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考试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考试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03 18:19:54

文档简介

答案:
1.D 2.C 3.C 4.C 5 C 6.A , 7 B. 8A
默写略
阅读:
(一)
10.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1.正午、半夜。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①不同 ②前者是“在”的意思,而后者是“如果”的意思。
13 ③正午 ④真,实在,确实 ⑤极高的山峰 ⑥接连不断
14.(1)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行。
(2)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二)
16.月色美,触景生情。(或: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17.(1)想到(2)共同,一起(3)形容水的澄澈(4)只
18.略
19.D
20.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三)
21. ( 3 分)答案示例:女儿送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手工做的桃子,并祝我节日快乐。/父亲给我们送钱来。/我送书及戏票给父亲。/小男孩为他的父亲准备节日礼物。
22.( 3 分)反复夸孩子“懂事”,反衬“我”作为孩子的不懂事。
23. ( 4 分)有儿子送的戏票可以陪“我”那喜欢看戏的母亲看戏了;可以把儿子写的书带回去给庄上人翻翻。
24.( 3 分)惭愧、内疚及自责。
25. ( 4 分)答案示例:
第① 段写小男孩的语句:“……给我吧!”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即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出小男孩把给父亲的礼物看得非常神圣,不容侵犯。突出小男孩的天真可爱及对父亲的爱。
第② 段写父亲的语句:“在裤兜里摸了半夭,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 。
通过对父亲摸钱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准备的钱藏得非常安全,体现了父亲对儿子周到细致的关心。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考试试题 (共100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24分 每空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绝巘 yǎn 藻荇xìng 倍穹qióng 燕山yān
B.飞漱shù 沃日wò 雾凇sōng 荒秽huì
C.属引凄异zhǔ 京尹yǐn 相公xiàng 荷锄归hè
D.素湍绿潭cuān 僦赁lìn 沆砀háng 长堤dī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沿着 良多趣味:很,实在
晓雾将歇:消失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B.怀民亦未寝:睡觉 但少闲人:但是
沃日:用水淋洗 余拏一小船:拿着
C.衣物皆倍穹常时:高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一舸无迹:船
D.长河落日圆:长长的河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四时俱备:四季 夕日欲颓:坠落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而旗尾略不沾湿。
C.溯迎而上。 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潮》是南宋词人周密所作。
B.《三峡》选自《水经注疏》。《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称“大苏”的苏轼苏东坡。
D.《答谢中书书》作者为南朝梁的陶弘景。
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湖心亭看雪》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瘦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炼生动。
C.《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远的意味。
D.《观潮》一文只有两百多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盛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
7.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B.震撼激射,溯迎而上。
C.争先鼓勇,吞天沃日。 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二、名句默写。(每空2分共12分)
①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③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使愿无违。
⑤登临吴属横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阅读理解(共64分)
(一)三峡 郦道元(24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亭午”和“夜分”分别是指什么时候?中国古代以时辰来计算一天的时间,你能写出几个时辰的称谓吗?(2分)(至少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一段中的两个“自”的意思一样吗?如果不是,请写出它们各自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8分,每空2分)
(1)自非亭午夜分 ( ) (2)良多趣味( )
(3)绝巘多生怪柏( ) (4)属引凄异(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每空4分)
(1)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5.第一段中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23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 http: / / www.21cnjy.com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可以用原句,也可以自己组织语言回答)(2分)
1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8分,每空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积水空明( ) (4)但少闲人( )
18. 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每空4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写出正确的一项(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文章结尾几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请按3个要点回答)(3分)
(三)父亲的节日(金 鑫)(17分)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的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了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不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③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晚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根没有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从枕头旁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场面有些尴尬。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将她引到了阳台上玩。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跑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帮不上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了。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去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亲商量好了的。父亲说走就要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送几本给我,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我的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叠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21.本文围绕“父亲的节日”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至少写3 点)(3 分)
22.第②段与第⑥段中分别写“我”、“父亲”夸孩子“懂事”的用意是什么?( 3分)
23.⑨段划线句“父亲很开心”中“父亲”开心的原因是什么?(4分)
24.文末划线句“沉默了好一阵子”中“沉默”体现出“我”怎样的心理?(3分)
25.结合一个具体语句简析人物描写的作用。(不超过50 字)( 4 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