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8-99页期末复习的内容回顾和第1-7题。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开学初期,已经详细学习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本课在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的基础上,回顾知识点并梳理,明确复习重点,进而深化。教材中通过“算一算,比一比”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7道练习题先安排口算,再到笔算,最后是包含有估算和笔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和估算,提高运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喜爱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正确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乘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难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单和学习单
【教学过程】
小讲师
知识回顾、引入新课
回顾内容,引入课题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计一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接下来请所有同学能通过小组交流进行查漏补缺。
课前预习要求:
1.举例说说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笔算呢
乘数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笔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怎样解决求一个数量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说说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预习。
二、复习旧知,理清思路
1.复习归纳口算方法
要求:学生汇报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举例论证。(板书呈现)
指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用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乘数里面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复习归纳笔算方法
引导:提问: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笔算呢 小组交流并汇报。
追问:乘数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笔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交流:根据我们刚才的复习不难发现,在进行笔算时,一定要注意乘的顺序,积的位置和进位。
复习回顾倍的概念
引导:开学初期我们还学习了根据倍数关系的这种含义,学习了倍数关系的简单实际问题,解决求一个数量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你们还能说一说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吗? (同桌之间交流方法)
交流:先找到倍比关系的已知条件,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三、多层训练、深化知识
同学们这节课收获可不少,通过复习我们进一步熟悉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正确计算,进一步了解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注意点,正确笔算得数,同时熟悉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乘除法正确解决倍数关系实际问题。接下来就是要检验你们的时刻了。做好准备了吗?
(一)复习口算
做期末复习第1题
出示期末复习第1题,要求学生一组一组的做口算,填写得数。
提问:第一组是怎样口算的,从练习中你有什么体会?你能根据第二组、第三组题说一说你明白的口算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吗?
强调:几十、几百乘几,可以按照几成几口算,看乘数里的0,在积的末尾添0;几十几乘几,先算几十乘几,再算几成几,然后合起来。口算时要注意看清乘数,按方法口算,才能正确口算。
做期末复习第2题
课件呈现期末复习第2题。
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
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有错就订正。
估计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3题。
课前完成计算,课上核对答案。
提问:要求笔算时注意三道题里每道的乘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笔算时怎样算的。
引导学生说出乘数里有0或者末尾有0时的算法。
提问:哪几题没有进位,哪几题需要进位?为什么第一组题的积都是三位数,第二组题的积都是四位数?
小结笔算方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满几十进几。乘数中间有0时,按照法则计算,注意个位的进位。乘数末尾有0时,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提问:乘法可以怎样验算?
2.做期末复习第4题。
学生互相说一说积是几位数。
指名学生说说每题积是几位数。
笔算
学生选择两题进行笔算。(同时指名4人进行板演)
交流:能说一说第1小题的笔算过程吗?计算这题的小朋友,你做的对不对?(有错的订正)
第3小题哪些数位上要进位?
验算
提问:乘法可以怎样验算?
学生独立将计算的题目进行验算,并验证验算结果。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做期末复习第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求一共采茶多少千克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明确数量关系:每人采茶的千克数×人数=一共采茶的千克数。
提问:人数是多少?
2.做期末复习第6题
交流:安排哪个年级更合适?你是怎样估计的?
指出:多功能教室只有200个座位,所以安排的人数就不能超过200人,通过刚才的估计,一三年级人数都超过200了,所以安排二年级去是合适的。
3.做期末复习第7题
(1)小朋友看期末复习第7题,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条件?
提问:要求还剩多少棵树没有浇,要先求什么?
4.拓展延伸
让学生通过画图做题,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复习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进一步熟悉了哪些知识?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数学的学习有哪些新的体会?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