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
水平二(四年级)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教学设计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教 学 目 标 运动能力:积极参与学练,掌握提升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方法,让学生熟悉球性,基本掌握变向运球的技术要领, 并在游戏、比赛中运用。 健康行为: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和比赛,有安全运动的意识,能主动和他人交流与合 作,主动适应学习环境。 体育品德:在活动中与同伴友爱互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勇于挑战自我,不怕困难,能坚持学练。
课次 学习主题 学习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与方法
1 基本姿势 +原地运 球+传球 运动能力:积极参与学练,掌握提升原地运球的方法,让学生熟悉球性, 基本掌握原地运球的技术要领,并在游戏、比赛中运用。 健康行为: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和比赛,有安全运动的意识,能主动和他人 交流与合 作,主动适应学习环境。 体育品德:在活动中与同伴友爱互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勇于挑战自我, 不怕困难,能坚持学练。 1.运球基本姿 势。 2.原地单手运 球 3.传球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示范讲解; 3.个人练习体会动作要 领。 4.巡回指导,言语激励 5.组织游戏与比赛。
2 原地体前 变向运球 +移动+传 球 运动能力:积极参与学练,掌握提升原地变向运球的方法,让学生熟悉球 性,基本掌握原地变向运球的技术要领,并在游戏、比赛中运用。 健康行为: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和比赛,有安全运动的意识,能主动和他人 交流与合 作,主动适应学习环境。 体育品德:在活动中与同伴友爱互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勇于挑战自我, 不怕困难,能坚持学练。 1.原地体前变 向运球。 2.篮球移动脚 步。 3.传球练习。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示范讲解; 3.个人练习体会动作要 领。 4.巡回指导,言语激励 5.组织游戏与比赛。
3 行进间体 前变向运 球+移动 +投篮 运动能力:积极参与学练,掌握提升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方法,让学生 熟悉球性,基本掌握变向运球的技术要领,并在游戏、比赛中运用。 健康行为: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和比赛,有安全运动的意识,能主动和他人 交流与合 作,主动适应学习环境。 体育品德:在活动中与同伴友爱互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勇于挑战自我, 不怕困难,能坚持学练。 1.行进间体前 变向运球。 2.投篮比赛。 3.体能练习。 1.情境导入《小篮球 大 梦想》。 2.教师示范讲解; 3.个人练习体会动作要 领。 4.巡回指导,言语激励 5.组织游戏与比赛。
4 “Z ”字形 行进间体 前变向运 球+变向 跑+投篮 运动能力:积极参与学练,掌握提升“Z ”字形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方 法,让学生熟悉球性,基本掌握变向运球的技术要领,并在游戏、比赛中 运用。 健康行为: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和比赛,有安全运动的意识,能主动和他人 交流与合 作,主动适应学习环境。 体育品德:在活动中与同伴友爱互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勇于挑战自我, 不怕困难,能坚持学练。 1.“Z ”字形行 进间体前变向 运球。 2.变向跑接球 投篮。 1.游戏激发兴趣; 2.以闯关模式为主题进 行练习; 3.个人练习体会动作要 领。 4.巡回指导,言语激励 5.组织游戏与比赛。
5 全场行进 间体前变 向运球上 篮+小比 赛 运动能力:积极参与学练,掌握提升全场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方法,让 学生熟悉球性,基本掌握变向运球的技术要领,并在游戏、比赛中运用。 健康行为: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和比赛,有安全运动的意识,能主动和他人 交流与合 作,主动适应学习环境。 体育品德:在活动中与同伴友爱互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勇于挑战自我, 不怕困难,能坚持学练。 1.全场行进间 体前变向运球。 2.传球投篮。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讲解规则,组织 比赛; 3.巡回指导,言语激励 4.组织游戏与比赛。
水平二(四年级)专项运动技能篮球单元第五课时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
小篮球 大梦想教学设计
一、 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 重视育体与育心、 体 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科学系统地开展教学设计,落实“教会、
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力求“学中悟,练时乐,赛出彩,评促进”。
新课程标准中对水平二阶段学生作出了具体要求, 通过篮球课培养学生篮球兴趣,使学生从小掌 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品德修养。让学生在练习中与同伴友爱互助,协同
合作。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集体性的一项体育运动,通过篮球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 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精神。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篮球的体前变向运球,体前变向运球是突破运球的 基础动作,也是篮球运球的常用突破过人技术动作,熟练掌握后能提升个人篮球球性,运球能力,
为篮球实战比赛中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打下扎实基础。
三、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比较活跃,对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容易产生兴趣,敢于挑战,好胜心强,但缺乏相应的运动安全意识。根据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 具有一定难度的游戏和自主练习,让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利用教材特点让学生合作完成提升反应
能力的练习,体验与同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
四、学习目标
运动能力: 积极参与学练 , 掌握提升体前变向运球的方法 ,让学生熟悉球性 ,基本
掌握变向运球的技术要领 , 并在游戏 、 比赛中运用。
健康行 为: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和 比赛,有安全运动 的 意识,能主动和他人交流与合 作,
主动适应学习环境。
体 育 品德:在活动 中 与 同伴友 爱互助遵 守 纪律,文 明礼貌 ,勇于挑 战 自我,不 怕 困难,
能坚持学练。
五、教学内容
1.体前变向运球 2.体能练习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侧肩护球,身体重心协调变换。
难点:手腕快速发力,手脚协调配合。
七、教法与学法
教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要采用探究体验法,讲解示范法,纠错法, 游
戏比赛法,激励评价法等方式进行教学。
学法: 在学法设计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通过观察法,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 自我鼓励 学
习等多样的学练模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有充足的互动交往时间,培养学生沟通、互助、协作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
课堂常规—动态热身—技能学练赛(听指令运球—行进间运球—原地体前变向—连续体前变向突
破—运球投篮比赛)—体能练习—静态拉伸放松—布置作业、归纳评价— 回收器材
九、教学亮点
1. “学练赛”一体化
本次课将“学、练、赛”三者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主动的“学”来获得对技术的基本理解, 并 在“练”的过程中熟 悉相关技能, 进而在“赛”的情境中体会游戏、比赛带来的紧张感、刺激感和趣
味性,通过赛做到“懂 规则,守规则”,并在赛中实现技术技能的组合应用与实践。
2.器械多样促劳育
本次课以篮球、雪糕筒为辅助教具贯通全课,课堂中学生会参与场地设置的变动工作,赋予学生
职能,培养学生责任心。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3.互动学习培情志
本次课有 2 人、 4 人、 多人的小组练习形式,在小组练习时充分展现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创
新能力, 培养学生间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十、场地器材
1.一个篮球场;2. 篮球 21 个;雪糕筒 21 个;音响 1 台
十一、 安全措施
1.及时了解学生学情,依据学情制定教学设计;
2.检查场地及器材安全,排除安全隐患;
3.充分热身活动,关注学生身心变化;
4.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自我及他人人身安全;
5.规范课堂常规,强调练习秩序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二)四年级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课时设计
学校 班级 四年 1 班 单课次 3 执教教师
学习 目标 运动能力:积极参与学练 ,掌握提升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方法 ,让学生熟悉球 性 ,基本掌握变向运球的技术要领 , 并在游戏 、 比赛中运用。 健康行为: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和比赛 ,有安全运动的意识 ,能主动和他人交流与 合作 ,主动适应学习环境。 体育品德 :在活动中与同伴友爱互助遵守纪律 ,文明礼貌 ,勇于挑战自我 ,不怕 困难 , 能坚持学练。
学习 内容 1.篮球:体前变向运球 2.体能练习
重点 侧肩护球,身体重心协调变换。 难点 手腕快速发力,手脚协调配合
场地 器材 篮球 41 个 雪糕筒 41 个 篮球场 1 块 音响一个
安全 措施 激情引趣—动态热身—技能学练—体能练习—静态拉伸放松—评价总结
教学 流程 课堂常规—动态热身—技能学练赛(听指令运球—行进间往返运球—原地体前变向—行进间 体前变向突破—运球投篮比赛)—体能练习—静态拉伸放松—布置作业、归纳评价—回收器 材
课的 结构 达成 目标 学习 内容 学生 活动 组织 方式 教师 活动 评价 时 间 运动 负荷
课堂 常规 1. 明 确 教 学 内 容 与 要 求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2. 引 出 “ 我 的 球 星 梦 ” 主 题 的 教 学 情景。 课堂常规 ① 宣 布 内 容 ② 提 出 要 求 ③ 队 列 展 示 思想集中 认 真 聆 听 动作整齐 1. 四列横队 课前检查 宣布内容 提 出 目 标 是否做到 “快静齐 ”。 是 否 动 作 整齐。 2 80-90
动态 热身 运动 1.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热 情 , 熟 悉 球 性 , 活 动 身 1 . 热 身 运 动 ① 慢 跑 ②《篮球操》 跟随节奏 熟 悉 球 性 积极参与 努力完成 1. 四 列 横 队 教师带练 激发情绪 活跃气氛 语言激励 是 否 做 到 身体微出 汗? 6 120 — 130
体 , 达 到 热 身效果。 2. 体 会 手 指 部 位 触 球 , 启 发 思 维 , 激 发 学 习 兴 趣。 2.球 性 练 习 ① 手 指 手 腕 拨 球 ② 抛 接 球 积极投入 体验总结 大胆尝试 积极思考 2. 四 列 横 队 教师带练 启发引导 提问设疑 参与活动 是否已提 升球感。 110— 120
技术 技能 学习 1. 通 过 游 戏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引 出 本 节 课 的 教 学 内 容。 2. 体 会 变 向 运 球 的 触 球 部 位 和 手 腕 发力方向。 3. 体 会 变 向 运 球 手 腕 发 力 , 提 高 控 球 的 手 脚 协 调能力。 篮球竞赛乐园 1 . 齐 心 协 力 听音乐 、 指令 运球。 2.共 同进 退 往返运球。 3.克 服 困 难 体 前 变 向 运 球。 4 . 迎 难 而 上 连 续 变 向 运 球。 5 . 力 争 上 游 运 球 投 篮 比 赛。 体验思考 注意观察 认真练习 细心体会 模仿动作 互助学习 相互提示 认真感悟 1. 四 列 横 队 2. 四 列 横 队 3. 四 列 纵 队 4. 四 列 纵 队 5. 四 列 纵 队 参与活动 语言激励 提问设疑 讲解示范 教师带练 语言激励 巡视辅导 强调要领 纠正错误 关注差异 表扬先进 1. 通 过 激 活游戏《齐 心协力》, 让 学 生 能 更 加 专 注 接 下 来 的 练习。 2.两人合 作往返运 球,考验两 人配合能 力。 3.是否掌 握上节课 的原地体 前变向运 球。 4. 是否 做到侧肩 护球,身体 重心协调 变换,手脚 协调配合。 5.看谁进 得多并且 运用了体 前变向运 球。 2 2 5 6 6 120— 130 130— 140 130— 140 140— 150 150— 170
体能 练习 提 高 学 生 体 能 , 培 养 坚 强 意 志 品 质 及 团 队 合 作 意 识 , 增 强 自信心。 ① 快 速 滑 步 齐 努力 ② 碎 步 移 动 争 上游 (15 秒) ③ 绕 圈 慢 跑 齐 一心 快速完成 努力坚持 团队协作 互相激励 1.纵队 2.一路纵队 语言激励 参与互动 巡视带练 关注差异 1. 齐 心 协 力,共同进 退。 2.坚持到 最后,相互 鼓励。 8 150— 170
拉伸 放松 运动 1 . 放 松 手 臂 和腿部肌肉 和培养学生 团结合作的 精神。 2.认 识 自 我 , 学会评 价和鼓励。 1 . 专 项 拉 伸 放 松 ① 肩 部 牵 拉 ② 体 前 屈 ③ 大 腿肌 牵 拉 2.总结 ① 评 价 小 结 ② 课 后 作 业 ③ 课 外 延 伸 ④ 收 拾 器 材 1. 认 真 完 成 调整身心 团队协作 努力坚持 2. 自 我 点 评 互相评价 收拾器材 1. 四 列 纵 队 教师带练 参与互动 巡视带练 语言激励 课堂小结 收拾器材 总结鼓励 1. 放 松 心 身,调整呼 吸。 2. 自我总 结,相互评 价。 3.收拾器 材 4 100 — 110
评价 反馈 完善
平均 心率 135 次/分 运动密度 群体密度:75% 个体密度:50%
运动 心率 曲线 图预 计
课后 反思
课后 作业 1、滑步练习 30 秒 2 组 2、一分钟跳绳2组 3、原地体前变向运球50次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