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66 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会把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3、了解“平均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平均分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五角星、彩色粉笔
学生:小棒,同桌2人准备一包豆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单元主题图)操场上很热闹,人真多,看一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先同桌的说一说,在全班交流。
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A、让学生拿出6 个,分成2堆。
B、学生自主操作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并把学生的分法展示在黑板上
C、师:你能够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D、学生思考后,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交流
E、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每份分的同样多,这种分法就叫平均分)
教学例2 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课件出示例2 把15个兵乒球平均放入5个盒子里,每盒应该放几个?
师: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思考,在抽学生作答,理解此题实际就是“把15个兵乒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让学生根据题意,用小棒代替铅笔,自己动手分一分后,在同桌交流说出自己的分法。(教师巡视)
让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说一说自己的分法。(注意平均分)
教师小结:一定要注意每份分的一样多。
教学例3,再次探究平均分的分法
(1)教师出示例3,提问:有18个三角形,平均每人分6个,可以分给几人?
(2)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后,再和同桌的同学一起分一分。(教师巡视)
(3)学生上讲台边演示边讲出自己分的过程。注意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18个三角形,平均每人分6个,可以分3人.
(4)师:如果平均每人分2个,可以分几人?如果平均每人分3个,可以分几人?(让学生自己思考后在摆,然后同桌的再交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摆法)
三、巩固训练
完成P67第一题
A、让学生把8根小棒分成4堆,然后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B、指名不同分法的学生上台演示,边演示边说分法。
C、师:哪一种是平均分?
完成P67第二题
A、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同桌一组,每人抓3次,能够平均分成2份的得2分,能够平均分成3份的得3分,能够平均分成4份的得4分,得分最多的获胜
B、教师请一名同学和教师自己示范。
C、学生操作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什么就平均分?你在生活中分东西出现过平均分的现象吗?
板书设计:
分一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叫平均分。
把15个兵乒球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5)个。
18个三角形,平均每人分6个,可以分(3)人。
18个三角形,平均每人分2个,可以分(9)人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