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9.3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18 19: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九 章 第 3 节
课题 大气压强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实验或事例,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认识气压计。 3.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知道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4.知道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了解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难点: 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及方向。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 3.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教 学 准 备 玻璃杯、硬纸片、注射器、钩码、长滴管、红墨水、多媒体课件等。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你喜欢吃爆米花吗? 知道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将玉米放在爆花锅中,然后放糖 和奶油或黄油,开火加热,合上锅盖,不断搅拌,使得玉米处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玉米粒便会逐渐变软,玉米粒内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使得已变软的玉米粒膨胀。但此时玉米粒不会在锅内爆开,只有当锅盖被打开后,玉米粒才会瞬时爆开,变成香甜可口的玉米花。那么,为什么玉米粒只有在锅盖打开后才会爆开,是什么使它爆开的呢 核心素养: 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强的单位和标准大气压。 2. 知道抽水机、高压锅的工作原理,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也具有流动性,那大气有没有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呢?有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呢? 知识点 1 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 一 吸盘实验 如果把塑料吸盘戳个小孔,空气通过小孔进入吸盘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内外压强相等,吸盘就不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实验 二 覆杯实验 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 若在杯底戳个小孔,纸片还能够将水托住吗? 实验三 瓶子吞蛋 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马德堡半球实验 (1)大气存在压强: 大气对浸在里面的一切物体均具有压强。 这种由空气施加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强产生原因: 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方向: 大气与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知识点 2 大气压强的测量 在内外液面相平处取一个水平液片,液片保持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可知:P0=P水银。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 h只决定于大气压强P0,而与玻璃管 是否竖直、玻璃管的粗细、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玻璃管口在水银面下的位置等因素无关。 标准大气压 在海平面处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760mm。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p0。 粗略计算标准大气压可取为1.0×105 Pa。 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自制气压计 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由于大气受重力而产生,因此空气密度变小,大气压就会降低。 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增大时升高,气压减小时降低。通常说的沸点,都是指在1标准大气压下。说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必须强调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础巩固题 能力提升题 课堂小结 二次备课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1.本节内容多,大气压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感受不像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那么直观,大脑对知识刺激产生的印象不太深刻。 2.托里拆利实验过程展示不够,学生对实验过程不是很清晰,对现象的理解不透彻。 3.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不明确,课后了解了他们哪些知识未听懂。主要有:(1)大气压到底是怎么产生的?(2)为什么大气压朝向各个方向?(3)为什么大气压等于高为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这些需要教师作必要的说明,告诉他们本节课知识需要认识到什么程度,至于他们的疑问,有的不需要掌握或者暂时还很难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