于是小金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 与老师一起实验研究,发现土壤中含的食盐浓度过高,最后经老师的分析知道当根生长的土壤溶液浓
度过高时, 植物反而会失水枯死。对文中的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部分 (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第 1 页(共 10 页)
6.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75℃ B.55℃ C.35℃ D.15℃
7.下列测量会引起结果偏大的是( )
A.称量时,发现右盘上砝码已部分磨损
B.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测量木板长度时皮尺拉得过紧
D.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8.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 ”与对应测量
结果。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 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大
A .A B .B C .C D .D
9.一量筒中原有 50 mL 水, 现在往里面放入一干燥的木块, 木块同时从量筒中吸收了四分之一木块体
积的水,假设木块吸收了水后体积不膨胀,木块静止时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 量筒中水位上升到
56 mL,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
A.6 cm3 B.18 cm3 C.12 cm3 D.24 cm3
10.原来在量筒中盛有 60 毫升的酒精,小涛要取出 10 毫升的酒精, 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涛倒完后仰
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 )
A.大于 10 毫升 B.等于 10 毫升 C.小于 10 毫升 D.无法确定
二 、填空题
11.科学上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定为 0℃ , 的温度定为 100℃。
12.小科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厚度,测得四次数据分别是 1.10cm、1.11cm、1.63cm、
第 2 页(共 10 页)
1.10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测量结果应该是 。若科学书共有 200 页,则科学书
每张纸的厚度是 。
13.如图是一个自制温度计, 把它从热水中取出, 再放入冷水中, 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
(选填“升高 ”或“降低 ”);请读出该温度计的示数: ℃。
14.
(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 ℃。
(2)如图乙所示, 用 A.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 就使用方法而言, 正确的是 。
(3)如图丙所示, 木块的测量值是 厘米。
15.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利用 性质制成的,如下图甲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 是 ℃。
而图乙中物体长度是 厘米= 米。
三 、实验题
16.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 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 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
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请你帮他把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作出假设: 。
(2)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 一侧盖上纸板, 一侧盖上玻璃 第 3 页(共 10 页)
板,在两侧中央各放入 20 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 。
在两侧中央各放 20 只鼠妇,目的是什么? 。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五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 只 1 只 2 只 0 只 2 只
阴暗 10 只 9 只 8 只 10 只 8 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四 、解答题
17.小米在一次旅游中捡到一块石头,大约 80 立方厘米(比量筒的口径大),他想通过排水法测石头
的体积,请帮他设计方案测出石头体积, 最后结果用测量量表示。
实验器材: 。
实验步
骤:

测量结果: 测得石头体积为 。
误差分析: 若该石头有一定的吸水能力, 为了减小误差可采取的措施
是 。
18.2020 年 10 月 1 日,桐乡市“两河一湖 ”景观绿道全县贯通,河道两岸总长约 20 千米,市民可以沿 北港河、康泾塘两岸,直接漫步至凤凰湖.夜晚的河边, 有人赏景有人跑步, 有人唱歌有人跳舞, 其乐 融融.国庆假期,小嘉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在河边步行, 他好奇想要测量出自己步距的大小,而步距变 化不大,这样就可以通过步距测的一段路程的长短,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上的一把“尺子 ”。
(1)为了使这把“尺子 ”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
法 .
(2)小嘉有五把刻度尺:a 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尺;b 刻度线模糊不清的尺;c 最小分度不是毫米的尺;
d 比被测长度短的尺;e 刻度不均匀的尺。这些尺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刻度尺是
(3)小嘉测出自己的步距是 0.65m,他在北港河边一共走了 5000 步, 则小嘉走了多少路程?
第 4 页(共 10 页)
1.4-1.5 综合训练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D
【解析】根据对温度计和体温计的认识分析判断。
A.体温计的测温范围为 35~42℃, 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则体温计无法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故 A 错误;
B.体温计使用前必须甩几下,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 故 B 错误;
C.普通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0.1℃, 则二者的精确度不同, 故 C 错误;
D.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都属于液体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 D 正确。
故选 D。
2.D
【解析】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 它应该包括以下几 个步骤:一、提出问题, 明确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二、猜想假设, 根据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对问题的模 型提出初步的设想; 三、接受检验, 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四、不断完善,根据实 验表现出来的结果修改我们的设想,使之能最后能解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甚至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
A: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正确。
B:测量是获取科学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测量时可以重复几次,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正确。
C: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如实记录,正确。
D: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要用放大镜观察, 错误。
故选 D。
3.A
【解析】根据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A.使用液体温度计时, 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 A 正确;
B.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底部相平, 故 B 错误;
C.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确度的要求, 故 C 错误;
D.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应该将尺子的一个整刻度与物体的左边缘对齐, 故 D 错误。
故选 A.
第 5 页(共 10 页)
4.B
【解析】微小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 将其成倍的放大,然后测量出总长度, 最后除以个数即可, 这种
方法叫“累积法”,据此分析判断。
①为了测 1 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 100 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 1 张纸的厚度,使用了“累积法”; 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 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 然后算出小石
块的体积, 使用了等效替代法;
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 50 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使用
了“累积法”。
那么只有③与①方法相同。
故选 B。
5.C
【解析】科学探究包括: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小金不明白月季花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 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实验研究, 这一环节其实就
是在收集证据去调查月季花死亡的原因,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6.C
【解析】根据对人体体温的了解分析判断。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7℃, 将手指插入水中感觉不冷不热,说明水温和体温相差不大,故 C 正确,而 A.B、
D 错误。
故选 C。
7.A
【解析】研究误差的目的,不是要消除它,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也不是使它小到不能再小, 这不一定
必要, 因为这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更接进于真实值的最佳测量结果。
A.砝码磨损后,读数正确,但称出的质量偏小,即测量结果偏大; 故 A 正确;
B、量筒读数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故 B 错误;
C、测量长度时,皮尺具有弹性, 拉的过紧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故 C 错误;
D、温度计离开被测热水后,液柱会下降, 导致读数偏小; 故 D 错误;
第 6 页(共 10 页)
故答案为: A.
8.B
【解析】(1)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用力拉紧塑料卷尺, 刻线之间距离 增大;(2)头发丝没有排列紧密,总长度增大;(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4)依据用量
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俯视仰视都是错的。
A.用被拉长了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时,此距离是一定的, 但皮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而分度
值的示数没有变化, 所以测量结果比实际距离偏小,A 错误;
B.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会导致头发丝的宽度测量结果偏大,
计算得到的直径也偏大, B 正确;
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否则示数会偏小,C 错误; D.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否则测量的液体体积会不准确,仰视读数
会比实际值要偏小, D 错误。
故答案为: B
9.D
【解析】根据题意, 找到量筒内水的体积和木块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分析可知, 量筒中原来水的体积-木块吸收的水的体积+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量筒中后来水的体积,
即 50mL- + =56mL;
解得: V=24mL=24cm3。
故选 D。
10.C
【解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 ”的规律分析判断。
量筒中原有酒精 60mL,要倒出 10mL,那么倒完后量筒的示数应该为: 60mL-10mL=50mL。
小涛倒完后仰视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 ”的规律可知,读出的示数偏小,则剩余的酒精的体积大
于 50mL,因此倒出酒精的体积小于 10mL。
故选 C。
二 、填空题
11.冰水混合物;沸水
第 7 页(共 10 页)
【解析】冰是晶体在熔解时温度不变,冰的熔点是 0 ℃ ,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 。1 标准大
气压下沸腾的水的温度为不变, 有沸点为 100 ℃ ,据此来规定温度计的刻度。
由分析可知, 科学上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 ,把 1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为 100 ℃ 。
故答案为: 冰水混合物; 沸水
12.1.63cm;1.10cm;0.011cm(或 0.0110cm)
【解析】(1)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时, 测量结果略有差异, 但是相差不大, 据此排除错误
数据, 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
(2)每张纸的厚度=张数 (总厚度)。
(1)比较可知,1.63cm 明显偏大,为错误数据,将其去掉,则测量结果为: ≈ 1.10m;
(2)科学书有 200 页, 张数为: 22 (0)0 = 100,则每张纸的厚度:1. 100 (10c)m = 0.011m。
13.降低; 20
【解析】(1)根据物质“热胀冷缩 ”的性质解答;
(2)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 再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
(1)温度计从热水中取出后, 再放入冷水中, 由于温度降低, 所以液体的体积缩小,即液面的位置缓
慢降低。
(2)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刻度值向上逐渐增大,则实际温度在 0℃以上,那么示
数为 20℃。
14.(1)热胀冷缩;37.8
(2)A
(3)1.75(1.73-1.77 都对)
【解析】(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0.1℃, 根据水银柱的液面位置读出
示数即可;
(2)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规范:平、贴、对、垂、记,进行分析判断;
(3)长度的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
(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 温度计的示数为:37℃+0.1℃×8=37.8℃;
第 8 页(共 10 页)
(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要最大程度的贴近被测物体,因此正确的是 A;
(3)丙图中,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cm,那么准确值为: 7.7cm-6.0cm=1.7cm,估读值为 0.05cm,木
块的测量值为: 1.75cm。
15.液体的热胀冷缩;-8;3.50;0.0350
【解析】(1)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 温度计的示数有零上和零下刻度;(2)
长度的测量值包含准确值和估计值, 图示的刻度尺的 1 大格是 1cm,1 小格表示 0.1cm。
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图甲中温度示数 0 刻度在示数上方所以是零下
的,示数为-8℃。用图乙中的刻度尺测得的物体长度为 3.50cm,合 0.0350 米。
故答案为: 液体的热胀冷缩; -8;3.50;0.0350
三 、实验题
16.(1)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2)光线强弱;避免实验偶然性
(3)取平均值;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惟一性。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体会科
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1)由于提出的问题是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可作出两种假设: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2)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线强弱。
在两侧中央各放 20 只鼠妇,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 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 所以为了避免
出现此类偏差, 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3)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四 、解答题
17.(1)B
(2)①取一只 20mL 的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第 9 页(共 10 页)
②向量筒中倾倒接近 10mL 刻度线的水
③眼睛平视 10mL 刻度线,改用胶头滴管继续向量筒中滴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 10mL 刻度线相平
【解析】量筒读数时,视线应当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向平,不可俯视也不可仰视。
(1)小江在某次实验中想准确量取 10mL 水,实验室中有以下 3 种规格的量筒,他应选择 20mL,最 小刻度为 1 毫升的量筒, 因为量筒量液时要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 选取的量程太大,会
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选取的量程太小, 多次称量会有误差。
(2)①取一只 20mL 的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向量筒中倾倒接近 10mL 刻度线的水
③眼睛平视 10mL 刻度线,改用胶头滴管继续向量筒中滴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 10mL 刻度线相平 18.(1)以变化不大且适中的步距走十米长的路程,记录下步数, 十米除以步数所得长度为步距
(2)be
(3)小嘉走的路程为: s=5000 步×0.65 米/步=3250 米。
【解析】(1)可以使用“累积法 ”,即测出 n 步的距离和,然后除以 n 即可;
(2)根据长度测量中刻度尺的选择方法判断;
(3)路程=步长×步数。
(1)为了使这把“尺子 ”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以变化不大且适中的步距走十米长
的路程,记录下步数,十米除以步数所得长度为步距。
(2)a.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尺, 可以从任意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故 a 不合题意;
b.刻度线模糊不清的尺, 无法对其, 也无法读出测量结果,故 b 符合题意;
c.最小分度不是毫米的尺,可以测量出长度, 故 c 不合题意;
d.比被测长度短的尺,可以采用多次测量结果相加的方法完成测量,故 D 不合题意;
e.刻度不均匀的尺, 根本不能用,故 e 符合题意。
故选 be。
第 10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