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9 07:2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一.梳理课文脉络
1、导语(第1段)
2、英国撤离香港的全过程:
16:30→( ), 16:40→( )
18:15→( ), 19:45→( )
00:00→( ), 00:40→( )
3、四个背景资料:
①港督降旗传统的介绍;
② 的介绍;
③ 的介绍;
④英军占领香港的统治时间的介绍。
4、结语(第 段)
二、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凝重:严重 B、子夜:午夜
C、易帜:变换旗帜 D、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_______在南海的夜幕中。
②、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________用吃的东西款待它。
③、经过世代的筛选,________至今的谷肉果菜,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________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A、消失 往往 流传 终生 B、消失 常常 留传 终身
C、消逝 常常 流传 终身 D、消逝 往往 留传 终生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4、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上升,中国恢复从此对香港行使主权。
B、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事情的发生,我怎么也睡不着。
C、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D、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掩映:
易帜:
5、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1)别了,“不列颠尼亚”。 ( )
(2)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 )
(3)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即将告终。” ( )
6、在文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__________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________。
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_____________。
7、文中第8段中的“子夜”就是“半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用“子夜”而不用“半夜”
8、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完成各题。
1. 下列对作品第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段是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即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
B. 本段点题,点明英国降国旗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
C. 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D. 两个“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会升起,中国政府将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欢快。
2.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
B. “‘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描写出王子和末任港督乘船驶离香港的情形,暗示这艘船及船上的人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C. 文章中英国的告别仪式之所以被称为“日落仪式”,仅仅是因为“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发生的时间是在“晚6时15分”。
D. 最后一段采用今昔对比的形式,陈述了香港殖民统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56年5个月零4天”,说明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期盼之深,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
3. 下列对作品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有机融合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
B. 降旗的仪式在港督府举行,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C. 背景材料井然有序,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D. 提到彭定康来到港督府,就引入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让人产生彭定康终将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4.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深刻含义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B. 作者用了抒情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英国殖民者的蔑视和嘲讽。
C. 这句话就历史与现实形成今昔的对比,引发读者回忆历史的沧桑巨变。
D. 看似平静的叙述中蕴含了中国人民胜利的自豪之情。
5. 这篇新闻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胜在什么地方?请从标题、选材、细节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①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③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④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⑤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⑥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⑦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材料二:
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
①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画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
②雨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位最后的香港总督离开总督府时,现场弥漫着情绪。这一刻他准备已久。当降旗的《最后岗位》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勉力维持住情绪。
③这位总督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这首《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他必须离开代表这座城市的住所,象征这位最后总督的国旗也将随他回国。他的女儿们专注地见证这一历史性的一刻。
④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
⑤英国占领香港,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时。今晚,她的后代将把香港交还。
⑥夜空紧接着被点亮,伴随着隆隆的烟花声。帝国主义的最后一程在节庆般的烟花中画下句点。
⑦午夜来到,历史将香港从英国的怀抱中移开。英国国旗降下,一个半世纪的大英帝国统治随之结束。
⑧登上“不列颠尼亚”号,他给女儿温柔的碰触。
⑨看着今晚在我身后航行的“不列颠尼亚”号,很难想象英国人靠着木造船航行过半个世纪的时代。那时候,香港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英国人的帝国主义冒险最不可能发生于此。当时香港还没有成为大英帝国最有价值的战利品。
材料三:
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
①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中国共产党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
②香港剪贴簿上此时此刻展示的英国人结束、中国人开始的种种镜头,显示殖民主义逐渐衰落的图像,以其规模和速度使人眼花缭乱。
③英国查尔斯王储的游艇驶离香港。红旗取代了蓝旗。当大英帝国的太阳最终沉落时,天上下雨了。
④对英国来说,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已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英国: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
⑤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的这个简单仪式给19世纪的殖民主义以致命的一击,并洗刷了中国一贯认为是根本的耻辱。
⑥对香港630万人民来说,这是未来的黎明。这一天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新纪元的诞生。
6. 概括《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7. 下列对材料一第①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段是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即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
B. 本段点题,点明英国降国旗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
C. 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D. 两个“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会升起,中国政府将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欢快。
8. 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的。
9. 这三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醒 来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北京中轴线北端,承载着百年大党峥嵘记忆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巍然矗立。创设“一国两制”、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的展览,吸引无数参观者驻足沉思。
从1842年到1898年,英帝国主义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强盗条约,攫取了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1092平方公里中国领土。
在长达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曾是这样一幅不堪的图景:
港督权力无边,28任港督任命从不征求港人意见,施政无须向香港民众负责,彭定康更是企图把过去殖民150多年、从未讲过民主的香港,变成以英式代议制为招牌的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制定歧视华人法律,以“盗贼横行为由”限制华人夜间行走,肆虐50多年后才被废止;自诩文明先进,但在香港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实施免费小学教育、才使用社会保障的名称,比英国晚了差不多一个世纪。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占人口98%的华人是名副其实的二等公民。
母子分离,割不断血脉相连。150多年间,备受煎热的香港民众从未忘却祖国,从未冷却炽热的爱国之情。
铮铮铁骨,可歌可泣。英帝国主义铁蹄刚踏上“新界”土地的1899年,就遭10万乡民奋起抗争。存放在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吉庆围大铁门,见证了这一惨烈壮举。
红色血脉,奔涌流淌。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与香港民众奋起抗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突破严密封锁,成功营救出何香凝、邹韬奋、茅盾、梅兰芳、蔡楚生等数百名文化人士,被誉为“最伟大的抢救工作”,传诵至今。
拳拳之心,天地可鉴。在朝鲜战争艰难岁月,香港爱国商人冒着巨大风险,大义凛然向祖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霍英东、曾宪梓、王宽诚等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曾经,风起香江,歌动中国。1984年的央视春晚,香港歌手张明敏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对祖国的无限挚爱。此前此后,《万里长城永不倒》《勇敢的中国人》《东方之珠》等一大批爱国歌曲,经几代香港演艺人士倾心演绎,被无数华夏儿女接力传唱,唱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
曾经,一抹红色,感动中国。1949年10月1日,几乎与新中国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步,远在千里之外的香港培侨中学,也升起了五星红旗。自此以后每年的10月1日,学校都会举行相应国庆活动。
一首首爱国歌曲、一次次爱国升国旗仪式,折射出香港社会爱国情缘从未间断、游子盼归的渴望始终强烈。
(选自2022年7月3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强调:“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有着坚实基础。
被网友誉为“护国歌校长”的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不久前在香港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咖啡往上流》的文章,讲述年轻人经营一间咖啡小店,“虽然忙得天昏地暗,心里却是阳光满溢”。“咖啡往上流”,也是“青年朝前走”,更是“一起向未来”。站上历史新起点的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充满“往上”“朝前”“向未来”的能量。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香港同胞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
25年来,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一国两制”下,资本自由流动、人才资源丰富、法治环境良好,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联通内地与全球的独特地位愈加突出。“一国两制”政策使香港具有特殊地位,香港作为世界领先城市,体现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
形势在变化,时代在前进,“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也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应对新变化,化解新挑战,这个过程也是彰显“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和制度韧性的过程。
走过25年不平凡的历程,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正在新时代续写狮子山下发展新故事、繁荣新传奇。我们“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
(选自2022年6月30日《人民日报》)
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港回归意义重大,它不仅意味着香港结束了一百五十多年屈辱的殖民地生活,更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 英国政府革故鼎新,在香港推行政治改革,建立了新的政治实体,让香港民众享有了公民基本权利。
C. 经营咖啡小店的年轻人,自强不息、拼搏向上,传递着香港青年“阳光满溢”“一起向未来”的正能量。
D. 自回归祖国以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抵御风浪、战胜挑战,越发光华璀璨。
1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民众备受煎熬,可他们从未冷却炽热的爱国之情。
B. 如果中国没有实行“一国两制”,如果香港没有回归,香港很难具有今天的特殊地位,成为世界领先城市。
C. 香港走出困境、实现由乱到治再到兴的事实说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D. 有繁荣昌盛的祖国做后盾,有25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有香港同胞的团结奋斗,香港的未来必定充满希望。
12.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歌曲《前》,唱出了香港市民历经风雨见彩虹、携手同心向前进的共同心声。
B.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深圳和香港青年在深圳仙湖植物园,按照中国版图的轮廓种下1997棵土沉香树以志纪念。
C. 建筑设计师严迅奇说:“我认为香港最大的魅力不在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在于城市的体态、密集和便利性。”
D. 一法安香江,香港国安法就像阳光驱散了黑暗,成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给香港带来朗朗晴空。
13. 材料一与《别了,“不列颠尼亚”》都有着独特的写作视角,请分别概括其视角特点。
14. 两则材料“既有政治高度,又写出了人民心声”,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梳理课文脉络,
1、导语(第1段)英国撤离香港
2、英国撤离香港的全过程:
英国撤离香港的全过程:
16:30→( 降旗仪式 ); 16:40→( 乘车离府 )
18:15→( 告别仪式); 19:45→( 第二次降旗仪式)
00:00→(交接易帜); 00:40→(英人离港)
3、四个背景资料:
② 港督府 的介绍;
③ 英军占领香港历史
4、结语(第11段)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二、基础知识
1、A2、B3、 D4、C
4. 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变换旗帜
5.(1)用于特殊含义的词语 (2)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3)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
6.移交;防务;终结
7.“子夜”是干支记时法,“子”为首,“子夜”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也暗含着香港回归的开始,英国统治的结束。
8、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三、现代文阅读
1~5.【答案】B、B、D、B、【参考答案】①标题双关。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海面。而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屈辱的一段历史终被洗雪。
②选材独特。作者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这一角度比较新颖,并且可以自然地穿插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③注重细节。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
6~9.【答案】【参考答案】标题表示随着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终结了,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历史终于被洗刷;还寄托了殖民统治永远不再发生之意。“别了,‘不列颠尼亚’”既是作别真实的“不列颠尼亚”号,又是作别其所象征的英国殖民统治。、B、【参考答案】(1)时效性: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6月30日下午到7月1日0时,而这三则材料的发表时间“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2)真实性:一是这三则材料中提到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人物、事件经过,如“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等;二是这三则材料中穿插了真实的史料,如“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三是这三则材料中提供了许多准确的数据,如“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是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侧重历史回顾,展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②材料二是英国媒体的报道,从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角度表现他们经历的这一历史时刻,并表明了英国对香港的贡献。③材料三是美国媒体的报道,从第三方的角度幸灾乐祸地报道了这一历史时刻,语带嘲讽地揭示了英国的没落。
10~14.【答案】B、C、D、【参考答案】①材料一:围绕香港民众的爱国行为,表现香港民众炽热的爱国之情。
②《别了,“不列颠尼亚”》:抓住几个重要时刻,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参考答案】①两则材料都写于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紧扣香港回归这一大主题,有政治高度。②材料一主要写香港民众对祖国的热爱,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材料二主要写香港回归后的巨大变化和繁荣昌盛,表达了人民共同奋斗、团结一体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