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重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Cl:35.5 B:11 As:75
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形成的飞沫传播,飞沫直径在1-100nm之间,进入到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气溶胶,口罩可以预防和降低感染的风险性。对此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B. 依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C. 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制备Fe(OH)3胶体
D. 酒精用于消毒时,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2. 《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五年来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一流的高铁、桥梁,发展5G技术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富勒烯的代表物,属于无机非金属化合物
B. “天机芯”是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电脑芯片,其主要成分和光导纤维相同
C. 宇宙飞船返回舱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 航天服里使用的棉针织品、羊毛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是
A. 丙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B. 甲基的电子式:
C. CH≡CCH2Cl属于不饱和烃 D. 1-丁烯的键线式:
4. 苹果酸有特殊的酸味,主要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 苹果酸可与发生中和反应
C. 苹果酸中有可能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 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 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馏
B 证明酸性:碳酸>苯酚 将盐酸与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C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加入适量浓溴水,振荡、过滤
D 检验蔗糖是否发生水解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悬浊液,再加热至沸腾
A. A B. B C. C D. D
6. 下列气体除杂(括号里为杂质)操作所选用的试剂合理的是
A. :饱和溶液
B. :碱石灰
C. :酸性溶液
D. :
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OH)2与足量稀硝酸反应:
B. 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
C. SO2能使溴水褪色:
D. FeCl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
8. 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是
A. NH、Al3+、SO、NO B. K+、Na+、[Al(OH)4]-、NO
C. K+、NH、MnO、SO D. Na+、K+、NO、HSO
9.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Ca(OH)2 硫酸 小苏打 Mn2O7 干冰
B 烧碱 盐酸 氯化钠 氧化钠 一氧化碳
C 石灰水 冰醋酸(CH3COOH) 胆矾(CuSO4·5H2O) 氧化钠 二氧化硫
D NaOH HNO3 碳酸钙 氧化铁 SO3
A. A B. B C. C D. D
10.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伦乃造意,用树肤 以为纸”中的“树肤”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11.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合成高分子是
①丙烯酸 ②乙酸和乙二醇 ③氨基酸 ④乙二酸和乙二醇 ⑤乙二酸
A. ①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有机物M与酸性溶液反应后产物为 ,则有机物M不可能是
A. B.
C. D.
13. 用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探究CH4与Cl2的反应 检验甲烷中的乙烯 收集NO气体 将乙醇氧化为乙醛
A. A B. B C. C D. D
14. 中成药连花清冰晶胶囊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 B. 1mol绿原酸最多可消耗8molNaOH
C. 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D. 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等反应
1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B. 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
C.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气体:
D. 碳酸钙溶于醋酸:
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6. 化学概念和用语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
A.和油酸()
B.和石墨
C.和
D.和
E.乙醇和乙二醇
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
②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
②2-丙醇制取丙酮___________;
③由丙烯制取聚丙烯:___________;
17. 乙酰水杨酸是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丁香酚具有抗菌和降血压等作用,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
(1)乙酰水杨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乙酰水杨酸中最多有___________个原子共面。
(3)丁香酚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的系统命名法为___________。
(5)请写出2,4,6—三甲基—5—乙基辛烷的键线式:___________。
(6)分子式为的醛共有___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在这些醛中,醛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的信号数量最少(即峰数最少),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18. 有四种从水仙花中提取出来的有机物,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后同);属于醇类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
(2)1mol④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____molBr2。
(3)鉴别③和④所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
(4)有机物M与③互为同分异构体,且遇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核磁共振氢谱只有5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9. 现有下列物质:①稀硫酸 ②NaHCO3固体 ③氨水 ④二氧化碳气体 ⑤FeCl3固体 ⑥NaOH溶液 ⑦硫酸亚铁溶液。
(1)能导电的物质序号为_______。
(2)属于电解质物质序号为_______。
(3)既能与稀硫酸、又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序号为_______。
(4)一定量的④与⑥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①,立刻有气体生成,生成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5)实验室用⑤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胶体制备过程中不能搅拌,目的是防止_______,如果将1molFeCl3全部制成胶体,胶粒数目_______NA(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牡丹江市重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答案解析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Cl:35.5 B:11 As:75
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形成的飞沫传播,飞沫直径在1-100nm之间,进入到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气溶胶,口罩可以预防和降低感染的风险性。对此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B. 依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C. 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制备Fe(OH)3胶体
D. 酒精用于消毒时,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答案】B
【解析】
【详解】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介于1~100nm,具有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征性质,选项A错误;
B.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分散剂是固体的为固溶胶,分散剂是液体的为液溶胶,分散剂是气体的为气溶胶,选项B正确;
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选项C错误;
D.家庭消毒选用75%的酒精,酒精浓度过大,会在病毒表面产生一层保护膜,这样会阻止酒精进入病毒内部,从而不能够有效的杀死病毒,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 《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五年来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一流的高铁、桥梁,发展5G技术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富勒烯的代表物,属于无机非金属化合物
B. “天机芯”是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电脑芯片,其主要成分和光导纤维相同
C. 宇宙飞船返回舱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 航天服里使用的棉针织品、羊毛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C60是富勒烯的代表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
B.“天机芯”是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电脑芯片,其主要成分为晶体硅,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B错误;
C.宇宙飞船返回舱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
D.航天服里使用的棉针织品、羊毛的主要成分分别为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丙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B. 甲基的电子式:
C. CH≡CCH2Cl属于不饱和烃 D. 1-丁烯的键线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模型为丙烷的球棍模型,A错误;
B.甲基的电子式为,B错误;
C.CH≡CCH2Cl中含有氯原子,不属于烃类,C错误;
D.1-丁烯的键线式为,D正确;
故选:D。
4. 苹果酸有特殊的酸味,主要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 苹果酸可与发生中和反应
C. 苹果酸中有可能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 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羟基2种,A正确;
B.羧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羟基不和氢氧化钠反应,苹果酸可与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
C.苹果酸中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形,故不可能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
D.与苹果酸是同一种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故选A。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 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馏
B 证明酸性:碳酸>苯酚 将盐酸与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C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加入适量浓溴水,振荡、过滤
D 检验蔗糖是否发生水解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悬浊液,再加热至沸腾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A正确;
B.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盐酸也会与苯酚钠溶液反应,B错误;
C.浓溴水与苯酚反应生成的2,4,6-三溴苯酚溶解在苯中,不会出现沉淀,不能用该方法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C错误;
D.应先加碱中和稀硫酸,再检验醛基,D错误。
故选A。
6. 下列气体除杂(括号里为杂质)操作所选用的试剂合理的是
A. :饱和溶液
B. :碱石灰
C. :酸性溶液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氯化氢均会和碳酸钠溶液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氨气和碱石灰不反应,水和碱石灰反应,合理,B符合题意;
C.酸性高锰酸钾会把乙炔氧化,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均为酸性氧化物,不反应,不能除去二氧化硫,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OH)2与足量稀硝酸反应:
B. 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
C. SO2能使溴水褪色:
D. FeCl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Fe(OH)2与足量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NaOH溶液吸收少量:,故B错误;
C.SO2能使溴水褪色:,故C错误;
D.FeCl3与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S单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8. 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是
A. NH、Al3+、SO、NO B. K+、Na+、[Al(OH)4]-、NO
C. K+、NH、MnO、SO D. Na+、K+、NO、HSO
【答案】A
【解析】
【详解】A.NH、Al3+、SO、NO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和H+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选;
B.[Al(OH)4]-和H+反应会生成Al(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MnO有颜色,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故C不选;
D.HSO与H+反应会生成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A。
9.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Ca(OH)2 硫酸 小苏打 Mn2O7 干冰
B 烧碱 盐酸 氯化钠 氧化钠 一氧化碳
C 石灰水 冰醋酸(CH3COOH) 胆矾(CuSO4·5H2O) 氧化钠 二氧化硫
D NaOH HNO3 碳酸钙 氧化铁 SO3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Mn2O7为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
B.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为混合物,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
C.石灰水是氢氧化钙与水的混合物,而碱为纯净物,C项错误;
D.NaOH是碱,HNO3是酸,碳酸钙是盐,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SO3是酸性氧化物,D项正确;
故选D。
10.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伦乃造意,用树肤 以为纸”中的“树肤”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答案】A
【解析】
【详解】A.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雾霾所形成气溶胶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
C.“树肤”即树皮,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正确;
D.“剂钢”是一种铁的合金,D正确;
故选A。
11.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合成高分子的是
①丙烯酸 ②乙酸和乙二醇 ③氨基酸 ④乙二酸和乙二醇 ⑤乙二酸
A. ①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丙烯酸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合成高分子;
②乙酸中只含一个羧基,只能反应一次,不能形成高分子;
③氨基酸中含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能发生成肽反应,可形成高分子肽链;
④乙二酸和乙二醇均含两个官能团,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
⑤乙二酸只含两个羧基,不能合成高分子;
在一定条件下能合成高分子的是①③④,故C正确;
故选:C。
12. 有机物M与酸性溶液反应后的产物为 ,则有机物M不可能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酸,故A不符合题意;
B.乙苯属于苯的同系物,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酸,故B不符合题意;
C. 属于苯的同系物,分子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相连,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酸,故C符合题意;
D.苯甲醛分子中含有的醛基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用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探究CH4与Cl2的反应 检验甲烷中的乙烯 收集NO气体 将乙醇氧化为乙醛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烷和Cl2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HCl,为防止氯气溶于水,采用饱和食盐水溶液,HCl溶于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为油状液体,因此可观察到试管壁上有油状液滴,A正确;
B.甲烷中的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生成的二氧化碳用NaOH吸收,甲烷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可用图示装置检验甲烷中的乙烯,B正确;
C.NO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
D.铜高温下被氧气氧化生成黑色的CuO,灼热的CuO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和Cu,可观察到黑色的铜丝浸入乙醇后恢复红色,拔出乙醇后又变黑色,D正确;
故答案选C。
14. 中成药连花清冰晶胶囊的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 B. 1mol绿原酸最多可消耗8molNaOH
C. 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D. 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等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该物质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A正确;
B.一分子绿原酸中含有一个酯基、1个羧基、2个酚羟基,故1 mol绿原酸可以和4 mol NaOH发生反应,B错误;
C.绿原酸分子中环己烷结构当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C正确;
D.绿原酸中含有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另外苯环上以及烃基上的氢原子也能被取代,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D正确。
故选B。
1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B. 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
C.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气体:
D. 碳酸钙溶于醋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酸性:H2SO3<HCl,弱酸不能制取强酸,因此SO2不与BaCl2发生反应,故A错误;
B.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碳酸钙溶于醋酸生成醋酸钙和水,故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6. 化学概念和用语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
A.和油酸()
B.和石墨
C.和
D.和
E.乙醇和乙二醇
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
②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
②2-丙醇制取丙酮___________;
③由丙烯制取聚丙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D ②. A ③. B ④. C
(2) ①. ②. 2+O22+2H2O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A.丙烯酸和油酸的官能团都是碳碳双键和羧基,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一元不饱和羧酸,互为同系物;
B.碳60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C.由结构简式可知,对硝基甲苯和间氨基苯甲酸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E.乙醇和乙二醇的官能团都为羟基,两者含有的官能团数目不同,不是同类物质,乙醇属于饱和一元醇,乙二醇属于饱和二元醇;
①由分析可知,和互为同位素,故选D;
②由分析可知,丙烯酸和油酸互为同系物,故选A;
③由分析可知,碳60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B;
④由分析可知,对硝基甲苯和间氨基苯甲酸,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C;
【小问2详解】
①乙醛与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生成乙酸铵、银、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②2—丙醇制取丙酮的反应为铜做催化剂条件下2—丙醇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丙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22+2H2O,故答案为:2+O22+2H2O;
③由丙烯制取聚丙烯的反应为催化剂作用下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17. 乙酰水杨酸是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丁香酚具有抗菌和降血压等作用,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
(1)乙酰水杨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乙酰水杨酸中最多有___________个原子共面。
(3)丁香酚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的系统命名法为___________。
(5)请写出2,4,6—三甲基—5—乙基辛烷的键线式:___________。
(6)分子式为的醛共有___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在这些醛中,醛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的信号数量最少(即峰数最少),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
(2)19 (3)碳碳双键、(酚)羟基、醚键
(4)2,4—二甲基己烷
(5) (6) ①. 4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结构简式可知,乙酰水杨酸的分子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由结构简式可知,乙酰水杨酸分子中的苯环、羧基和酯基为平面结构,氧原子的空间构型为V 形,则乙酰水杨酸中最多有19个原子共平面,故答案为:19;
【小问3详解】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酚)羟基、醚键,故答案为:碳碳双键、(酚)羟基、醚键;
【小问4详解】
由结构简式可知,烷烃分子中最长碳链含有6个碳原子,侧链为2个甲基,名称为2,4—二甲基己烷,故答案为:2,4—二甲基己烷;
【小问5详解】
由烷烃的名称可知,2,4,6—三甲基—5—乙基辛烷分子中最长碳链含有8个碳原子,侧链为1个乙基和3个甲基,键线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6详解】
分子式为C5H10O的醛的结构可以视作醛基取代了丁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其中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醛基取代所得结构都有2种,符合题意的结构共有4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的信号数量最少的醛A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
18. 有四种从水仙花中提取出来的有机物,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后同);属于醇类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
(2)1mol④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____molBr2。
(3)鉴别③和④所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
(4)有机物M与③互为同分异构体,且遇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核磁共振氢谱只有5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 ①. ①②③④ ②. ①③
(2)2 (3)溶液
(4)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结构简式可知,和分子中含有醇羟基,属于醇类,则属于醇类的有机物为①③;分子中含有的醇羟基、分子中含有的酚羟基、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和醇羟基、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和酚羟基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为①②③④,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①③;
【小问2详解】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酚羟基,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的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消耗2mol溴,故答案为:2;
【小问3详解】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使溶液变为紫色,分子中不含有酚羟基,不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鉴别和的最佳试剂为氯化铁溶液,故答案为:溶液;
【小问4详解】
③的同分异构体M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说明另一个取代基含有碳碳双键,则核磁共振氢谱只有5组峰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19. 现有下列物质:①稀硫酸 ②NaHCO3固体 ③氨水 ④二氧化碳气体 ⑤FeCl3固体 ⑥NaOH溶液 ⑦硫酸亚铁溶液。
(1)能导电的物质序号为_______。
(2)属于电解质物质序号为_______。
(3)既能与稀硫酸、又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物质序号为_______。
(4)一定量的④与⑥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①,立刻有气体生成,生成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5)实验室用⑤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胶体制备过程中不能搅拌,目的是防止_______,如果将1molFeCl3全部制成胶体,胶粒数目_______NA(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案】(1)①③⑥⑦
(2)②⑤ (3)②
(4)↑
(5) ①. ②. 胶体聚沉 ③. 小于
【解析】
【分析】①稀硫酸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能导电;
②碳酸氢钠固体为电解质,不能导电;
③氨水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能导电;
④二氧化碳气体为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⑤氯化铁固体为电解质,不能导电;
⑥NaOH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能导电;
⑦硫酸亚铁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能导电;
【小问1详解】
稀硫酸、氨水、NaOH溶液、硫酸亚铁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因此能导电的物质为①③⑥⑦。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属于电解质的为②⑤。
【小问3详解】
上述物质中NaHCO3既能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答案选②。
【小问4详解】
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NaOH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立即有气体生成,说明生成的溶液为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实验室用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沸水中制取氯化铁胶体,化学方程式为,胶体制备过程中不能搅拌,原因为防止胶体沉聚。一个胶粒中含有多个Fe(OH)3,因此1molFeCl3全部制成胶体,生成的胶粒数小于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