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快速回答
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第2课 苏联的崛起
沙俄全称“沙皇俄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1917年3月止)
苏俄全称“苏维埃俄国”(1917年11月~1922年底止)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底~1991年底止)
俄罗斯(1991年底—至今)
·请注意区别:1991年底苏联解体苏联国旗苏联国徽国家格言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苏联国歌
《牢不可破的联盟》复习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为此,列宁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怎样评价这个政策?一、理想与成就列宁逝世 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而努力奋斗。。 1、1879年出生于俄国南高加 索第比利斯州哥里城。
2、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 工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3、1922年,在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从此登上权力的顶峰。
4、1953年3月5日,因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享年74岁。人物档案1.停止实行新经济政策。
2.全面掀起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浪潮。
3.1926年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4.1928——1933年开始实行两个五年计划。1925年底苏联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为此苏联进行五年计划,启动了工业化进程。二、理想与成就(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工业化??:
( 1 )重点:
( 2 )措施:
( 3 )成果:
2.农业集体化:
( 1 ).目的---适应工业化需要。
( 2 ).方法----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优先发展重工业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强国 实行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4大15大1925年,联共(布)
“十四大”通过了
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方针。 1927年联共(布)
“十五大”
通过了逐步开展
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一五计划(1928—1932)二五计划(1933—1937)三五计划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
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因大战爆发,三五计划中止(1938—1942)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1、经济
﹙1﹚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宣传画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1、经济
﹙2﹚农业集体化苏联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为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为了避免落后挨打,斯大林认为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建立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建成了9000多家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基础很差、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苏联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有过的。所以,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也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
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建设的成就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水电方面以建设第聂伯河水电站为标志。它是欧洲最大的水电站,当时全国都投入了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建设,这项工程是苏联人民最熟知和最热爱的工程,也是苏联人民的骄傲和光荣。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绩:石油开采居世界第二位、钢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煤的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讨论: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空前巨大成绩,这说明什么? 说明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上的巨大积极作用。1914—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 二、斯大林模式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
这一模式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三、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形成时间和标志:
2.特点: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 (2)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党领导甚至包办了一切,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对上级负责,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1)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经济成分单一化。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 肃反运动
1934年,因基洛夫被暗杀,在苏联开展大规模的大清洗运动。 经过初步审查,苏联党和政府认为该事件是由季诺维也夫反对派成员所为,其行动目标是暗杀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国家领导人被捕。1936年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16人被处决。此后,大批前反对派成员及党、政府和军队的高级干部被捕,或被处死。
肃反运动中发生了严重扩大化错误。基洛夫案件回眸 【作用】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有具有严重的弊端,从长远上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利弊) 利:在初期的建设中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这种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误区。
启示:1、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使农、轻、重应按比例协调发展;2、政治上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防止个人崇拜等。总结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
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列出与1、2两课内容有关的大事年表练习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苏联通过新宪法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1.1937年,居欧洲工业总产值第一位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苏联
2. 苏联的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发展重点是
A.国防工业 B.集体农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DC课堂反馈练习:3、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中国确立的标志分别是 ( )
(1)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2)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4)、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 (1)(3) B(1)(4)
C (2)(3) D(2)(4)
D4、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 十月革命爆发后 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C、苏联成立后 D、第一、第二五年计划完成后
5世界上最早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国家是
A、苏联 B、中国
C、法国 D、南斯拉夫
DA?(2008年·威海市)6.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C(2008·黄石市)7.1936年,假如你踏上苏联的国土,你能看到的是①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②农民在市场里自由贸易③书店里有新出版发行的新宪法④苏联军民开始抗击德国法西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