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第七章第2节 弹力 第七章 第二节 弹 力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韩张镇初级中学李景祎诚实是金诚实是金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情境导入1、知识回顾:学生自由展示上节课所学内容。2、请同学们分别用力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注意观察松手后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弹力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2—7页,完成下面的问题后小组交流答案。
(1)、什么叫弹性?根据生活经验,你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吗?
(2)、什么叫做塑性?根据生活经验,你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塑性吗?
(3)、什么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动手探究 体验什么是弹性、塑性1、手拉橡皮筋、拉伸或压缩弹簧、手捏橡皮泥。感受、比较松手后,它们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我的感受:橡皮筋、弹簧拉长,松手后,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橡皮泥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
分析与论证由探究可知:1、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2、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2、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的关系(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弹簧受到的压力越大,弹簧的缩短量就越大。我的感受:
任何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实质就是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分析与论证弹力产生的条件:(二)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的用途:测量力的大小的工
2、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3、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
4、弹簧测力计主要由 、 、 、 组成。
5、观察你使用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是 ,分度值是 。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N。
2、使用前首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在。零刻线上。
3、使用沿轴线方向用力2、注意事项:
(1)使用前的注意事项: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分度值 ;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如果不在应把指针调到零刻度线上。
(2)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沿轴线方向用力
练习使用弹簧测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到1N、3N、5N的位置,感受一下1N、3N、5N的力。
2、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3、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操作要求:四、我的展示:1、用手捏一个厚玻璃瓶,它会发生弹性形变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
2、请你说说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五、测评反馈1、 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
C、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3 、测一个约7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
C 、量程30N,分度值3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使用前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超过测力计的量程课堂知识小结一、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