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差异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五章
第2节 课时1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1.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综合思维)
2. 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尺度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
3. 结合不同尺度的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分析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特点与表现。(区域认知)
学习目标
/ 01
目录
CONTENT
地域差异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 02
/ 01
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的成因
1
地域不同
外部条件不同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不同
地域特征不同
地域环境存在差异
思考:地域的外部条件包括什么?
答案: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
地域差异的表现
2
同纬度自沿海到内陆,形成湿润和干旱不同的景观
地域差异的表现
2
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
地域差异的表现
2
地域差异还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地域差异规模有大有小)
全球尺度: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中等尺度:热带雨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差异
小尺度:山和谷的差异
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
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区划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③两区域地域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
√
从图中可知,①为我国西北地区,③为北方地区。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再加上山脉阻隔,降水稀少,而北方地区距海近,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较多,海陆位置导致气候差异显著,从而使得两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显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大漠胡杨
B.②雪域高原
C.③碧海蓝天
D.④茫茫林海
√
①大漠胡杨主要生长于我国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A正确。
②位于内蒙古高原,而雪域高原是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描述,③为北方地区,碧海蓝天不是北方地区的景观,④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茫茫林海是对东北针叶林的描述。
3.图中各地典型植被景观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林木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②地林木叶子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③地林木生长较快—冬季温和湿润
D.④地林木四季常青—最冷月气温大于0 ℃
√
①地植被根系发达,是因为当地水资源不足,植被向土壤深处寻找水源,②地植被为草原,半干旱地区,降水相对较少,③地为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树木生长缓慢,④地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气温大于0 ℃,林木四季常青。
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拔1 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下图示意无人机拍摄的该地景观。据此完成4~5题。
4.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根据材料可知,公路将森林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公路两侧色彩的差异,主要是树种的差异;出现了金黄色,一般是在秋季。
5.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
B.地势高低
C.土壤类型
D.人类活动
√
公路两侧的景观差异,可能是人们在两侧栽种不同品种的树种,D选项正确;
公路两侧属于同一个地区,热量、地势高低和土壤差异不大。
/ 02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带总体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
1
纬度
热量
海陆
水分
气候
类型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决 定
影 响
形 成
特点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太阳辐射
热量带
植被
高值
低值
寒带
亚寒带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雨林
苔原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林
2
2
低纬度地区
2
低纬度地区
2
低纬度地区
2
中纬度地区
2
中纬度地区
2
高纬度地区
2
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
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3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带体现得特别显著的原因
中纬度地区,大陆宽阔,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沿海与内陆水分差异大,反映在植被上,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动物、土壤等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核心归纳
核心归纳
相同的自然地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一定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核心归纳
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地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核心归纳
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素养培优
下图为我国陆地自然地带分布状况。
问题:1.[区域认知]观察图中①②③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
①为荒漠,②为草原,③为森林。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的差异。
问题:2.[综合思维]观察图中③④⑤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
③为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④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⑤为热带季雨林、雨林。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差异。
如图为“北半球‘理想大陆’的自然地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自然地带是
A.温带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落叶针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图中甲所在地区的气候包括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下发育的自然地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C对。
2.影响图示自然地带从赤道到极地分布规律
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肥力
√
从赤道到极地,纬度不同,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从而导致自然地带不同,因此影响图示自然地带从赤道到极地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故A正确。
(2023·甘肃兰州月考)2021年9月24日,孟女士乘坐飞机,从加拿大温哥华(49°N,123°W)起飞,经北极航线,降落在深圳机场。下图为“飞机飞行线路图”。据此完成3~4题。
3.温哥华对应的自然地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
温哥华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地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位于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亚寒带针叶林带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4.北极航线沿线的景观变化,主要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北极航线主要沿经线飞行,纬度不断变化,热量条件不断变化,北极航线沿线的景观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正确。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