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检测试卷(三)(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检测试卷(三)(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8 22:0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检测试卷(三)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3·浙江杭州期中)某年6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再次爆发。受到火山灰的影响,巴厘岛国际机场当日被关闭。读图,完成1~2题。
1.当地机场被关闭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了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和平流层 B.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和电离层 D.高层大气和对流层
2.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2023·云南大理期末)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4.图中大气逆温现象厚度最大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最可能表示清晨(日出之前)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3·贵州贵阳模拟)2021年11月初,我国北方多地出现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米的特强浓雾,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下面图1为“浓雾中交警指挥道路交通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6~7题。
6.大雾中红色交通信号灯最显眼,是因为红光(  )
A.波长较长,不易被散射
B.波长较长,不易被反射
C.波长较短,不易被吸收
D.波长较短,不易被散射
7.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推测浓雾天气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①变大 B.②减小
C.③不变 D.④减小
下图是“南京某年9月5日和9月6日天气预报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8~9题。
8.南京9月6日与9月5日相比(  )
A.气温较低 B.温差较大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弱
9.南京在9月5日(  )
A.①较弱 B.②较强
C.③较弱 D.④较强
(2023·河北唐山期末)下面图1为小明同学拍摄的南京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南京冬季气温低于夏季气温的根本原因是(  )
A.冬季①少 B.夏季④多
C.冬季②少 D.夏季③多
11.冬季大棚内的温度可以生产蔬菜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棚能够阻挡太阳辐射
B.大棚可以自己产生热量
C.大棚内受冷空气影响小
D.地面辐射不能穿过大棚
12.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的目的是(  )
A.增强① B.削弱②
C.增强③ D.削弱④
(2023·浙江绍兴期末)下图是“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除霾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 m、直径达10 m)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顶部采用单双层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上铺鹅卵石。据此完成13~14题。
13.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14.集热棚内地面铺设鹅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白天棚内温度 B.降低夜晚棚内温度
C.降低棚内昼夜温差 D.降低棚内干燥度
山谷风是局地性的大气运动,对小尺度区域的气候、农业影响较大。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历经一年时间对附近山区进行山风与谷风的观测从而得出一些结论。下图示意该中学附近山区某时刻旗子的飘向。据此完成15~17题。
15.学习小组观测发现,利于山谷风形成的天气条件是(  )
A.阴雨天气 B.晴朗天气
C.降温天气 D.大风天气
16.图中旗子的飘向,说明此时该地区(  )
A.山风势力较强 B.谷风势力较强
C.大气对流显著 D.受山谷风影响小
17.若该小组夜间在某山坡观测到的山谷风为西风,则该山坡朝向(  )
A.东 B.西 C.南 D.北
读下图,回答18~20题。
18.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9.关于图中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压面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甲地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C.等温面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D.甲地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20.“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是对甲地的形象写照。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甲地(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
B.夜晚气温低,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上升
D.夜晚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________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1分)
(2)C层的名称________层,D层的名称________层。(2分)
(3)C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在上述各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_______层,适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层。(填字母)(2分)
(5)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部分主要在______层被吸收,红外线部分主要在________层被吸收。(2分)
22.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两种辐射和一种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数字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太阳未升起时天空已发亮,该现象与______(填序号)有关。(3分)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
(2)夜间雾霾天气会使当地②________,雾霾天气发生会使白天变暗,称之为“暗岛效应”,其原因与________(填序号)相关性最大。(2分)
(3)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原因与图中________(填序号)过程有关,依据此原理农民常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防御霜冻。(3分)
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4)开发利用新能源,利于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4分)
答案 (1)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③
(2)增强 ③
(3)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 ② 熏烟
(4)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升高趋势减缓。
23.(2023·海南海口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下图1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图2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示意图。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
(1)读图1,比较①②③④相关数值大小:①地气压比②地__________(填“高”或“低”);①地气温比②地________(填“高”或“低”);①地的昼夜温差比②地________(填“大”或“小”)。(6分)
(2)下图中,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1分)
(3)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1分)
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
(4)屋前铺设石质地面屋后栽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6分)
24.(2023·福建福州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
(1)依据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说出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4分)
(2)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6分)
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气污染加剧等问题。
(3)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4分)
章末检测试卷(三)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3·浙江杭州期中)某年6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再次爆发。受到火山灰的影响,巴厘岛国际机场当日被关闭。读图,完成1~2题。
1.当地机场被关闭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了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和平流层 B.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和电离层 D.高层大气和对流层
2.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飞机在对流层起飞,在平流层飞行。大规模的火山爆发造成当地机场被关闭,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了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和平流层,A正确。第2题,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造成地表温度下降,D正确。
(2023·云南大理期末)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4.图中大气逆温现象厚度最大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最可能表示清晨(日出之前)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3.D 4.A 5.A
解析 第3题,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越接近地面,大气中水汽、二氧化碳越多,吸收的地面辐射就越多,气温越高,D正确。第4题,对流层逆温是随海拔增高气温升高的现象,读图可知,甲曲线逆温层海拔高度大,大气逆温现象厚度最大,A正确。第5题,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日出之前地面辐射使地面散失热量最多,近地面大气得到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此时大气逆温现象最强,逆温持续的厚度最大,图中甲曲线逆温最强,丙曲线逆温减弱,乙曲线逆温即将消失,丁曲线没有逆温现象,A正确。
(2023·贵州贵阳模拟)2021年11月初,我国北方多地出现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米的特强浓雾,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下面图1为“浓雾中交警指挥道路交通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6~7题。
6.大雾中红色交通信号灯最显眼,是因为红光(  )
A.波长较长,不易被散射
B.波长较长,不易被反射
C.波长较短,不易被吸收
D.波长较短,不易被散射
7.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推测浓雾天气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①变大 B.②减小 C.③不变 D.④减小
答案 6.A 7.B
解析 第6题,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最易被大气散射,波长较长的红光不易被大气散射,A正确。第7题,图中①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代表地面辐射,③代表大气逆辐射,④代表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浓雾天气,①减小,②减小,③增强,④变大,B正确。
下图是“南京某年9月5日和9月6日天气预报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8~9题。
8.南京9月6日与9月5日相比(  )
A.气温较低 B.温差较大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弱
9.南京在9月5日(  )
A.①较弱 B.②较强 C.③较弱 D.④较强
答案 8.B 9.A
解析 第8题,读图分析可知,与9月5日相比,南京9月6日的平均气温更高,A错;9月6日的温差为14 ℃,而9月5日的温差为6 ℃,所以9月6日的温差更大,B对;9月6日和9月5日的风向有所不同,但风力强弱无法判断,C错;9月6日为晴天,云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光照更强,D错。故选B。第9题,9月5日白天多云,夜间中雨。白天多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①表示太阳辐射,A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地温不高,地面辐射较弱,②表示地面辐射,B错;夜间多雨,大气逆辐射较强,③为大气逆辐射,C错;④为地面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白天和夜间的云层较厚,④不会较强,D错。故选A。
(2023·河北唐山期末)下面图1为小明同学拍摄的南京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南京冬季气温低于夏季气温的根本原因是(  )
A.冬季①少 B.夏季④多 C.冬季②少 D.夏季③多
11.冬季大棚内的温度可以生产蔬菜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棚能够阻挡太阳辐射 B.大棚可以自己产生热量
C.大棚内受冷空气影响小 D.地面辐射不能穿过大棚
12.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的目的是(  )
A.增强① B.削弱② C.增强③ D.削弱④
答案 10.C 11.D 12.B
解析 第10题,南京冬季气温低于夏季气温的根本原因是冬季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前经过的大气距离长,受大气的削弱作用多。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小,单位地面面积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少,所以冬季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少,地面辐射少,大气温度较低,C正确。第11题,冬季,大棚内可以生产蔬菜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能够穿过大棚的塑料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塑料薄膜能够阻挡地面辐射穿过大棚,从而阻挡了大棚内外的热量交换,因此大棚的温度比外面高,能够满足蔬菜的生长,D正确。第12题,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可遮挡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故选B。
(2023·浙江绍兴期末)下图是“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除霾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 m、直径达10 m)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顶部采用单双层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上铺鹅卵石。据此完成13~14题。
13.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14.集热棚内地面铺设鹅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白天棚内温度 B.降低夜晚棚内温度
C.降低棚内昼夜温差 D.降低棚内干燥度
答案 13.B 14.A
解析 第13题,除霾塔利用空气热升冷降原理,经集热棚增温,热空气上升,经过过滤网墙净化后,清洁的空气再从高空下沉、循环,中间为上升气流,水平方向为辐合气流,故B项正确。第14题,集热棚内地面铺设鹅卵石的作用是白天收集热量及反射部分太阳光,使集热棚内空气升温更快,A项正确;夜间鹅卵石散热,降低了棚内温度,但不是铺设鹅卵石的主要目的,B项错误;集热棚内地面铺设鹅卵石使白天棚内温度更高,夜晚棚内温度更低,加大了集热棚内的昼夜温差,铺设鹅卵石并没有降低棚内干燥度,C、D项错误。
山谷风是局地性的大气运动,对小尺度区域的气候、农业影响较大。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历经一年时间对附近山区进行山风与谷风的观测从而得出一些结论。下图示意该中学附近山区某时刻旗子的飘向。据此完成15~17题。
15.学习小组观测发现,利于山谷风形成的天气条件是(  )
A.阴雨天气 B.晴朗天气
C.降温天气 D.大风天气
16.图中旗子的飘向,说明此时该地区(  )
A.山风势力较强 B.谷风势力较强
C.大气对流显著 D.受山谷风影响小
17.若该小组夜间在某山坡观测到的山谷风为西风,则该山坡朝向(  )
A.东 B.西 C.南 D.北
答案 15.B 16.D 17.A
解析 第15题,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快,利于谷风的形成;夜间大气保温作用弱,山坡上的空气降温快,利于山风的形成。故B正确。第16题,读图可知,图中不同坡向的旗子的飘向一致,说明此时该地区受较大规模同一来向的风控制,受山谷风影响小。故D正确。第17题,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沿山坡下沉到谷底,形成山风。若在该山坡夜间观测到的山谷风为西风,则该山坡朝向为东。故A正确。
读下图,回答18~20题。
18.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9.关于图中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压面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甲地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C.等温面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D.甲地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20.“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是对甲地的形象写照。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甲地(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
B.夜晚气温低,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上升
D.夜晚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答案 18.C 19.B 20.D
解析 第18题,由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可知,同一水平面上,坡上温度高于谷底,是白天,谷底的气压大于坡面,气流沿山坡上升,吹谷风。第19题,甲地的气温比乙地低,甲地空气下沉,密度增大,甲地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第20题,甲地位于谷地,夜晚山坡降温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迫使谷底中原有的暖空气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故甲地多夜雨。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________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1分)
(2)C层的名称________层,D层的名称________层。(2分)
(3)C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在上述各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_______层,适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层。(填字母)(2分)
(5)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部分主要在______层被吸收,红外线部分主要在________层被吸收。(2分)
答案 (1)A (2)对流 平流 (3)递减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4)C D (5)平流 对流
22.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两种辐射和一种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数字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太阳未升起时天空已发亮,该现象与______(填序号)有关。(3分)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
(2)夜间雾霾天气会使当地②________,雾霾天气发生会使白天变暗,称之为“暗岛效应”,其原因与________(填序号)相关性最大。(2分)
(3)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原因与图中________(填序号)过程有关,依据此原理农民常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防御霜冻。(3分)
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4)开发利用新能源,利于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4分)
答案 (1)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③
(2)增强 ③
(3)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 ② 熏烟
(4)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升高趋势减缓。
23.(2023·海南海口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下图1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图2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示意图。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
(1)读图1,比较①②③④相关数值大小:①地气压比②地________(填“高”或“低”);①地气温比②地________(填“高”或“低”);①地的昼夜温差比②地________(填“大”或“小”)。(6分)
(2)下图中,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1分)
(3)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1分)
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
(4)屋前铺设石质地面屋后栽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6分)
答案 (1)低 高 小 (2)D (3)A
(4)屋前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形成低压区;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形成高压区。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24.(2023·福建福州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
(1)依据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说出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4分)
(2)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6分)
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气污染加剧等问题。
(3)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4分)
答案 (1)风向相同,由郊区吹向城区;风速不同,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
(2)强降雪后,郊区地面多被积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较强,且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降幅较大;城区积雪清理较及时,人工制热较多,气温降幅较小;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值加大,因而城市热岛强度加大。
(3)增加城市绿地、水体面积;建设城市绿色通风廊道;分散城市中心人口、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