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9 08:2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答司马谏议书
―统编版―语文―第八单元
①苟且:得过且过。
②恤:考虑。
③媚:讨好。
④变:改变。
⑤量:估量。
⑥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人习于苟且①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②国事、同俗自媚③于众为善,上乃欲变④此,而某不量⑤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⑥然?
译文: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忧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作好事,皇上才要改变这种状况,那么我不去考虑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那么那些人又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
重点词语
①迁:迁都。
②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
③特:只是。
④度:计划,主张。
⑤悔:后悔。
盘庚之迁①,胥怨②者民也,非特③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④,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⑤故也。
译文:盘庚迁都,怨恨他的是老百姓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而已。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这样做合宜就采取行动,是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
重点词语
①为:作为。
②膏泽:给以好处。
③事:做。
④知:领教,接受。
⑤由:机缘,机会。
⑥不任:不胜。
⑦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①,以膏泽②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③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④。
无由⑤会晤,不任⑥区区⑦向往之至!
译文:如果您责备我在位时间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知罪;如果您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
重点词语
2.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
①天下——“怨谤”;
②众——“汹汹然”。
1.根据第三段概括,王安石进行这场变法的理由。
①人——“习于苟且”
②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③皇帝——“上乃欲变此”
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运用举例论证,以盘庚迁都为例,说明“怨诽之多”并不是评定是非的唯一标准,证当前变法的合理性与正义性,只要确认自己做得对,就不会因为别人的毁谤而放弃推行新法;也表明自己也会如盘庚一样毫不退缩,会力排众议,坚持变法,表达了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
3.作者使用“盘庚之迁”的典故有何作用?
4.第三段两个两个假设句(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有何作用?
两句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看似在退,王安石说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实际上是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和坚定的立场。这也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5、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举例说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王安石非凡的政治胆略
(1)“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非凡的胆略。
(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一种直言不讳的勇气。
(3)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4)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使用“何为而不汹汹然?”之类的强烈反诘语气。
本节课内容小结
第3段紧承上段末句,首先分析“怨诽”的原因,直接揭露其思想实质:众人习惯于苟且偷安,时日已久,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这样的社会风气,正是保守势力的社会思想基础。这是“怨诽”的客观原因,也正是“上乃欲变此”的客观原因。
如果说第2段重在从助人主、遵先王和谋天下的角度,批驳保守派的指摘,为自己的改革正名并提供强有力的道义依据,那么,第3段则重在从分析保守派的思想根源的角度,为自己的改革遭遇抵制揭示深层原因。这一段紧接着的事实论据,尤为精当。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这个例证涉及的对象,正是司马光指摘作者经常提及的“先王”。盘庚迁都,反对者既有“民”也有“士大夫”。这种情况,与现在改革遭遇到的阻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然盘庚“度义而后动”,无“可悔”。这里的潜台词就再明显不过了:当年的盘庚尚且没有退缩,当下的改革就更无退缩之理了。这充分表明了自己不会为怨诽之多而退缩的坚定态度,体现出一名改革家的刚毅不屈的精神意志。
接下来,文章更以让步假设的方式,更加决绝地表明自己坚持改革的态度。先让一步,“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再进一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表明改革的力度和决心只会愈发加大和增强。语气稍加委婉,态度更加决绝,也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所有言行的真正实质,即“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结构梳理
答司马谏议书
一、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
二、驳斥谬论
三、分析原因 指出现状、坚持自己、表明态度
驳 “侵官”
驳 “生事”
驳 “征利”
驳 “拒谏”
受命于人主 议修于朝廷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 难壬人
四、书信常规的结尾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进而说明自己的变法是正确的。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观点,揭露出朝中保守派无所作为、腐朽没落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所动的决心。
全文总结
论证方式
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性的论证方式。
驳论:是通过驳斥敌对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式。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
写作特点
1.行文简洁,结构严谨。
作为书信体议论文首要特点是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的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2.驳论的论证方式。
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第一是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是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迁都的典故表示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改变立场,委婉地反驳了对方的责难,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
3.气势磅礴,寓刚于柔。
第一、立足于理,理足则气盛。
第二,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第三,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铿锵有力。虽然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这固然是由于书信体格式的需要,也出于朋友之间情意,但更是源于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坦荡胸怀和高度自信。
1.柔中带刚:多用谦称,谦词,并称“与君实游处相好”,但立场坚定。
2.言简意赅:语言精练,客观清晰分析变法原因。
3.不容置辩:有理有据,驳论有力,立场坚定。
本文语言特点
任务二:
结合史实,评价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表现出了“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表明了他的进步思想。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斗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两个大臣的个人政见之争,但它更是中国11世纪的一个重要事件——王安石变法的缩影。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这一场斗争的生动速写,是这一大事件的真实纪要。它是王安石在当时北宋“积贫积弱”的困境中发出的发奋图强的呼声,它直接宣传了变法革新的积极思想。
观点一:
从文学角度看,本文是一篇非常成功的作品,在文理上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联系历史事实来参看,本文在论据和论证上却非常偏颇。首先,作者不分青红皂白,将反对意见统统斥为邪说,把反对者视为壬人,而作为不必听纳的理由,如此说来,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不都成了所谓巧言令色的人。这说明了作者主观认识上的偏激错误,以及为人气度上褊狭刻薄。诸如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的建议也并非毫无采纳之处,作为一个执政者,应虚怀若谷,多方听取意见,然后参酌而行,这样才能把事办好。而王安石在各方面、各阶层人士都对改革还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蛮横地推行改革,最终结果必然是失败。
观点二:
其次,所引典故证据并不能完全说明现实所行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北宋中后期,积弊很深,改革是必须进行。但改革的成功与否,则系于改革的具体内容是否合理,改革前期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改革过程中的措施是否适度,改革用人是否称职,改革中能否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团结大多数人士,这些因素在王安石变法中都没有很好地做到。由于没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以致上任伊始四方支持的大好局面,在一年后竟然转为反对的局面,面对这种变化,王安石不能立即进行反省自察,反而视不同意见为邪说,反对者为壬人。又引商王盘庚迁都之事作为辩护证据,而不细察其中的差异,因此,苏轼曾以晋武帝平定东吴因坚持己见而成功、符坚伐晋因独断专行而亡国、齐桓公重用管仲而称霸诸侯、燕王专信子之而败亡等史实,来说明“事同而功异”的道理。盘庚迁都历史证明是英明成功的,王安石变法虽应时而生,却是失败的。
学会思辨性阅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王安石的辩驳及其秉持的不因循守旧、要变法图强的基本立场。明白了历史和现实总是复杂的,并非黑白分明,并不是说王安石所述全是对的,而司马光是保守的,绝对错误的。
而且,对同一件事情,因为立场不同,认识也有不同,甚至会针锋相对,因此很难用对错去判断。所谓的思辨性阅读,就是与文本、与作者对话,一方面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入乎其内,理解其观点和做法的合理性,包括历史的合理性、目的的合理性等,一方面又要出乎其外,接触多方面甚至尖锐对立的观点,理解其观念的局限性,从而全面认识事物,培养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全面性。
下列对“人习于苟且非一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学习苟且之事不是一天了。
B.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C.人们对得过且过的学习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D.人们对苟且之事反对不是一天了。
B
【问题一】
答案 B
解析 苟且:得过且过;一日:这里不是确指,而是指短期内。
【问题二】
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
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举先王之政
D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为介宾后置句。介宾后置是是状语后置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A、B、C选项中的“于”是介词,也是状语后置的标志。正确语序应该是:某则以为于人主受命、议法度而于朝廷修之、客之美我者,欲于我有求也。
其中C选项的前半句“客之美我者”中的“之”,作用为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项为陈述句,故答案选D。
下列各组句子中,有下划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故今具道所以 ②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
B.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①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 ②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D.①为天下理财 ②不为征利
【问题三】
B
答案 B
解析 两句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A项前句“所”与“以”结合,构成名词性短语,意思为“原因”“缘故”;后句“所”加名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该动词的名词形式。C项前句表转折关系,译为“却”,后句表表示结果,相当于“就”、“那么”。D项前句介词,意为“替”“给”,后句判断动词,相当于“是”。
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