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的新装 学案设计2
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各种精妙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形象。 2.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学习方法 自学
预
习 一、独学: 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2.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二、互学: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人们都说谎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 3.大人们“低声地传播”,推说“有一个小孩子说”说明了什么
展
示
三、质疑 1.画线的句子反映了皇帝的什么特点 2.结合选文说说童话在手法运用上的特点。
四、点拨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反
馈 五、小结: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为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六、拓展: (一)、请同学们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像,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像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任选其中之一进行训练、交流。) 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想像一下,皇帝的反应) 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想像一下骗子会说什么) 3.城里的人们都在怎样讨论这种神奇的布料,说什么,想什么? 4.皇帝看到新装后,回到宫里……(想像皇帝想什么,做什么) 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想像他会怎么做) 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二)、选词填空。 1.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________(A.适当;B.合适;C.妥当;D.稳当)。 2.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________(A.高贵;B.高雅;C.富贵;D.富有)的骑士们来了。 3.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________(A.考验;B.检验;C.测验;D.了解)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4.这些衣服________(A.轻软;B.轻盈;C.柔软;D.软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