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新教材】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65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评价(AB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配套新教材】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65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评价(AB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9 11:09:25

文档简介

考点65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评价(B)
1.【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少数民族县)罗汉林,位于云南入川门户,主峰海拔1902米,为泸州最高峰,夏季平均气温18-25℃,森林覆盖率达85%,云海、森林、溪谷、溶洞形成独特立体景观,一年四季景色各具特色,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2020年3月26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罗汉林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简称“罗汉林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建设周期8年,总投资10亿元。
简析“罗汉林项目”开发的资源优势,并简述其开发的项目。
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22年12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届冬季运动会和第十六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同日在“中国雪都”—阿勒泰拉开帷幕。两场冰雪盛会,让更多人感受到“冰雪之美,尽在新疆”,也让“冷资源”源源不断迸发出新的“热效应”。随着新疆冰雪旅游的全面启动,新疆铁路于12月28日起开行了“中国雪都·阿勒泰号”(乌鲁木齐至阿勒泰)高品质旅游列车,助力新疆冰雪旅游经济发展,为把新疆打造成世界级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胜地,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被誉为“人类滑雪起源地”的阿勒泰地区,正在迎来冰雪旅游及滑雪的热潮。
简述两场冰雪盛会与“阿勒泰号”列车开通对阿勒泰地区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21年3月5日,四川省花卉生态旅游节之成都(龙泉驿)第35届桃花节在洛带古镇正式拉开大幕。此次桃花节,成都龙泉驿景区抓住这发展机遇,用更加新颖便捷的形式进行全民互动,将短视频作为营销新利器,一段段十多秒的视频让景区传播从政府为主体的宣传转为市民为主体的自发传播。使景区形象宣传成为一个全民参与、共同感官的过程,在互联网迅速蹿红,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指出桃花节这类旅游资源的欣赏方法,并说明成都桃花节借助短视频营销在旅游发展中的意义。
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中国历史上许多楼阁都因文学作品和名人典故而名满天下,可称为文化名楼,登武汉黄鹤楼可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江城风光,登南昌滕王阁可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湖风光。这些文化名楼承载了丰厚的地域文化,拥有独特的文化气质,成为重要的文化景观。随着现代摩天楼建造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在几百米的高塔上看得更远。下表为我国部分文化名楼与本城已投入使用的最高楼的高度数据。
建筑名称 高度
广州塔 600米
广州镇海楼 28米
武汉民生银行大厦 333.3米
武汉黄鹤楼 51.4米
长沙国金中心 452米
长沙天心阁 13.4米
从旅游体验的角度分析传统文化名楼与现代塔厦两种旅游景观各自的优势。
5.【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内蒙古阿尔山市白狼镇位于大兴安岭腹地,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靠砍树卖钱,森林遭到了严重破坏。近年来,白狼林业局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依托森林资源,发展鹿的养殖业(见下图),形成了著名的“鹿村”,并探索出一条集特色种养殖观光、大兴安岭动植物观赏和林区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旅游特色道路,极大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分析内蒙古阿尔金市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
6.【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卡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盐储存量的内陆湖、海拔3059米,面积105平方千米。在风平浪静的晴天里,宛如一面明镜将野蓝的天空完美地倒映出来形成蓝白交织、如童话般的优美风景。下图示意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景观。
分析茶卡盐湖“天空之镜”美景形成的地理原因。
7.【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古代诗人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说明诗句中提及到的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并指出诗句中所能体现到的主要自然美。
8.【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首台少数民族原生态实景晚会演出,要追溯到2004年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下图,以山为幕,以水为台,由五百多名当地群众,参演世代相传的壮族民间故事,演出融合了当地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符号,大获成功。截止2020年,此类知名晚会演出,在我国中西部已达60多台,旅游旺季一票难求。
简述原生态实景晚会旅游产品快速发展的意义。
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州园林景观由植物、建筑、假山、水源、文化等许多有形或无形的物质(元素)组成,园林建筑若无各种类型和形态多变的精美花窗作连接的话,其景观就会大打折扣。润墙、镂窗等各式各样的窗是苏州园林中比较常见的,也是运用得非常广泛的窗。它主要布置于园林中的隔墙或游廊等处的墙上。这种窗的形式活泼多样,既能单窗自成一景,又能多窗形成组景。下图为后乐园中一处窗景组合。
说明苏州园林隔墙或游廊等处多窗给游客的感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资源优势:资源独特,开发价值大;资源类型多样,集群状况好;资源丰富,地域组合较好。开发内容:生态休闲、康体疗养、避暑度假、山地运动、特色农业、文化体验。
解析:资源优势:据材料“罗汉林一年四季景色各具特色,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可知该项目资源独特,开发价值大;据材料“罗汉林有云海、森林、溪谷、溶洞形成独特立体景观”可知该地资源类型多样,集群状况好。据材料“罗汉林夏季平均气温18-25°C,森林覆盖率达85%”可知该地资源丰富,地域组合较好。开发的项目:据材料“罗汉林夏季平均气温18-25°C”可知该地夏季凉爽,适合发展避暑度假,该地“森林覆盖率达85%”空气质量好,适合开发生态休闲、康体疗养等产业;罗汉林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少数民族县),可以开发少数民族文化体验项目;该地主峰海拔1902米,可以开发山地运动如:攀岩;结合当地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结合当地气候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2.答案:“阿勒泰号”列车开通改善了游客去往阿勒泰地区的交通条件;冰雪盛会吸引大量游客,提升阿勒泰地区旅游知名度;带动旅游服务的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优化和完善阿勒泰地区的旅游环境(或基础设施);增加阿勒泰地区的旅游经济收益;促进乌鲁木齐与阿勒泰两地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等。
解析:两场冰雪盛会,让更多人感受到“冰雪之美,尽在新疆”,能够提高阿勒泰地区的知名度,能够吸收大量的游客;能够带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带动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阿勒泰号”列车开通,能够提高阿勒泰地区的交通通达度,改善阿勒泰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缩短游客的时间成本;能够促进阿勒泰地区与乌鲁木齐的旅游资源融合,促进旅游业的共同发展等。
3.答案:欣赏方法:把握观赏时间;置身其中感受桃花花海的色彩美、形象美等。
意义:有利于提高成都龙泉驿桃花节旅游景区的知名度;通过短视频营销,增加景区的人气流量,提高景区的关注度,吸引更多游客;借助短视频大大降低了景区宣传和推广成本,带来高效收益;运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短时间内拓展旅游市场的效果明显。
解析:针对桃花节这类旅游资源,应该把握观赏时机,选择桃花盛开的时节;精选观赏点位,选择置身其中感受桃花花海的美景。意义:短视频营销具有传播快、影响范围广、成本低等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景区的知名度,提高景区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有利于扩大客源市场,增加旅游业收入;同时通过短视频营销可以降低营销成本,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4.答案:传统文化名楼:游览时可接受历史文化洗礼,感受古人诗意文化情境,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文化名楼所在地一般宁静,空气清新;与其他景观邻近,景观丰富多样,旅游资源集群性高。现代塔厦:多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出游便利;高楼俯瞰,视野辽阔,(对感官和心理)冲击力强,能深切体验科技对建筑业等的促进作用;时代感强。
解析:传统文化名楼“承载了丰厚的地域文化,拥有独特的文化气质,成为重要的文化景观”,游览传统文化名楼时可接受历史文化洗礼,感受古人诗意文化情境,传统文化名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现代塔厦不具有的特点:传统文化名楼所在地一般环境清南,空气也比较清新,污染较少;黄鹤楼附近有“汉阳树”“鹦鹉洲”,滕王阁附近有“落霞与孤鹜”“秋水”等,这些传统文化名楼与其他景观邻近,旅游资源集群性高,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现代塔厦多位于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附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出游便利;据表可知,现代塔厦的高度高达上百米,“人们可以在几百米的高塔上看得更远”,视野更加辽阔:站在高楼俯瞰,对感官和心理冲击力比较强,能让游客更加深切地体验到现代科技对建筑业的促进作用;现代塔厦虽然没有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可以体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5.答案:森林植被的恢复营造出绿水青山的美丽景观,利用美丽的山水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业;茂密森林带来的氧吧效应,发展康养业;依托当地的气候和森林资源发展鹿养殖业,促进养殖观光旅游业发展,探索出一条鹿+旅游的特色道路;林区林产品种类繁多,食料来源丰富,烹饪技艺独特,利用其发展特色餐饮旅游业。
解析:要分析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阿尔金市重视对森林植被的恢复,白狼林业局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营造出绿水青山的美丽景观,利用美丽的山水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发展生态旅游业;由于重视保护森林,茂密森林带来的氧吧效应,发展康养业;当地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适合梅花鹿的生长,所以依托当地的气候和森林资源发展鹿养殖业,促进养殖观光旅游业发展,探索出一条鹿+旅游的特色道路;由于林区林产品种类繁多,各种食料来源丰富,当地特殊饮食文化,烹饪技艺独特,利用其发展特色餐饮旅游业。阿尔金市通过保护森林资源,以森林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集特色种养殖观光、大兴安岭动植物观赏和林区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旅游特色道路,极大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6.答案:茶卡盐湖湖面广阔;受地形阻挡,湖泊风浪小,湖面涟漪少,湖面平滑如镜;茶卡盐湖远离人烟,环境清洁无污染,湖泊水质清澈;位于高原内陆,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蓝天、白云、雪山倒影于湖面,形成“天空之镜”。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柴达木金地内乌县茶卡镇,面积105平方千米,面积辽阔;盆地四周多大山,受地形阻挡且以下沉气流为主,风力小,湖面平静;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能见度高,人类活动少,环境清洁无污染,水质洁净,湖面似镜子一样,能够反射映照天空景色,形成“天空之境”。
7.答案:自然旅游资源类型:荆溪一水域风光;白石地文景观;天寒一天象与气候景观;红叶—生物景观。主要的自然美:形象美;色彩美。
解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主要有四种类型: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气候天象旅游资源。诗句中提及到的自然旅游资源类型有:荆溪属于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白石属于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天寒属于气候天象旅游资源;红叶属于生物景观旅游资源。诗句中所能体现到的主要自然美有:荆溪、石、叶具有形象美;白、红具有色彩美。
8.答案:有利于当地提高知名度,增加旅游资源吸引力;有利于增强游客地域文化体验,促进观光游向文化游转型升级;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参演群众的收入和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
解析:原生态实景晚会旅游产品快速发展突破了传统演播室的局限,借助地方特色景观作为舞美的重要表达,以天为幕,以地为台,营造全方位立体的视听效果,形成地方特色和品牌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旅游效果更好;创新性高,增强了吸引力,丰富了旅游资源,提高了游客的参与热情和旅游体验,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有利于延长游客游览时间,吸引回头客,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9.答案:苏州园林规模小,墙上开窗,可拓宽视野,避免游客产生逼仄之感,同时还可增加采光量;南方夏季气候湿热,开窗可起到通风排湿的作用,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可使游客在视觉上产生极其深远甚至不可穷尽的感觉;通过开窗借景、分景隔景、框景,给游客营造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艺术感受;窗的形式多样,图案设计、风格多变、雕镂精细,本身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丰富游客的旅游见识。
解析:苏州园林隔墙或游廊处多窗给游客的感受主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其实用性,如通风透气、采光,给游客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苏州园林规模小,墙上开窗,可拓宽视野,避免游客产生逼仄之感,同时还可增加采光量,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南方夏季气候湿热,开窗可起到通风排湿的作用,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二是从审美感受方面分析,根据材料“园林建筑若无各种类型和形态多变的精美花窗作连接的话,其景观就会大打折扣”可知,如营造景观的层次感,及其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客体,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可使游客在视觉上产生极其深远甚至不可穷尽的感觉;由材料“它主要布置于园林中的隔墙或游廊等处的墙上。这种窗的形式活泼多样,既能单窗自成一景,又能多窗形成组景。”可知,通过开窗借景、分景隔景、框景,给游客营造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艺术感受;窗的形式多样,图案设计、风格多变、雕镂精细,本身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丰富游客的旅游见识。
2考点65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评价(A)
1.【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北极旅游一般指在北极圈以内区域开展的旅游活动。北极旅游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规模的旅游活动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北极地区游客数量大幅增加。
列举北极旅游的特色旅游资源,并分析近年来北极地区游客数量大幅增加的北极因素。
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随着世界遗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遗产与旅游的关系日益繁密,“遗产旅游”进入人们视野。加之各种传播媒介的带动,促使“遗产旅游”出现了火爆的局面。
说明“遗产旅游”火爆对遗产地的影响。
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盈江县位于云南西部,区内山涧、溪流、沟渠、水库等湿地众多,地处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当地发现和记录的鸟类多达550余种,占全国1/3以上,被称为中国“鸟类博物馆”。近年来,前往盈江“观鸟”的成都游客越来越多,观鸟已成为盈江新的旅游形式,下图为盈江位置图和区域图。
简述“盈江观鸟”吸引成都游客的原因,并为盈江发展观鸟游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坐落于景德镇市东部,横跨景德镇两个中心城区。以原国营宇宙瓷厂为核心,通过改造,其现已成为中国首座以陶瓷文化为主体的一站式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体验创意园区。园内涵盖各类艺术工作室、餐饮、酒店、休闲剧场、博物馆、特色精品街和主题客栈等业态。自2016年开园以来,游客人数逐年增加,该园区成为游客去景德镇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分析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吸引大量游客前往的原因。
5.【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大力建设“新型文明生态城镇”,先后获得“中国西瓜之乡”、“首都绿化美化先进单位”等荣誉。每年有万亩梨花赏花节和西瓜节,建成的西瓜博物馆成为世界唯一。庞各庄吸引大兴区摄影家协会及艺术家入驻,竖起了“鲍家铺艺术村”的牌子,村中的砖瓦、雕塑等都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庞各庄还建立了22个农民经合组织,开通了中国西瓜网,智能移动垃圾车等智能化服务全面实现。庞各庄镇出产的甜西瓜、梨、畜禽、花卉、盆景、水生植物,以及热带植物等,深受北京市民喜爱,村民增收的同时,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说明庞各庄镇乡村旅游是如何提质升级的。
6.【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苏州市GDP多年位于江苏省首位。其地标建筑“东方之门”,总高度为301.8米,地处苏州工业园区CBD轴线东端,东临金鸡湖,被誉为“世界第一门”,现在已成为著名旅游景点。下图示意“东方之门”建筑外观,以黑、白、灰三色作为整个建筑的基色。
结合“东方之门”的地理位置和朝向,分析其命名由来和基色特点。
7.【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东邻浙江省。三清山以“绝”惊世。峰峦“秀中藏秀、奇中出奇”,是“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日出晚霞、响云荡雾构成一幅奇特的云海大观。
解释三清山多云雾的原因。
8.【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材料: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小浪底水利极纽工程从2009年竣工至今,每年均将下游上亿吨的泥沙送入大海。小浪底调水调沙时期,水流从坝顶和底部排水排沙洞室群中下泄,场面壮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下图为小浪底水利枢纽纵剖面示意。
从观赏时间、景观特点及对黄河防汛的贡献三个方面写一段小浪底调水调沙的简介。
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羚羊峡谷(36°N,111°W)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地区常年干涸的河道之中,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从地表看,如同被流水冲出的细沟(如下图)。谷壁岩石表面纹层光滑柔美,阳光从峡谷顶部进入,经过谷壁岩石的多次反射,形成梦幻般的色彩。
为获得最佳欣赏效果,请分析游客游览羚羊峡谷时需选择的最佳时间和位置,并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特色旅游资源:极光;冰川;海湾;北极熊、海豹、海象等野生动物;极地苔原植物;北极圈自然标志地;原著民文化、人类活动遗址遗迹等。北极因素: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地区的海冰不断减少,提高了北极地区的可达性,增加了游客的访问机会;北极地区气温升高,生长季延长,气候舒适度提升;北极地区的地缘战略价值提升,各国建设国家公园、旅游胜地等促进了北极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等。
解析:因为北极纬度高,故有极昼等奇特天文现象;气候严寒,故有大陆冰川景观;海湾峡湾等自然景观,还有北极熊、海象、海豹等独特的动物资源;极地气候,有极地苔原植物等;除此以外还有大量人文景观,比如北极圈自然标志地;原著民文化、人类活动遗址遗迹等,前往北极旅游人数增长较快的北极因素要结合北极地区突出、特殊的区域背景来回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海冰不断减少,提高前往北极地区的可能性,为游客的访问增加了机会;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气温升高,该地区作物生长季延长,气候变得比较舒适;加之近年来北极地区的地缘战略价值提升,比如北极航道,各国建设国家公园以及旅游胜地等各种设施促进了北极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等。
2.答案:有利:促进遗产地经济的发展;带动就业,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等。不利:游客大量进入,可能对遗产造成破坏;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垃圾,造成环境污染;对遗产地传统文化造成破坏等。
解析: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从有利角度来说,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大量外来游客的进入可以增加与当地人民的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内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等。从不利角度来说,大量游客的进入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破坏,同时也会增加大量的垃圾、废水、废气污染;此外外来文化的冲击会对当地的传统文化造成影响等。
3.答案:原因:盈江的鸟类种类多、数量大,资源独特,观赏价值高;距经济发达的成都距离较近(客源市场近);靠近腾冲机场,交通便利,方便成都游客出行(可缩短出行时间);盈江观鸟区及附近旅游资源丰富,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吸引力强。建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鸟类的自然保护区和观赏区;倡导绿色旅游,不破坏鸟类栖息地。
解析:本题需要对“盈江观鸟”吸引成都游客的区位条件和发展建议两个方面作答。结合材料“当地发现和记录的鸟类多达550余种,占全国1/3以上,被称为中国鸟类博物馆”,由此可知盈江的鸟类种类多、数量大,资源独特,观赏价值高。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盈江位于云南省西部,距经济发达的成都距离较近(客源市场近)。由图所知,盈江靠近腾冲机场,交通便利,方便成都游客出行(可缩短出行时间)。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盈江观鸟区及附近旅游资源丰富(腾冲火山、路南石林、丽江古城等),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吸引力强。结合材料“近年来,前往盈江”观鸟“的成都游客越来越多,观鸟已成为盈江新的旅游形式”,由此可知盈江观鸟旅游知名度逐渐提高,旅游人数逐渐增多,因此对盈江观鸟旅游的发展建议可以从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思考。当地可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鸟类的自然保护区和观赏区;倡导绿色旅游,不破坏鸟类栖息地。
4.答案:位于市区,交通便利,方便到达;位于“瓷都”,知名度高;历史文化价值高;旅游项目丰富,可满足游客不同需求;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高。
解析: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位于“瓷都”景德镇,其知名度高;产业园横跨景德镇两个中心城区,其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景德镇陶瓷生产历史悠久,产业回以原国营瓷厂为核心,其历史文化价值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强;产业园提供各类艺术工作室、餐饮,酒店、休闲剧场、博物馆、特色精品街和主题客栈等旅游项目和服务,旅游项目丰富,可满足游客不同需求;景德镇依托陶瓷产业,发展时间较早,其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高。
5.答案:打造梨花节、西瓜节和西瓜博物馆等,树立旅游品牌文化;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建设新型生态文明;吸引艺术家入驻,提升旅游的文化品质;将互联网、智能服务等移植融入乡村发展,丰富旅游科技内涵;实施耕、种、养、艺多元融合发展,满足游客的个性需求。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庞各庄镇乡村旅游主要通过完善和丰富旅游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提质升级。打造梨花赏花节、西瓜节和西瓜博物馆等,增加了旅游景点,并树立了旅游品牌文化,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吸引大量艺术家入驻,建设艺术村品牌,提升旅游区的文化氛围和品质;此外,出产了大量花果、畜禽、盆景等产品,由此实现了耕、种、养艺多元融合发展,满足游客对旅游资源的个性需求;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庞各庄镇获得了“首都绿化美化先进单位”,说明其践行“两山理论”,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大力建设新型生态文明;在基础设施方面,开通了中国西瓜网、全面实现智能移动垃圾车等智能化服务,表明了将互联网、智能服务等移植、融入乡村发展,一方面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丰富了乡村旅游的科技内涵。
6.答案:苏州市位于我国东部;苏州市是江苏经济门户;地处工业园区轴线东端;面向东方,迎接东方来风;基色与苏州古典园林的黛瓦白墙相呼应。
解析:题干要求从地理位置和朝向分析其地标建筑被称为“东方之门”的原因:分析材料可知,“东方之门”位于GDP多年位于江苏省首位的苏州市工业园区CBD轴线东端,东临金鸡湖,朝向东方。“东方之门”作为苏州的地标性建筑,既表明其位于我国东部城市苏州市工业园区轴线东端的位置;又彰显了苏州在江苏省的经济地位,同时“东方之门”还有向世界敞开大门,迎接东方来风的意蕴,契合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尚表达。
苏州以园林著称,色彩在苏州园林中最容易被人感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粉墙、黛瓦、褐色的窗、柱、门,灰色的路面和假山构成了苏州园林中的静态色彩。这简单的色彩,看似单纯,却以不变应万变,衬出了满园的风光无限。“东方之门”以黑、白、灰三色作为整个建筑的基色,呼应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黛瓦白墙的特点,体现了景观的协调一致。
则应与苏州园林的色调相适应。
7.答案:三清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植物蒸腾作用强,空气中水汽充足;海拔高,温差大,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雾;山地易形成局部热力环流(山谷风),上升气流导致水汽凝结成云雾;山地阻碍大气水平运动,云雾存在时间长。
解析:“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因此分析该地多云雾需要从三个角度分析,一是空气中水汽来源,二是水汽凝结的原因,三是雾气不易消散的原因。首先,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同时,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植物蒸腾作用强,空气中水汽充足(水汽来源);其次,山地海拔高,温差大,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雾;同时,山地易形成局部热力环流(山谷风:夜间谷地盛行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导致水汽凝结成云雾(水汽凝结原因);最后,山地摩擦力大,阻碍了大气水平运动,风力弱,所以云雾存在时间长(山谷地区夜间容易形成逆温,也使得大气稳定性强,云雾不易消散)。
8.答案:观赏时间:每年6月-7月(每年黄河汛期前)
景观特点:人造洪峰壮观,洪峰底部浑浊,顶部清澈。
对黄河防汛的贡献:①汛期接纳上游来水来沙,削减洪峰,减轻下游防洪压力;②减少下游泥沙淤积,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
解析:黄河调水调沙的主要目的是腾出库容为夏季防洪做准备,同时冲刷河道,提升河流的泄洪能力。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雨水补给,因此调水调沙时间多为雨季来临前的6-7月份,此时适合观赏;据图可看出调水调沙时坝顶放出的是含沙量小的清澈河水,坝底放出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因此景观特点为顶部清澈,底部浑浊;同时坝顶和坝底同时放水给人视觉上的冲击,犹如雨季洪峰来临,形成人造洪峰;调水调沙可降低库区水位,同时将库区底部淤积的泥沙冲走,利于增加库区容量,增强削减洪峰的作用,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同时,调水调沙可以冲刷下游河道,让下游河道达到减淤、去淤甚至不淤的目的,在洪峰来临时增强下游的泄洪输沙能力。
9.答案:时间:正午前后
地点:峡谷内部
理由:羚羊峡谷是狭缝型峡谷,地表部分细长;内部谷壁岩石纹层柔美,在阳光照射下色彩变幻;当地正午前后,从峡谷顶部进入谷内的阳光最多,观赏效果最佳。
解析:由图文资料可知,羚羊峡谷(36°N,111°W)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从地表看,如同被流水冲出的细沟,地表部分细长;谷壁岩石表面纹层光滑柔美,阳光从峡谷顶部进入,经过谷壁岩石的多次反射,形成梦幻般的色彩。所以人们游览羚羊峡谷的最佳时间应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太阳光线才能更多地照射到峡谷中,欣赏的效果最佳,即正午12点前后;阳光照射进峡谷后,经过谷壁岩石的多次反射,形成梦幻般的色彩,所以游客游览羚羊峡谷时需置身峡谷之中,同时把握观赏时机。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