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9 12:5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将进酒》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梳理诗歌感情脉络,体会诗中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诗歌复杂情感的品读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古人说,酒名“钓诗钩”,又名“扫愁帚”,所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喝酒可以喝出豪兴,更可以喝出名篇。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王维的“却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到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由酒而产生的诗词不计其数。这其中,把诗与酒结合得最灿烂夺目的当属一人,他爱酒成癖,爱诗成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他就是盛唐诗仙李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白酒酣之时呐喊出的名篇《将进酒》。(板书课题)
二、欣赏濮存昕朗诵的《将进酒》,正音,初步感知全诗的韵律和感情。
三、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读的时候要放开声音,旁若无人,读出李白的豪放和狂傲。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吟读直至成诵。
四、诗歌赏鉴。
1、从朗读中我们能感觉到,这首诗歌感情的最高潮是哪句话?
明确:与尔同销万古愁。
2、诗人愁什么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从诗句中找答案。
明确:(1)愁人生短暂,年华易逝。(前四句)
李白24岁时“辞亲去国,仗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实现他济世之志。如今27年过去了,李白已年过半百,白发萧然,却仍是人生蹉跎,功业未就,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
(2)愁无人赏识,无人重用,才不得展,志不得伸。(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3、除愁之外,这首诗还表现了什么情感?
明确:欢:人生得意须尽欢;
乐:烹羊宰牛且为乐;
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狂放(豪放):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4、还表现了什么情感?请大家放慢速度,把诗歌再细读一遍,仔细体会其中的情感。
(提示学生,看看还有哪些句子是我们没有分析到的。)
明确:愤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钟鼓馔玉”象征着富贵权势,作者却对这些不屑一顾,弃之如敝屣,而只愿长住醉乡,正是作者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现实的不得意使得李白逃避现实,甘心沉醉,正如南唐李煜词中所说,“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这也是李白愁的一种。
5、我们再来看一下大家找到的其他情感。
先看“欢”。“人生得意须尽欢”,我们来看看,李白写这首诗时境遇是否得意呢?
大家齐读课下注释①。
李白的志向是济世安国,是建功立业,但现实却给了他迎头一击。李白41岁时被召进京,曾经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以为自己能够大展身手了。可惜唐玄宗只把他做为御用文人,并没有给他实职,更在两年后听信谗言把李白“赐金放还”,之后再也没有召李白进京。
这种现实和“人生得意”相差甚远。得意时要放歌纵酒,失意时的“莫使金樽空对月”呢?正是借酒浇愁,所以作者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且”是什么意思?“姑且,暂且”,“且为乐”正是要放下心中苦闷,暂且享受生活,乐是短暂的,愁则是长远的。
这样看来,李白的“欢”“乐”底子还是心中壮志难伸的郁愤,还是愁。
6、再来看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写出了李白的自信狂傲,对自我的毫不怀疑。但自信中有没有阴霾呢?请大家把这个句子反复吟咏几遍。
明确:“必有用”是李白对自己的坚定的自信,对未来乐观的期许,但是当下只能是“还无用,还未用”吧。
面对人生的诸多不得意,李白满腹愤懑忧愁化作狂歌啸哭,喷薄而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里,狂放是外壳,愁才是内核。
7、为什么说“万古愁”?“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尔”又是什么人?
明确:所谓“人生失意无南北”,对时光易逝的惋叹,对人生失意的悲慨古来有之。他的愁非一人、一时、一世之愁,而是纵贯古今,贤人志士皆有此愁,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比如诗中提到的曹植。
曹植“斗酒十千恣欢谑”,正是生命无常的狂欢和苍凉。
从这里来看,“尔”可以是李白的朋友,可以是古来同蕴悲凉的圣贤,也可以是千载之后品读此诗、心有戚戚的我们。
8、从这首诗中,我们发现很多感情矛盾的诗句。大家可以找找看。
明确:“且为乐”——“万古愁”,这是乐的短暂和愁的久远;
“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愿长醉不愿醒”,这是用世和避世的矛盾;
“天生我材必有用”——“钟鼓馔玉不足贵”,这是渴望仕途和鄙弃权贵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与李白的思想追求有关。李白毕生追求有二:一是精神自由,二是建功立业。追求精神自由就会蔑视权贵,反抗秩序;想要建功立业就要和社会妥协,和权贵和解。他既想做孔子,又想做庄子,而这种悖论式的人生追求使得他既做不成孔子,又做不成庄子。因此他的诗歌情绪复杂,感情激荡,既入世又出世,既迷茫又坚定,既忧愁又激奋,既烦闷又自信。
五、小结。
从这首诗中,我们也能看到李白的抒情形象。他纵酒欢歌,反客为主,率真、豪放、自信、坦荡,愁就狂歌啸哭,万古同悲;乐就仰天大笑,张扬恣肆。他活得纯粹,活得张扬,活得不遗余力,热热辣辣,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他的愁也是如此有力,如此健康,如此气派,如此慷慨激昂,失意中有蓬勃无比的生意,忧愤中有无与伦比的自信,体现了盛唐独有的昂扬奋发的精神和气质。
让我们一起起立,捧起课本,用最饱满的感情大声朗读这首诗,向我们的诗仙致敬。
六、作业。
以《将进酒》《行路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为例,试分析李白的狂放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