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一种风流我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让我们走进《咏雪》,走进一个魏晋家庭,感受魏晋风度……
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 刘义庆
学习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读懂课文。
2.发挥想象,感受故事趣味。
3.抓住细节,体会人物性格。
了解作者
刘义庆(403年~444年),南朝宋宗室。彭城(今江苏省)人,宋武帝刘裕之侄,深得刘裕喜爱,被刘裕赞为“此吾家丰城(俊杰)也”。出继给叔父临川王,袭封临川王。自幼才华出众,聪明过人,不愿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
了解作品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和门下文士博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原书共36篇。
言语:人的口才辞令。
方正:人的品性正直不阿,不为外力所屈服。
朗读活动
读准字音,读懂意思,读出层次
读准字音
谢太傅(fù)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zhòu),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ā)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yì)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读懂意思
结合课下注释,划出不懂的语句,自读自讲故事
即:就是。
讲论:谈论
欣然:高兴的样子
参考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在一起,和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东西 ”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起。”谢太傅大笑起来,很高兴。这个女孩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呀。
读好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读出层次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根据你的理解,读出故事的层次
叙述
描写
说明
品读活动
读出感情,品出味道
读出感情
想一想,补一补,读出人物感情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读出感情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不假思索/不太自信)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充满自信/神采飞扬)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品出味道
1、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为什么?
谢安认为“柳絮因风起”的比喻更好,因为侄女说出这个比喻后他“大笑乐”
2、谢安为何不评价侄子、侄女比喻的优劣?从中你看出了一个怎样的谢安?
尊重晚辈、富有智慧、平易近人、心胸开阔
品出味道
3、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为什么?
示例1:我觉得“撒盐空中”更好,因为盐是白色的、颗粒状的,“撒盐空中”表现了小雪的颜色和形状,比得准确贴切。
示例2:我觉得“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是轻盈的,“柳絮因风起”表现了雪花飘舞时的形状和姿态,比得准备贴切。
畅谈感受
读了咏雪,你想咏谁?为什么?
示例1:咏谢道韫,因为谢道韫聪慧机敏、自信优雅、兰心蕙质
示例2:咏谢安,因为谢安富有智慧、平易近人、心胸开阔、儒雅和闲趣。
示例3:咏家风,因为谢家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愉悦、情趣高雅
课外拓展
后人称文章中谢道韫咏雪的才能为“咏絮才”
又称在诗文创作上有卓越才华的女子为“咏絮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曹雪芹《红楼梦》
注:停机德:指东汉河南郡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学的故事。后人把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
课外拓展
咏雪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课下作业
1、阅读《世说新语》,搜集其中的儿童聪慧故事
2、搜集谢安的故事、谢道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