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
(一)教学设计
课题 5.1 质量 课时 1课时
设计者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时间
学习分析 1.课程要求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知道”属于了解层次,即要水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量,是表征物体含有某种物质多少的一个物理量。同时还要求学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及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知道可以用相应的数值和单位来表示这个物理量的大小,还要了解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能用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去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测量工具可以是托盘天平、物理天平或其他可以测量质量的工具。这是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该要求机油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让有兴趣或有潜力的学生思考怎样测量质量小于天平最小测量值的轻质物体质量,如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等。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质量大小的估测和感知能力。
2.教材解读 本节课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质量以及认识托盘天平,是为学习使用托盘天平及后续各节的学习做准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相关密切,是基础性的一节,也是阶段性的关键点。所以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质量的常识及测量工具有所了解,但对质量含义及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的理解有些欠缺,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技能有待提升。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了解质量的测量工具,熟悉托盘天平结构。
达成评价 能在课上独立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能独立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质量的定义和单位以及质量的估测。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3.初步认识托盘天平。 难点: 1.物体质量大小的估测。 2.质量使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橡皮泥、铁锤、钉子、大玻璃杯、小玻璃杯、塑料桶、塑料杯、小烧杯(里面有冰) 学生:预习学案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活动一:质量的不同含义 【教师提问】当菜站的售货员用样给你称了一千克的西红柿时,你可曾想过,这“千克”说的是西红柿的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注意归纳学生给出的不同答案,可作如下说明:“一千克”,指的是西红柿的质量,若说是西红柿的重力是错误的;说是西红柿的重不够明确;说是西红柿的重量还可以,因为质量和重量在生活、贸易中是同义词。 【教师提问】“提高服务质量”中的“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质量”与西红柿的“质量”,含义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讨论这两个“质量”的意义。 那么物理学里所说的“质量”,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了解一下吧! 从生活常识中了解学习质量的概念的重要性。
新课教学 构建新知 进行新课 活动二:质量的定义 【教师活动】出示一杯水、铁钉、木块,引导学生说出上述物体分别由水、铁、木材等物质组成,再出示铁钉和铁块。 【教师提问】铁钉和铁块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它们各自含有的铁的多少是否相同?有何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杯水比半杯水含的水多.小木块比木桌含的木材少.可见,物体中含有的物质有多少之分。物理学中用质量来区别物体的这种性质。 【教师讲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它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物理量,用符号“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状态、形状、所处空间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教师提问】怎样用质量来描述一杯水与半杯水或铁钉与铁块的不同呢? 【例题】 1.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 ) A.铁块磨掉一个角 B.铁块熔化成铁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2.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 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 C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引出质量的定义、单位、符号。了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知识应用 巩固提升 活动三:质量的单位 【教师讲述】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吨(t)、克(g)、毫克(mg). 【学生活动】了解国际千克原器.感受1kg有多大. 【教师活动】出示1dm的正立方体形容积模型,充满水后告诉学生:1dm水的质量大约为1kg. 【教师讲述】列车、汽车的载重量常以“吨(t)”为单位来表示.黄金首饰的质量、邮件质量,常以“克(g)”为单位来表示. 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t=1000 kg,1kg=1000g,lg=1000mg. 【教师提问】 1、0.5g等于多少毫克?合多少千克? 2、20t等于多少千克?合多少毫克? 【教师提问】我们买粮、买菜时,售货员要用秤来称粮与菜的质量。那么,你见过哪些种类的秤呢?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师提问】学校实验室中、工厂的化验室中,常用什么仪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例题】 1.单位及单位换算: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 t=___12000____kg;某位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___g___。 2.如图所示,这台电子秤上的苹果质量是____100___g。 活动四:测量质量的工具 要求: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会使用托盘天平。 【教师活动】将天平放在实物展台上指着介绍天平的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及铭牌上的最大称量和分度值的含义。 托盘天平的构造及功能如下:横梁、指针、分度标尺、称量标尺、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天平右盘中加砝码)、托盘(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用),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托盘天平的构造,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天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 【例题】 如图所示的仪器是测量物体__质量____的工具。 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增加对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单位换算的格式。 了解常用的测量工具,知道托盘天平为实验室常用测量工具。
小结 收获感悟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对有疑惑的地方及时反馈。
课后作业 书面作业: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实践作业:估算一些常见水果的质量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质量以及天平的使用的知识,天平平衡后不偏向任何一方。在生活中,我们对待任何的人和事就要像天平那样公平、公正,做一个正直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