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9 《皇帝的新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9 《皇帝的新装》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8 21: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
七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皇帝的新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写于1837年。这篇课文成功地运用了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穷奢极欲而又昏庸虚伪的皇帝形象,以他受骗出丑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热情地赞美了说真话的孩子。故事以新装为线索,情节发展是“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试新装——展新装——揭新装——议新装”。巧于用“骗”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满人物形象,组织故事结构,构筑了一个由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的扭曲、怪异、不可思议的社会怪圈。引出了荒唐可笑的语言、动作,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内心的矛盾揭示人物的灵魂,使人们看到他们的本质。
就《皇帝的新装》的故事而言,极富魅力,学生爱读,也能读懂,从表层来看是一篇浅文。但其中常读常新的思想内核不易把握,认识不够。故事本身不乏幽默、荒诞可笑的情节元素,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合理地挖掘文中固有的内蕴丰富的资源,学生充其量付之一笑。浅文趣教,就是让学生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趣”不单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皇帝、大臣不再是平面化、文字式的人物,而是一帮活脱脱、有血有肉的跳梁小丑。引导学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浅文趣教,做到对文本内容有所取舍,以点带面,力避胡子、眉毛一把抓。同时要求教学语言鲜活感人,不入俗套,富有机智。在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可以有效地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培养。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人物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探究现实社会中的诚信缺失现象,考虑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反思自身,屏弃虚伪,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学习通过人物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揭示作品主题。能在学习中体会人物心理,能品析人物形象,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讨论相结合。探讨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童话的深刻的含义,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人性中“虚伪”这一弱点,并通过情景体验,引导学生努力战胜这一弱点,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断,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心理的妙处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一百多年前,遥远的丹麦出了位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一生写了一百六十多部童话,我们学过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意思的作品《皇帝的新装》。(板书)
二、整体感知
从课文整体入手,快速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对作品中人物作出初步评价。解决需要掌握的生字词。
三、学生研究,解决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研究作品中人物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从而提示主题。
1、让学生阅读1-4自然段,思考回答
1)文中皇帝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归结:爱慕虚荣,爱新装成癖,只追求个人享受,不理朝政的不称职人。
2)骗子所说衣服神奇的特性,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归结:衣服神奇的特性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伏笔,皇帝受骗源于此,想借此鉴别他的臣民,维护他的统治。下文老大臣、其他官员及老百姓所说假话也都源于这一神奇的特性。
骗子狡猾大胆,投帝所好,设下骗局,诱其上当。
2、让学生阅读课文最后的游行部分,思考回答
1)、新装的骗局是怎样被戳穿的?作者让一个小孩来戳穿这场闹剧有什么深刻含义?
学生讨论归纳:
新装的骗局是通过一个天真的孩子的叫声戳穿的。
纯真无邪,没有顾忌,心中想什么就说什么是儿童的特点,通过一个小孩之口来戳穿这场闹剧,淋漓尽致地暴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的愚蠢、虚伪、自私和自欺欺人。
2)、骗局被戳穿后,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认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引导讨论明确:
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了骗,为在老百姓面前裸体游行、大出其丑而“有点儿发抖”;为了掩盖自己惊慌、虚伪、愚蠢的本质,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故意“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但“欲盖弥彰”,皇帝昏庸、愚蠢、虚伪的本质,正象他裸露的身体一样暴露无疑,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正是以皇帝这个典型形象,揭露并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丑恶本质。
3、让学生认真阅读中间部分,思考: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骗子、皇帝、大臣们、老百姓都说了假话,但用意不同,请分别指出来,作点分析。
引导讨论明确:
骗子:欺骗是为了赚大钱。
皇帝:自欺是为了维护他最高统治的尊严。
大臣:欺上瞒下是为了保乌纱帽。
老百姓:说谎是以讹传讹,受骗又骗人,是既胆小怕事又怕别人看不起。
皇帝赤身裸体在光天化日下游行示众,并得到而周围的人从来没有过的称赞,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它是想象夸张的艺术奇想,读后人们又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这是因为此童话具有真实的生活基础,皇帝贪婪、自私、虚伪、愚蠢,不务正业;官员们保乌纱帽都说假话,献媚取宠;再加上骗子的骗局就构成了全篇的巧妙布局——骗子手段高明,善于设骗,皇帝贪爱虚荣,甘心受骗;官员阿谀逢迎,乐于助骗;老百姓以讹传讹,害怕传骗。
四、拓展延伸想象,突破教学难点
1、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断,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 。
引导明确:
故事以“新装”为线索, “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试新装——展新装——揭新装——议新装”贯穿全文,巧于用“骗”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满人物形象,组织故事结构,构筑了一个由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的扭曲、怪异、不可思议的社会怪圈。引出了荒唐可笑的心理、语言、动作,这些地方借助想象和夸张,各从不同的角度讽刺了皇帝、大臣一伙为了维护各自的名誉地位而大讲假话的虚伪性格。说明社会风气败坏,封建专制统治腐朽。
2、当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悲哀,更是一种人性扭曲。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你当时在皇帝游行的现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一下有关说真话的话题。(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一下子安静了,随后,一个个学生举起了手。)
学生发言归纳:人做了错事,干了坏事;应付上级检查,隐瞒下级或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等,都可能因怕批评、受耻笑、遭打击而不敢说真话或故意隐瞒。
人人都可能有说谎话的时候,不管是故意的的,还是善意的,不管是成心的,还是违心的,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多是为了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假使自己当时在皇帝游行的现场,多半也是随波逐流,不敢说真话。因为在大多数意见一致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意见即使是正确的也很难坚持。(学生竟然举出了长征前被剥夺了领导权的毛泽东,被烧死的布鲁诺等例子印证自己的观点。)
3、《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故事。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除此之外,你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有这样一段导向性的话:“读完这童话,我们首先会嘲笑那个愚蠢皇帝,不过,如果注意到上自皇帝至百姓,几乎人人都违心地说假话这一现象,我们的思考也许能更深入一层。”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里也提出了:“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你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吗?
学生讨论归纳:
这篇童话嘲讽的对象不仅仅只是“皇帝”、“大臣”这些统治阶级,还有作为“被统治阶级”的普通百姓。因为百姓们一开始’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所以也说了假话。当然,童话对“皇帝”、“大臣”和普通百姓的嘲讽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对前者是尖刻的,对后者则是善意的,因为百姓们毕竟在小孩道出真情后,态度一步一步转变过来,课文通过对话很传神地描述了转变的过程:当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穿着“新衣”——赤裸全身游行起来时, 开始老百姓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说的是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私自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说了实话。从中说明贪图虚荣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性格弱点,不仅“统治阶级”有,“被统治阶级”也有,这是人性的弱点。
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有时还要付出代价,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创建一个文明、诚信、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尤为重要,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五、课堂小结
《皇帝的新装》作为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的荒诞、可笑,揭露出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是对每个人的考验。
六、作业布置(任选两题)
1、自由结合成小组,分角色饰演安徒生的童话剧。
2、查阅资料,了解“指鹿为马”的故事,
3、皇帝回宫后会怎样?那两个骗子的命运又如何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大胆想象,续写这个故事。
七、板书设计:

皇帝 的 新 装
安徒生
皇帝(大臣) 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试新装—展新装 奢侈昏庸
自欺欺人
鞭挞虚伪
愚蠢
孩子(百姓) 揭新装—议新装 说真话
呼唤勇敢真诚
社会现实 说假话
互相欺骗
随声附和
社会风气败坏
封建专制统治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