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2.1.1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课件(5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2.1.1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课件(5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9 10:1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地表形态的塑造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第1节 课时1
新课导入
【材 料】
【思考题】
对庐山的险峻,毛泽东有诗赞道:“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山体拔地而起,四周陡立。在海拔1100米左右,却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并建有一座城镇。
是什么力量让庐山“飞峙”于这江环湖绕的平原上?险峻的庐山上为什么会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1.掌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的表现形式。(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分析典型地区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3.举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综合思维)
4.结合实例,解释典型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成因。(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 01
目录
CONTENT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 02
/ 01
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
1
地球内部的热能
内力作用的分类
2
基拉韦厄火山
进行得很快
进行得极其缓慢
喜马拉雅山
内力作用的表现
3
地壳运动
岩层变形变位
岩浆活动
上升冷却喷出
变质作用
地下高温高压
内力作用的表现
3
地壳运动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岩浆活动
喷出地表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内力作用的表现
3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压力
张力
大陆漂移 地面抬升和沉降 地震
对地表的影响
4
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思考题
答案: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问题:在地壳运动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有什么关系?
判 断
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
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
3.岩浆活动都进行的很快。( )



跟踪训练过关
(2023·青海西宁期中)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4月7日20时17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据此回答1~2题。
1.以下有关该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由火山活动引起   B.由地壳运动引起
C.由山崩和滑坡引起  D.由人类活动诱发而成

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属于内力作用,虽然火山活动也能引起地震,但此次地震发生时并没有火山喷发。
跟踪训练过关
2.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约旦地沟的形成

云南路南石林是由流水侵蚀(或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崇明岛是流水挟带泥沙沉积而成;澳大利亚大堡礁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约旦地沟处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跟踪训练过关
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湾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如图示意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读图,回答3~4题。
3.大理石柱在不同年代升降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
B.地壳运动
C.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
D.全球气候变冷,使海平面下降

图中显示大理石柱在不同时期出露海平面的情况不同,说明该地发生过多次海陆变迁现象,这是地壳上升和下降运动引起的。
跟踪训练过关
4.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湾海岸所受到的地质作用及其判断依据对应正确的是
A.岩浆活动——火山灰覆盖
B.风力沉积——火山灰覆盖
C.海水的堆积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
D.海水的侵蚀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

由图可知,那不勒斯湾海岸主要经历了海生动物钻孔和火山灰覆盖过程,火山灰覆盖是岩浆活动引起的,所以A项对,B项错;
海生动物钻孔是海生动物的侵蚀作用,故C、D项错。
/ 02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
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1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2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物理风化)、化学分解(化学风化)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
生物风化
风化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如花岗岩球状风化壳),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思考题
答案:
不是。风化作用与风没有直接关系,风力作用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吗?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2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
流水侵蚀对地貌的影响
河曲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流水溶蚀对地貌的影响
峰林
溶洞
风力侵蚀对地貌的影响
风蚀蘑菇
风蚀雅丹
波浪侵蚀对地貌的影响
海蚀柱、海蚀崖
海蚀拱桥
冰川侵蚀对地貌的影响
角峰、刃脊
峡湾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2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搬运作用
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
风化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2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的过程。
流水堆积对地貌的影响
冲积扇
三角洲
流水堆积对地貌的影响
石钟乳、石笋、石柱
钙华
风力堆积对地貌的影响
新月形沙丘
沙垄
波浪堆积对地貌的影响
沙滩
沙嘴
冰川堆积对地貌的影响
冰川堆积物——分选性差
不同外力在不同区域形成的地貌
3
中国三大自然区区域示意图
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山地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沿海地区
常见的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流水作用或风力作用、冰川作用主导的区域内,地势较高的区域以侵蚀为主,地势较低的区域以沉积为主。但个别区域,受地形走向、盛行风向的共同影响,可能出现爬升沙丘、风蚀沟谷等相反的现象。
高蚀低积规律
爬升沙丘
风蚀沟谷
风力堆积和流水堆积是在碎屑颗粒物的重力大于风或水流的搬运力时发生的,一般是颗粒大的、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密度小的后沉积,使沉积物按照砾石—砂—粉砂—黏土的顺序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冰川的机械堆积多因冰体融化而发生,冰碛物大多没有分选,大小颗粒混杂。
堆积规律
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力的关系
沙丘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多呈新月形。
河流上游
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河流中游
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
河流下游
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
导思
材料二 某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
材料一 外力作用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下图示意风化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破坏岩石、实现“石烂”的过程。
问题:1.[综合思维]什么是风化作用?图示风化作用主要受哪几种因素的作用?风化在外力作用过程中有何意义?
答案 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的过程叫做风化作用。
图示风化作用主要受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
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沙砾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问题:2.[区域认知]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哪幅图?该图所示地貌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 图B。波浪侵蚀作用。
问题:3.[区域认知]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学生乙绘制的是哪幅图?该图所示地貌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该图中显示的主要地貌有哪些?
答案 图C。冰川侵蚀作用。角峰、U形谷、冰斗、刃脊等。
问题:4.[区域认知]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是由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 图A、图E。图A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图E是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跟踪训练过关
(2023·广西桂林期中)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胀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1~2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A.风化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作风化作用。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应为风化作用。
跟踪训练过关
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
A.三峡谷地
B.淮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皖南丘陵

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四个选项中冻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跟踪训练过关
(2023·福建宁德期中)下面两图中“蘑菇石”景观分别拍摄于甘肃敦煌市魔鬼城和台湾新北市东北海岸。读图回答3~4题。
3.塑造两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分别为
A.冰川侵蚀、风力侵蚀
B.风力侵蚀、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波浪侵蚀
D.风力侵蚀、波浪侵蚀

甘肃敦煌市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大,风力侵蚀形成了蘑菇石;台湾新北市东北海岸位于沿海地区,沿岸地貌受波浪影响较大,波浪侵蚀形成了蘑菇石。塑造两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分别为风力侵蚀、波浪侵蚀,D正确。
跟踪训练过关
4.造成两地景观上下部宽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岩性差异
B.侵蚀差异
C.重力差异
D.堆积差异

风力挟带的沙粒中,颗粒物粒径越大越接近地表,撞击岩石的侵蚀作用越强,蘑菇石底部受侵蚀程度更大,所以蘑菇石上下部宽窄产生差异;波浪主要侵蚀岩石下部,所以海边的蘑菇石下窄上宽。侵蚀差异是景观上下部宽窄差异的主要原因,B正确。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