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悟诗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2.感受李贺想象奇特、形象鲜明的浪漫主义诗风。
教学重难点: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悟诗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唐朝,是诗的天堂,更是李氏诗人独放异彩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飘逸;诗人李商隐,忧郁,“诗鬼”李贺,怪异;真是风格迥异,姹紫嫣红。今天我要隆重推出李贺,因为他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独领一代风骚。他以大胆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他的描写音乐的佳作——《李凭箜篌引》。
板书课题作者
题目中的“引”是古体诗的标志,属于乐府歌行体。李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乐师,人气直追盛唐李龟年,有诗为证“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说到音乐,我们知道,它无形无色,如果用文字将它再现出来,绝非易事,何况是写得神采飞扬呢?可是李贺做到了,而且做的很精彩!让我们共同领略李贺的别样风采吧!
二、齐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悟诗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2.感受李贺想象奇特、形象鲜明的浪漫主义诗风。
三、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听录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任务二:疏通诗意,品味烘托
活动一:疏通诗意
李凭个人音乐会正式开始!齐读前四句,思考:为什么李贺要让李凭在第四句才出场?
明确: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活动二:找出直接描写李凭音乐的诗句,思考品味写出音乐什么特点?如何描写音乐的?
明确:“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主要运用了以声写声和以形写声。
活动三: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他们来自哪里?
浮云 江娥 素女 紫皇
女娲 秋雨 神妪 老鱼
瘦蛟 吴质 玉兔
明确:大自然中的听众
众多的神仙听众
作者想象奇特瑰丽,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李贺描写音乐的时候重在从音乐效果来展示音乐别具一格的美,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正是因为音乐无形,难于捕捉,李贺才剑走偏锋,这是智慧。
学习任务二: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运用侧面烘托的精彩诗文
四、小结
清代学者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草树写之。”当我们在正面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妨转到侧面,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齐读全诗,感悟侧面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