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9 13: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纽约Puck杂志1900年8月8日的封面漫画《第一大任》
美国纽约公布的封面漫画描写了什么细节?图中的巨龙代表什么?能反映真实的历史吗?
头戴盔甲、手持长矛的哥伦比亚女神
西方文明
弱不禁风的中国皇帝
“无序”、“暴乱”
丑陋的巨龙
导入新课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签订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

课程标准: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制作:黎燕琳
壹 瓜分狂潮中奋起——义和团运动
秋瑾
“神仙鬼佛诸般说,尽是谣言哄弄人。骗得那愚夫愚妇来相信,借端便可骗金银。试问你遭逢水火刀兵事,几曾见有个神仙佛救人?昔年什么红灯照,圣母原来妓扮成。什么师兄什么法,反被那洋人杀得没头奔。虚言造语都为假,却不道朝内糊涂信了真。闯成大祸难收拾,外洋的八国联军进北京。”——秋瑾《精卫石》第一回
秋瑾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是怎样的?
封建迷信色彩
义和团运动为何将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呢?
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
“帝国的蛋糕”
列强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妄图瓜分中国,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但他们直观地知道他们的日子之所以一天比一天艰难,大概都是洋人来了之后所造成的,洋人在中国大规模地造铁路、开矿山,将中国的龙脉挖短了,地藏的宝气泄漏了;洋人在中国城乡遍设教堂,把中国传统的神祇、祖先得罪了,侮辱了,这些神祇、祖先也不保佑中国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想要恢复往昔的好日子,就要把可恶的洋人驱逐出去!
“只要中国教民与非教民有任何争执,天主教神父就一定要包揽诉讼。如果神父一时不能威胁地方官做出对教民有利的判决,他还可以用‘宗教迫害’为借口向法国领事诉求。所以,在诉讼过程中,天主教神父完全不考虑司法的公正性,只是一味地要求按他的意愿办案。”——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动乱中的中国》
列强外交官和传教士对地方司法制度的蛮横干预使满、汉官员的仕途受到很大的威胁。
当时直隶的旱情记载:“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春天至冬,未得下雨,汗(旱),春麦未种,……直隶三省未下透雨”。
根据材料,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北方大旱
“旱灾持续的时间越长,这样的问题就越急迫:什么时候下雨?干旱什么时候结束?它会结束吗?简言之,水灾形成后,人们最关注的是已发生之事,而旱灾形成后,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尚未发生之事。可以说,旱灾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更大”。——柯文《历史三调》
巨大的心理压力,持续性的、渐进式的苦难和折磨。
旱灾的发生对当时人们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山东义和拳其术流入天津,初犹不敢滋事,惟习拳者日众。二月,无雨,谣言益多,痛诋洋人,仇杀教民之语日有所闻。习拳者益众。三月,仍无雨,瘟气流行。拳匪趁势造言,云:‘扫平洋人,自然得雨’。四月,仍无雨。各处拳匪渐有立坛者”。——《天津政俗沿革记》
为缓解旱灾,他们怎么做?
罪魁祸首
洋人、洋教
义和拳如何发展起来的?
十九世纪初的我国以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群众为主体的民间结社,最初流行于山东、河南等地,采用白莲教的经典和教义进行宣传,以设拳厂、练拳术的方式组织群众。因倡习拳棒武术来抵御洋枪洋炮,诈言可以刀枪不入,故称为「义和拳」,后改称为「义和团」。
义和团团牌
河北廊坊博物馆的一面破旧义和团旗帜
从义和团的团牌可以发现,义和团对清政府和洋人分别是怎样的态度?
保大清
扫洋孽
对此他们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口号:扶清灭洋
他们的行动:捣毁教堂,破坏轮船、铁道、电线等
排斥一切洋人、洋物件,盲目排外
“她听到了一些关于义和团的报告。其中,义和团“共清灭洋”“扶清灭洋”的口号正合慈禧的心思,加之有端王载漪和庄王载勋的怂恿,于是利用义和团打击洋鬼子的决策便逐渐酝酿而成。”——李翠香《细说大清大全集》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转变?
招抚义和团
1900年夏,控制京津地区
“一开始的时候, 官方对其是全力围剿的, ……都是在打义和拳或义和团。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剿灭义和团
引起外国侵略者的强烈不满
为什么在同一个时期,对于同一件事物,同一阶级的人们之间会产生如此根本对立的不同看法?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义和团“共清灭洋”“扶清灭洋”的口号进步性与局限性?
口号 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
共清 扶清
灭洋
反映了义和团是爱国性组织,有利于争取清政府的支持
义和团对帝国主义及洋教势力的切齿痛恨,是中国人民要求民族自立的精神体现
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排斥一切洋人、洋物件,盲目排外
清政府的本质: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人民革命
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贰 实力悬殊间的较量——抗击八国联军
贰 实力悬殊间的较量——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在全国普遍高涨更加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恐慌。他们一面威逼清廷派兵镇压,一面开始酝酿对华直接武装干涉。
西摩尔
6.10
1900年西摩尔统帅英、德、俄、美等八国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租界分批向北京进犯,挑起八国联军之役。
宣战
6.17
天津双方激烈交火
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打通了海上至天津租界的运输线。
日军绘本:八国联军
6.10
6.17
6.20
清廷决定与各国开战,命清军与义和团一起包围、攻打各国使馆及西什库教堂。
聂士成
7.14
中炮,腹裂肠出,壮烈牺牲
7月14日天津沦陷,八国联军疯狂屠杀无辜市民,实行残酷殖民统治
8.4
八国联军2万余人从天津进犯北京
8.15
慈禧携光绪、傅傍等仓皇出逃,是日深夜北京沦陷。
9.7
慈禧太后发布剿匪谕旨,正式下令“痛剿义和团”,将义和团斩尽杀绝
八国联军的恶行
八国联军在京城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无数百姓惨遭屠戮,百年古都横遭浩劫。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
杀戮
一个英国侵略者事后回忆说:“一大群联军军官见到这些东西伸手就拿,把他们想要的东西装入口袋”
八国联军的恶行
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以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
丢失
镀金铜佛3000余尊
锦绣制品1400件
铜器4300件
就连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
八国联军的恶行
当时一位目击者写道:“各国洋兵,俱以捕孥义和团,搜查枪械为名,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稍有拦阻,即被残害。”
明永乐年间210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共22870卷
1900年全部被八国联军损坏
清乾隆时36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收集了3461种古籍,共79309卷,全书共7套。
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时毁坏一套,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毁掉数万册。
这次洗劫把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家奇珍,一扫而光”,损失之大已无法统计。
帝国主义者口口声声攻击谩骂义和团“野蛮”、“残暴”、“杀人放火”,但铁的历史事证明:真正野蛮、残暴和杀人放火的恰恰是帝国主义自己。
她(慈禧)在西逃途中杀气腾腾地宣布:“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刬除不可。”后来又一再声称:“此事变实由拳匪藉端肇衅,以致激成巨祸。”——《中国近代历史资料丛刊 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为何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再次发生转变?
列强的侵略步步紧逼,清政府节节败退,为求自保,寻找替罪羊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瓦德西在给德国皇帝威廉的报告中说: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项拳民运动中见之”,因此,“无论欧美、日本各国,均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愿望落空,大大阻碍了他们的侵略步伐。
使人民群众更加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促进了人民群众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朝鲜、印度、波斯、土耳其、菲律宾等国出现了形式不同的反帝爱国斗争。义和团运动支援、影响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亚洲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帜。
1
2
3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消极: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叁 惊变中的沉沦—— 《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美、俄、法、日、英、德、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辛丑年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辛丑条约》的签订
《辛丑条约》签字页
《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影响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辛丑条约》的内容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前
《辛丑条约》的内容对中国、中国社会、中国人民有什么影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加剧了人民负担
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武装控制之下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外交完全处于列强的控制之下
中国也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历史再次证明:一方面农民阶级不但是反封建的主力军,而且是反帝的主力军;另一方面,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单纯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王新龙《大清王朝4》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