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文化自信: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大自然的热爱。
2.语言运用:会认“鹭、嫌、嵌、匣、嗜、韵”6个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知道多音字“澄”。
3.思维能力: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且背诵1—5自然段,理解“精巧、配合”等词语的意思。
4.审美创造:通过对文中关键词句理解,感受白鹭的体态美,以及作者语言描写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出作者描绘出的画面。
难点:理解作者对比、侧面、正面描写等手法,体会作者语言描写的准确生动以及白鹭的美。
三、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PPT 课件、白鹭图片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题目
1.出示白鹭图片,引出课文写作对象。
“同学们,谁认识这张图片上的鸟?”
2.介绍白鹭:白鹭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有“环保鸟”的美誉。
3.展示课本插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一下白鹭给你的印象。
师:同学们,你们第一眼看到白鹭觉得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站起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4.大家的想法都很丰富,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郭沫若先生眼中的白鹭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不会的生字词圈画出来。
2.老师出示生字词,挑学生读一读,注意纠正错音、强调易错字音。
如:嵌=山+甘+欠
匣=区-中间的“x”+甲
澄
3.全班一起读生字词,加固生字印象。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生字词,看看掌握的怎么样!
4.会写的字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三)再读课文,清理脉络
师:同学们的生词读的很标准,接下来让我们带着以下问题再次默读课文。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起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有怎样的情感?你们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们能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小组讨论,交流成果
1.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这个特点。
(板书:外形美)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们分别给它们起了什么名字?
水田钓鱼图
清晨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3.你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4个部分
4.学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5.教师总结:这篇课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从色彩搭配、身段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通过三幅图展示白鹭的优美。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今天的课快要结束了,哪位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领略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节课让我们对白鹭有了一定的了解,收获了很多新知识。
(六)布置作业,知识巩固
1.要求会写的生字3音3字2词
2.回家和父母介绍你今天学到的国家保护动物——白鹭。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白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知识回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幻灯片出示词语的拼音)我们听写昨天学到的词语,看看你都掌握了吗?
听写完成后,和同桌互换听写本,我们帮对方改一改。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1.学习第一部分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教师:谁来说说你觉得哪个词用的妙?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作比,新奇、贴切。
(板书:精巧的诗)
2.学习第二部分
①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学生回答("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
②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学生回答,(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③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幻灯片出示三种动物图片)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将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突出了白鹭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准确表现了白鹭的美。
3、学习第三部分
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
(1)图画之美:水田钓鱼图。
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图画之美"的?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课文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似一幅水墨画。
(2)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晴天的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是别的鸟没有的,非常独特。
(3)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师生共同总结:背景﹣﹣黄昏;状态﹣﹣低飞;感觉﹣﹣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灯片)
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这篇文章作者首尾呼应,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赞美)
(四)课堂小结
教师: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在形象和色彩上进行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使白鹭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篇文章!
(学生齐读,教师评价)
(五)布置作业,锻炼运用
1、背诵白鹭全文。
2、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25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