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18 21:3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平均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导入
东东身高是130厘米,冬冬认为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这种想法对吗?
平均水深110cm
填一填。
(1)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 ),
叫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
多少,用( )计算。
(2)把 12 个粽子分给 4 位小朋友,平均每位小朋友分
得( )颗糖。
同样的数量
除法
3
导入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下面是某小队4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情况的统计图。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知识讲解
14
12
11
15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每人收集了几个”不是指每个同学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而是假设4名学生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同样多,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方法一 移多补少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小红给小兰一个,小明给小亮两个。移多补少后,每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同样多,都是13个,所以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知识讲解
方法二 公式法
先求出这组数据的总数量,再用总数量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份数,求得平均数。
总数量 总份数 = 平均数
(14+12+11+15)

4

13
知识讲解
解决问题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13个。
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知识讲解
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4块。这里的4是平均分的结果,是每个孩子实际得到的块数。
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3个孩子一共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这里的4就是平均数,它不代表每个孩子一定有4块,而是相当于每个孩子有4块。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课堂练习
哪个队的成绩好?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 小 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 明 明 20
孙 奇 15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羽 18
曾 诗 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课堂练习
哪个队的成绩好?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 小 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 明 明 20
孙 奇 15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羽 18
曾 诗 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课堂练习
算出哪个队踢毽的
个数多就行了。
这样比较不公平,
因为两队的人数不
一样啊!
男生:19+15+16+20+15=85(个)
85>76
女生:18+20+19+19=76(个)
课堂练习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85÷5
=17(个)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8+20+19+19)÷4
=76÷4
=19(个)
通过比较平均数发
现女生队成绩好。
比较每个队的平均成绩
课堂练习
2、一家旅馆需要定制新的一批床,如果按照旅客平均身高定制新床合适吗?
不合适。因为有些旅客身高比平均身高要高,有些旅客身高比平均身高要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代表其中的个体。
问题回头看
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东东身高是130厘米,冬冬认为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这种想法对吗?
130厘米是小河水深的平均数,实际上水下有的地方比13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30厘米浅,生命不可试探,水下危险未知,不可下水。
小结
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它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
平均数的求法:移多补少和公式法
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各有各的长处,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