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中国北部不少地方人口为之减少……既然缺乏有效的中央政府,每遇灾荒,人民呼吁无门,其痛苦的情形不言而喻。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这是)一个绝非用“黑暗”可以概括的时代;
(这是) 一个文化上风流竞逐、异彩纷呈的时代。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力;
2.通过具体了解南方经济的开发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尤其通过分析归纳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与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与影响,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
三国与两晋
一
三国与两晋
一
裂土而王的三国(220—280)
东汉末年,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魏: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东汉灭亡。
蜀汉: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
吴:222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
国力较强,略占上风
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治理
三国与两晋
一
短暂统一的西晋(266—316)
263年灭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
西晋
280年灭
完成统一
有学者说:“西晋是低质量的统一”,为什么呢?
材料:濬平吴之后,以勋高位重,不复素业自居,乃玉食锦服,纵奢侈以自逸。
——《晋书·王濬传》
少数民族内迁虽有利于民族融合,但也激化了民族矛盾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昏庸无能
宗室诸王对中央权力的争夺——八王之乱,耗竭国力
内迁匈奴贵族
316年
灭
匈奴
羯
氐
羌
鲜卑
北方进入了十六国时代
317年,南方司马睿建立了东晋
东晋与南朝
二
东晋与南朝
二
东晋(317—420)
东晋政治的特点
材料一: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晋书·姚兴载记》
材料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材料二:(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士族与皇权结合,门阀士族掌握政权
东晋与南朝
二
东晋(317—420)
东晋出现门阀士族掌握政权(“王与马,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西晋琅琊王司马睿,本来不具备在江左运行皇权的条件,他在晋室诸王中既无威望,又无实力,更无功劳,如果不借助于门阀世族的扶持,根本没有在江左立足的余地……南渡士族也需要司马睿政权的保障,这同样是政治条件使然。两晋之际胡羯交侵,民族危机骤现……他们只有奉晋室正朔,拥晋室名号,才是保全自己家族利益的最好办法。
——田余庆:《论东晋门阀政治》
1.南迁的司马氏需要士族的支持:缺乏独自建立政权的威望和实力;
2.士族需要司马氏的政治号召力:他们需要借助司马氏稳固朝政,维护家族利益。
公元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灭东晋,建立刘宋政权。
刘宋:420年—479年,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的朝代。
齐:479年—502年,萧道成建,南朝四个朝代中最短命的。
梁:502年—557年,萧衍建,后期出现了南弱北强的局势
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陈朝疆域在南朝诸国中为最小。
东晋与南朝
二
南朝(420—589)
东晋与南朝
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
1.北方人民为避战乱大批南下,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3.南方自然环境优越,战乱少,社会环境安定;
4.统治者的重视。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原因:
东晋与南朝
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
经济成就:
材料:至于元嘉(南朝宋第三任皇帝刘义隆的年号)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ō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ù)、杜(鄠县、杜县,在今陕西)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农业:
手工业:
民族关系: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随着江南经济的开发,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十六国与北朝
三
十六国与北朝
三
十六国的建立与前秦统一
东晋统治南方时,北方相继出现的一批割据政权
组成:
政治:
民族交融:
北方统一:
内迁少数民族及其西南的成汉
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民族隔阂任然存在
4世纪下半叶,前秦苻坚
4世纪下半叶,前秦与东晋爆发淝水之战。前秦失败且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十六国与北朝
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地区。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 作用
从平城迁都洛阳,迁都贵族籍贯改为洛阳,不得葬回平城
汉族服饰代替鲜卑服饰(穿汉服)
禁止说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说汉语)
改鲜卑姓为汉姓,拓跋氏改姓元(改汉姓)
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通汉婚)
材料:……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治,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消除改革阻碍,有利于统治中原地区,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材料: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司马光:《资治通鉴》
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同时加速了鲜卑的汉化。
十六国与北朝
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影响:
材料一: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北魏)南迁,革夷从夏(注:即孝文帝改革)。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2.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3.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十六国与北朝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据教材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
三国时期:
东汉—西晋:
十六国时期:
北魏孝文帝时期:
东晋以来:
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十六国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各族频繁接触。
蜀、吴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江南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对立
民族差异缩小
民族交融加强
十六国与北朝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原因与影响
材料一:战争推动了民族融合,如董卓的部队主要来自羌族,刘备、曹操的部队中有大量幽州乌桓胡骑。
——金观涛、刘青峰《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或因被中原王朝所征服,或因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向中原迁徙。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材料:隋唐帝国的人民是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新民族融入了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各部,因此可以叫做新汉族。在下一阶段,他们将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创造者。三四百年的民族大混血,至此功德圆满。......这个民族共同体构成的隋唐社会,冲破了僵硬的一元化格局,呈现出生动的多元化局面。
——《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
1.社会动荡,长期混战,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接触频繁;
2.少数民族内迁;
3.统治者认同华夏文明,推动民族交融。
1.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缩小了民族差异,强化了华夏认同,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4.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六国与北朝
三
北方再次陷入分裂
6世纪前期
北魏分裂
东魏
西魏
梁
北齐
北周
陈
灭
隋朝
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民族:
总体:
割据混战,南北对立;政权更迭,士族政治
人口南迁,衣冠南渡;江南开发,技术进步
五胡内迁,民族杂处;胡汉互鉴,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