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4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6题为多选题)
1.(天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在力学单位制中,选定下列哪一组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 )
A.速度、质量和时间 B.力、长度和时间
C.长度、质量和时间 D.位移、质量和速度
答案:C
解析:根据力学单位制知识,国际上选定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m、kg、s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2.(珠海市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力学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基本单位是( )
①长度——米 ②质量——千克
③力——牛顿 ④时间——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3.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N=1kg·m·s-2
D.“秒”“克”“摄氏度”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答案:C
解析: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为长度、质量、时间,A错误;“牛顿”是为了纪念牛顿而作为力的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B错误;根据“牛顿”的定义,1N=1kg·m·s-2,C正确;“克”“摄氏度”不是国际单位,D错误。
4.下列单位中,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加速度的单位的是( )
A.cm/s2 B.m/s2
C.N/kg D.N/m
答案:BC
解析:由a=得加速度的单位为m/s2。由a=得加速度的单位为N/kg。根据1N=1kg·m/s2得1m/s2=1N/kg。
5.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的数值由F、m、a的数值决定
B.k的数值由F、m、a的单位决定
C.在国际单位制中,k=1
D.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
答案:BC
解析: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在F=kma中,只有“m”的单位取kg,“a”的单位取m/s2,“F”的单位取N时,k=1,故排除A、D,选B、C。
6.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时间间隔为0.1s,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1.2cm,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g,则关于加速度、合外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
A.a=m/s2=120m/s2 B.a=m/s2=1.2m/s2
C.F=500×1.2N=600N D.F=0.5×1.2N=0.6N
答案:BD
解析:选项A中Δx=1.2cm没变成国际单位,C项中的小车质量m=500g没变成国际单位,所以均错误;B、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对于下列物理量,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A.密度 B.米/秒 C.牛顿 D.加速度 E.质量 F.秒 G.米 H.长度 I.时间 J.千克
(1)属于物理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3)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__,属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1)A、D、E、H、I (2)E、H、I (3)G、F、J B、C
解析:(1)属于物理量的是密度、加速度、质量、长度、时间。故本空填“A、D、E、H、I”。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质量、长度和时间,故填“E、H、I”。
(3)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m、kg、s;属于导出单位的有m/s、N。故本小题第一空填“G、F、J”,第二空填“B、C”。
8.质量为1.5t的汽车在前进中遇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5s内速度由36km/h增至54km/h。求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的大小。(g取10m/s2)
答案:2.25×103N
解析:v0=36km/h=10m/s,
v=54km/h=15m/s,t=5s,m=1.5t=1.5×103kg
由v=v0+at得a==m/s2=1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
解得:F=Ff+ma
=(0.05×1.5×103×10+1.5×103×1)N
=2.25×103N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2题为单选题,3题为多选题)
1.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B.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
C.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表示,只要正确应用物理公式,其结果就一定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
D.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一定同时确定单位关系
答案:D
解析:A、B选项为单位制的一般性描述,是正确描述;在物理计算中,物理公式既确定了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又同时确定了其单位关系,故错误说法为D。
2.在解一道文字计算题中(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x=(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
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答案:B
解析:由x=(t1+t2)可知x的单位为:·s==m/s,此为速度的单位,而位移的单位为m,所以结果错误。
3.在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密度 ②牛顿 ③米/秒 ④加速度 ⑤长度 ⑥质量 ⑦千克 ⑧时间
A.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⑤⑥⑧
B.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
C.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②③⑦
D.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④⑤⑥
答案:BC
解析:密度、加速度、长度、质量和时间是物理量名称,不是单位(基本单位或导出单位)的名称,选项A、D错。
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有七个,其中力学部分有三个:米、千克、秒,本题所列名称中,只有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选项B正确。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由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和导出单位组成的,牛顿是力的单位,其定义是:“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于是可知:牛顿这个单位是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和基本单位导出的,故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同理,米/秒是由公式v=及基本单位导出,是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选项C正确。
二、非选择题
4.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3t=________kg;72km/h=________m/s;40cm/s2=________m/s2;2N/g=________m/s2。
答案:3×103 20 0.4 2×103
解析:3t=3×103kg;72km/h=72×1 000m/3 600s=20m/s;40cm/s2=40×10-2m/s2=0.4m/s2;2N/g=2N/10-3kg=2×103N/kg=2×103m/s2。
5.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下面给出的关系式中,l是长度,v是速度,m是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这些量都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试判断下列表达式的单位,并指出这些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名称。
(1)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
(2)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
(3)m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
答案:(1)s 时间 (2)m/s2 加速度 (3)N 力
解析:将各物理量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再由公式中导出,如:中代入单位得:==s,为时间单位,同理可导出(2)(3)分别是加速度和力的单位。
6.小刚在课余制作中需要计算圆锥的体积,他从一本书中查得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πR3h。小红说,从单位关系上看,这个公式肯定是错误的。她的根据是什么?
答案:由单位制的知识可知,物理公式在确定了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已知V单位m3;而物理量πR3h的运算单位为m4,显然V≠πR3h,该公式是错误的。
7.据说以前有个商人,从荷兰把5000t的货物运往非洲靠近赤道的某个港口,发现货物少了19t,在荷兰和非洲,都是用托盘弹簧秤来称量货物的。试说明货物产生重量差的原因,并根据这两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计算是否会差这么多。荷兰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16m/s2,非洲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780m/s2。
答案:会
解析:在地球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相同,在地球不同地点,重力加速度不一定相同。重力加速度与纬度和高度有关。弹簧秤称的是重力,而不是质量,由于这两地纬度不同,导致所称的重力不同。
由于G=mg,所以==,则=
ΔG==×5000t=18.3t
计算结果与19t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