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大气的运动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第1节 课时2
新课导入
【思考题】
2016年9月10日14时,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一个热带低压加强为热带风暴,命名为“莫兰蒂”。“莫兰蒂”于9月12日02时加强为台风,11时加强为超强台风。9月15日03时超强台风“莫兰蒂”在厦门登陆,之后逐渐减弱,于9月16日凌晨在中国黄海海域消散。
“莫兰蒂”生成的地点为何会是西北太平洋洋面
“莫兰蒂”为什么登陆后逐渐减弱
2016年9月13日台风“莫兰蒂”卫星云图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结合示意图,判断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空气运动特点。(综合思维)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秋高气爽”等天气的成因。(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 01
气旋与反气旋
等压线模式图
1
鞍形气压区
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
高气压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低气压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高压脊
从高压伸展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
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思考题
问题:
在右图中找到代表性的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鞍形气压区。
海平面气压分布( 2016年11月9日6时)
低气压(气旋)
请在南北半球低气压示意图中,画出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并概括气流运动特点。
2
北半球 · 低气压
低压
南半球 · 低气压
低压
1025
1020
1015
1025
1020
1015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活 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单位:hPa
气旋与天气
气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天气
中心低四周高
四周向中心辐合
气流上升
阴雨
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
典 例
源地:西北太平洋是影响我国台风的主要源地。
台风低压的形成过程
纬度低,洋面水温高,加热大气,形成热带低压;上升大气中的水分凝结放热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低层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这一过程持续进行,热带低压加强并形成台风。
台风消亡的原因
台风登陆后,失去了海洋水汽和热量供应,上升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陆上摩擦力大,台风逐渐减弱,最终消亡。
我国台风的形成与消亡
台风的结构
台风中心
即台风眼,直径一般为10~100km,绝大多数呈圆形,因气流下沉,晴空无云。
高气压(反气旋)
请在南北半球高气压示意图中,画出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并概括气流运动特点。
3
【活 动】
北半球 · 高气压
高压
单位:hPa
南半球 · 高气压
高压
1015
1020
1025
1015
1020
1025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反气旋与天气
气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天气
中心高四周低
中心向四周辐散
气流下沉
晴朗
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典 例
方法技巧
北半球 · 高气压
高压
1015
1020
1025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南半球 · 低气压
低压
1025
1020
1015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左)偏转30°~45°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
方法技巧
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
素养培优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汛情通告(第1号)
受台风“烟花”影响,7月28日16时,水阳江新河庄站水位12.96米,超警戒水位1.46米;滁河襄河口闸上水位11.50米,超警戒水位0.50米,宣城、马鞍山、芜湖、滁州市部分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应急响应要求,组织力量加强超警堤防和高水位水库巡查防守,突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城乡内涝防范,落实防风措施,提前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避险,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2021年7月28日
问题:1.[综合思维]台风“烟花”属于哪种天气系统?对天气有哪些影响?
答案:
台风属于低气压(气旋)。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问题:2.[地理实践力]在下图中分别画出“烟花”所属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
答案:
问题:3.[地理实践力]在下面图中画出气旋、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
答案:
问题:4.[综合思维]以下四种天气系统能带来阴雨天气的是哪些?带来晴朗天气的是哪些?试总结气流垂直运动与天气的关系。
答案:
③④为低气压(气旋)系统,能带来阴雨天气;①②为高气压(反气旋)系统,能带来晴朗天气。
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常出现晴朗天气。
(2023·安徽淮南月考)如图示意北半球某气象站测得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温和气压的变化。完成1~3题。
1.该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
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经历了降低—升高的变化,气温经历了升高—降低的变化,应为低压(气旋)系统,A正确。
2.若该天气系统移动的方向是由东向西,经过该气象站后,该气象站主要吹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天气系统为气旋。若气旋移动的方向是由东向西,则经过该气象站后,该气象站位于气旋中心的东方,当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指向西,因当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30°~45°,形成东南风,C正确。
3.这一天,该地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午后,主要是因为这天午后
A.太阳高度变小 B.受冷气团控制
C.云层的反射作用强 D.逆辐射变弱
√
该地午后气旋过境,带来阴雨天气,云层的反射作用增强,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午后,C正确。
(2023·河北石家庄期末)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甲地近地面水平气流方向为
A.顺时针辐合 B.顺时针辐散
C.逆时针辐合 D.逆时针辐散
√
结合图中经纬度进行判读,甲地位于南半球,根据等压线的数值进行判断,甲地气压值由中心向外降低,属于高压中心,南半球的高压中心近地面水平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且呈逆时针方向辐散,D正确。
5.下列关于图中四地天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地晴朗无风 B.乙地吹西北风
C.丙地可能降水 D.丁地风力较弱
√
甲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无风,A正确;
乙地此时吹东南风,B错误;
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可能出现降水天气,C正确;
丁地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弱,D正确。
/ 02
锋面气旋图
锋面气旋的概念
1
概念: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平面结构:如图所示。
天气特征:天气变化比较明显,往往形成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分布:常出现在中纬地区。
北
低
1025
1000
975
北半球锋面气旋
冷
暖
问题:请尝试画出南半球锋面气旋的结构图。
南北半球锋面气旋形成原理
2
北
低
1025
1000
975
低
1025
1000
975
北半球
南半球
气流方向
图例
锋面气旋分布规律
低压中心左侧(以西)是冷锋
低压中心右侧(以东)是暖锋
有没有锋面反气旋?
北半球 · 高压中心(反气旋系统) 北半球 · 低压中心(气旋系统)
1015
1020
1025
1025
1020
1015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高压
低压
高压脊
低压槽
高压脊两侧空气辐散,运动方向相反,不能形成锋面
低压槽两侧空气辐合,运动方向相对,可以形成锋面
思考题
锋面气旋的判读
3
北半球某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局部)
(1)确定低气压中心
图中①处为低气压中心。
(2)确定低压槽
从低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为低压槽。
(3)确定锋面位置
锋线往往与低压槽槽线重合。
锋面气旋的判读
3
北半球某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局部)
(4)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和锋面类型。
图中E、F、G、H四点中,F、G处分别相对于E、H处来说,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团;E、H位于纬度较低的地区,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
锋面气旋的判读
3
北半球某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局部)
(5)分析天气特征
图中暖锋的锋前G处多连续性阴雨天气,冷锋的锋后F处多出现降水天气,气旋中心①处也多阴雨天气。
(2023·河南信阳期末)如图为“2023年3月6日18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读图完成1~2题。
1.与图中丙地相比,乙地
A.云量较少 B.气温较高
C.降水几率小 D.风力较大
√
乙地位于锋面气旋的冷锋锋后,丙地位于冷锋锋前,冷锋云系位于锋后,乙地云量较多,故A错误。
乙地位于锋面气旋的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丙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乙地气温较低,B错误。
乙地更靠近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较丙地强,降水几率更大,C错误。
乙地等压线比丙地密集,乙地风力比丙大,D正确。
2.虚线范围(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内最可能出现的
现象是
A.降水稀少,大量茶树枯萎
B.暴风骤雨,洪涝灾害严重
C.黄沙漫漫,大气能见度低
D.秋高气爽,树叶逐渐凋落
√
由图可知,虚线范围内主要受冷锋过境影响,等压线密集,大风天气多,此时地表干燥,易出现沙尘暴,故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黄沙漫漫,大气能见度低,C对。
(2023·浙江杭州月考)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简图”(根据预测,未来6小时该天气系统将向西北移至虚线所示的位置)。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A地将
A.风速变小,风向由偏西风变为偏东风
B.风速变大,风向由偏西风变为偏东风
C.风速变小,风向由偏东风变为偏西风
D.风速变大,风向由偏东风变为偏西风
√
该天气系统形成了锋面,中心应该是低压,形成了锋面气旋系统。图中冷锋向北移动,应该是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据实线判断,此时图中A地附近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吹偏西风;未来6小时,图中A地处于虚线等压线较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风力会变大,吹偏东风,B正确。
4.推测A地未来6小时可能
A.气温一直上升 B.气压先降后升
C.有连续性降水 D.气压一直上升
√
A地未来6小时将经历冷锋过境,气温会降低,A错误。
暖锋过境多形成连续性降水,C错误。
据实线等压线判读,此时A地位于冷锋锋前,据虚线等压线判读,6小时以后,A地位于冷锋锋后;冷锋过境时,A地先靠近低压槽线,气压降低,后离开低压槽线,气压升高,D错误,B正确。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