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人教九上化学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时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2
3
4
1.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关系
2. 对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关键词能够理解分析
3. 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新课引入
生日宴会中我们发现生日蜡烛会越烧越短。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变少了?
通过准确测量,发现金属生锈后质量变大了。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增加了?
新知学习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他认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时,发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化学反应前物质总质量
与
化学反应后物质总质量
相等? 不相等?
实验探究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我是气球,想想我的作用?
注意观察:
1.锥形瓶内红磷燃烧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
3.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文字表达式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总 质量的关系
反应前的总质量 = 反应后的总质量
气球的作用:
调节装置内的压强
瓶内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球先鼓后瘪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实验探究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实验探究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将铁钉放入
硫酸铜溶液中
文字表达式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总 质量的关系
反应前的总质量 = 反应后的总质量
银白色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铁 + 硫酸铜 铜 + 硫酸亚铁
初步结论1
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 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这样吗?
实验探究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实验探究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文字表达式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总 质量的关系
反应前的总质量 > 反应后的总质量
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白色粉末逐渐消失,天平指针向右倾斜。
碳酸钠 + 盐酸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将盐酸倒入
烧杯中
盐酸
碳酸钠
实验探究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将盐酸倒入
烧杯中
盐酸
碳酸钠
碳酸钠 + 盐酸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在开放体系中
逸散到空气中
m1
m2
>
二氧化碳的质量也要算进来
初步结论2
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 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不能遗漏任何一种物质,包括气体。
前面的反应是所有的物质都参加了化学反应吗?
以过量红磷燃烧反应为例
锥形瓶、细沙、橡胶塞、玻璃管、气球
反应后总质量
反应前总质量
氮气、稀有气体等
氮气、稀有气体等
氧气
没参加反应的红磷
红磷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锥形瓶、细沙、橡胶塞、玻璃管、气球
没参加反应的红磷
参加反应的红磷
以过量红磷燃烧反应为例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参加反应的红磷
参加反应的氧气
生成的
五氧化二磷
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
锥形瓶、橡胶塞
反应后总质量
反应前总质量
水
水
硫酸铜
生成的硫酸亚铁
铁钉
没参加反应的铁
锥形瓶、橡胶塞
没参加反应的铁
参加反应的铁
生成的铜
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
参加反应的铁
参加反应的硫酸铜
铁 + 硫酸铜 铜 + 硫酸亚铁
生成
的铜
生成的硫酸亚铁
初步结论3
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 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不能遗漏任何一种物质,包括气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必须是参加了反应的物质
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天平的不断改进推动了科学家的研究进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1908年德国化学家郎道耳特
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微观解释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相等?
元素的种类
元素的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分子的总数
宏观
微观
不变
改变
可能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如何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波义耳的实验现象呢?
释疑
质量增加
称量的是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
未考虑反应物氧气
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实 质
含 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上: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适
用
一切化学变化
宏观上: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不要遗漏任何反应物和生成物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1.下列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减小
B.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C.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C
随堂检测
化学变化
2. (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B
不一定改变
3. 实验室把10 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冷却后,称得试管中残留物的质量是9.2g。反应中放出的氧气的质量是( )
A. 0.8 g B. 0.6 g
C. 0.4 g D. 无法确定
A
4.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该图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丙物质属于单质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一个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
C
5. (2022丽水)定律是对自然现象或关系的描述,通常可用数学公式加以表达。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小丽查阅到右侧所示资料:
(1)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______(填字母)。
A. 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 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
选择
C. 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AC
受上述研究启发,小丽对相关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
(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
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丽认为,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因此该现象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请你设计一个能说服小丽的简明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气压过高而冲出(合理即可)
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
挑战设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