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 《红楼梦》第6课时
雅俗共赏 悲喜共生
——《红楼梦》人物形象赏析(下)
【学习目标】
分析比较得出文本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合作探究,借助复杂多样的女性形象体悟悲剧的美,体会雅俗共赏的状态。
必修下册《红楼梦》
活动一:
总结《红楼梦》在勾画女性形象方面的进步之处。
请根据图表总结《红楼梦》在勾画女性形象方面的进步之处。
四大名著 代表人物 外貌特点 性格特点 命运结局 态度评价
《西游记》 观音娘娘、女儿国国王、各种妖精等 模式美 扁平、鲜明、超俗 成佛成王,偶见丧失人性,死亡 神化、异化、妖魔化
《水浒传》 孙二娘、潘金莲、林娘子 模式美 扁平、单一、鲜明 男尊女卑,死亡 丑化、弱化、脸谱化
《三国演义》 貂蝉、刘备夫人糜夫人、孙权夫人刘夫人 模式美 扁平、单一、鲜明 男尊女卑 弱化、模式化、工具化
《红楼梦》 青春女性(金陵十二钗等) 自然美 (各美其美) 美好、丰富、独特 女清男浊,死亡、远嫁等 美化、丰富化、深化
丰富了女性的美!
肯定了女性的美!
深化了女性的美!
……
活动二:
刘姥姥作为一个俗人,她美吗?她的“美”如何被丰富深化呢?
“俗”是不是美的?
雅与俗之间并非对立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甚至可以互相转化;雅让人生精致、细腻,俗让人生热闹、生动;我们的生活有闲情雅趣,当然也会有俗事万千。
雅代表着文化发展的纯正方向,是文化的主流。
俗,即通俗。可以用很多词语来表达他的含义,例如: 世俗、风俗等,它代表着通俗化的文化价值取向。
雅与俗是相对而言的。有些雅的消遣文化,常常会带上世俗化通俗化的面纱,琴棋书画可为证,这些看似雅的的消遣文化,则恰恰是世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些被称为俗的文化,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独具的特色和文人的精心雕琢被冠以雅的美誉。又如《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文学经典,直至现代文学经典,既是高雅亦是通俗。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中,可以看到其雅俗共生,融为一体。
刘姥姥这个俗人“美”吗?
在看文学作品时,当我们欣赏的需求被满足,那就可以认为这是美的。
刘姥姥和狗儿对话:
这也说不得了,你又是个男人,又这样个嘴脸自然去不得;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得我这副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刘姥姥和周瑞家的对话:
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刘姥姥和王熙凤的交流:
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
第六回里,初进贾府的刘姥姥让我们看到她的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有以交情换利益的世俗特点。
三十九回里,“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第四十回里,刘姥姥念佛说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贴。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
(夸惜春)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三十九回---四十一回)
知足、知耻、知恩
人的性格早已去扁平化了,也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俗人。她虽见识肤浅,但直爽善良,算得上俗中带雅。
小结:刘姥姥性格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俗 ①朴实憨拙、嬉闹贾府的村妇
雅 ②乐观进取,直面生活的老人
交 ③风趣幽默、善于逗乐的老妪
融 ④机敏睿智、察言观色的才干
⑤阅历丰富、洞晓人生的智者
⑥知恩图报、侠肝义胆的热肠
活动三:妙玉是俗人吗?你会否认她的美吗?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得到贾母的盛情款待。带她到栊翠庵喝茶时,妙玉连忙接往东禅堂。得知贾母要喝茶时,忙去烹了茶来,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盅,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喝了半盏,随手递给刘姥姥品尝。
妙玉不问尘事,怎么可能知道贾母喝什么茶,用什么水呢
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贾母第一次到访后,跟随之人提醒过妙玉,告诉她贾母喝茶的习惯;另一个是贾母走后,妙玉私下里派人打听贾母吃茶的习惯。无论是哪一个可能,都表明一件事,妙玉在贾母喝茶之事上,其实并不脱俗。
贾母是老祖宗,她可以得罪其他人,但是对于贾母这个一把手,她必须尊重,必须入俗。但是如此一来,客观上讲,妙玉的这种区别对待别人,尤其是贾母把喝剩的半杯茶水给刘姥姥后,她竟然宁可将杯砸碎,也不肯给刘姥姥的做法显得俗。
当人物的美被丰富被深化,如刘姥姥“俗中带雅”,如妙玉“雅中带俗”,就意味着结局也会丰富,不可能只是大团圆般的喜悦,“悲”已经不可避免。
活动四:
“悲”是不是美的?你认为“悲”和“喜”谁更有感染力?
在看文学作品时,当我们欣赏的需求被满足,那就可以认为这是美的。
雅俗共赏,悲喜共生
活动五:
1、课后练笔——选个女孩当同桌。
或者
2、翻看全书,理顺情节,寻找妙玉的结局。
1.到底什么是“雅”和“俗”?能再解释一下吗?
雅与俗的共存,可以说无处不在,即使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有时也是雅俗兼具。雅与俗的评判标准并不统一。
提到雅,我们往往会想到“高雅”、“文雅”、 “优雅”之类的美丽词汇;但提到俗,一般人都会想到“低俗”、“庸俗”、“鄙俗”之类的丑陋词汇,然而,除此之外,其实还有“通俗”,把“俗”理解成大众化,理解成贴近民众,我认为,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 “去扁平化”、“圆形人物”是什么意思?
福斯特说:“17世纪时,扁平人物称为性格人物,而现在有时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一个角色所有的属性都集中到某一方面,好人坏人一目了然,人物没有深度。扁平人物有两大长处:一是容易辨认,二是容易记忆。
艺术毕竟是来源于生活,而现实中的人没有完全的好和坏,都是同时具备多重属性的复杂个体,单一属性的角色即使是在文学作品中也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同,而对于这些“失真”的角色设定,就叫做人物形象扁平化。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圆形人物是指人物性格比较丰满,表达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反之,扁型指人物性格刻画比较单调,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十恶不赦,缺乏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
曹雪芹写人的最大长处就是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展开全方位的描写。这实际上创造出的就是文学理论上的‘圆型人物’,这个过程就是“去扁平化”。
3.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远不局限于“雅俗共赏”或者“悲喜共生”里面,圆形人物必是将多面性集中体现在一身之上。蒋勋在《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中写道:“世界文学名著中很少有一本书,像《红楼梦》,可以包容每一个书中即使最卑微的角色。”他设身处地地打量这些卑微的存在,认为这些人物都是“正邪两赋”之人,没有截然的好,也没有截然的坏,所以不必苛求。请选择《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结合相关情节,阐述这种“正邪两赋”的具体表现。
要求:写出人物名字,结合人物言行事迹加以分析,语句通顺,100字以上。
解答本题,要紧扣题干中的“正邪两赋”,作答时要同时写出这个小人物“正”的言行事迹和“邪”的言行事迹,不能只写一面。
(示例1)贾府的仆役焦大。他曾经跟随太爷打仗,曾经救过太爷的命,在贾府劳苦功高,受人敬重。但他因曾有过功劳无视主子,因怕被人遗忘而过度努力。耍酒疯,说疯话,总想办法强调自己的重要性,终归让人讨厌。
(示例2)刘姥姥。她身居山野,孤陋寡闻,爱占小便宜,初进贾府,将自己作为笑料,供贾府众人玩乐;同时她有计有谋,知恩图报,受王熙凤托付,义无反顾救巧姐。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