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6节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6节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1-03 21:21:59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或满足特定区域的需求而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和发展。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西北地区为例沙 尘 暴 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20世纪50至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至8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尤以西北地区为甚。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世界有哪四大沙尘源地? 这些地区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华北沙尘暴常发生在什么季节为什么?带来哪些问题?它的形成与哪类天气系统相关?荒漠化的含义概念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全球:
40%的陆地表面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每年:
成为荒漠的耕地>1000万公顷
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5万~7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420亿美元我国:
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27.3%
荒漠化已涉及1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
因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西北地区荒漠化范围: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其中,三江源 甘肃中部等地尤为严重。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碱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冻融荒漠化荒漠化的含义类型风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
盐渍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
冻融荒漠化——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西北——华北——西南——高山高原地区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P36活动:粉沙土质易侵蚀,降水集中多暴雨;
轮荒开矿毁植被,人为破坏是主因。(1)自然因素(9.6%):
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
不稳定
③植被: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少,削减雨水和径流能力
降低
④土壤: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
能力低
(2)人为原因(90.4%):
①植被破坏: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战火硝烟
②轮荒:落后的迁移式农耕制度,破坏林草植被及其种源
③开矿:开挖原生地面,河道、滩地开矿,大量泥沙入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区域自然特征1.范围西北内陆,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区域自然特征2.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东中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区域自然特征3.气候主要特征及成因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系、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挡,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干区域特征4.景观东部半干旱:次生荒漠(乌兰布和、科尔沁)
西部干旱:原生沙质荒漠和砾石荒漠(塔克拉玛干)植被由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我国荒漠化土地与世界其它地区比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为什么?阅读P37:图2-2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特点?
沙漠化地区和人类居住和分布有什么关联?
为什么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造成沙漠化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沙漠化严重地区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改造强烈地区沿河地区.绿洲地区二、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促进土地荒漠化进程。地理位置深居内陆海洋水汽来源少
气候异常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风力作用强盛荒漠化平地沙质
沉积物覆
盖深厚高山阻隔河流多为内流河,内流湖水量少植被稀疏,二、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原因二、荒漠化的成因2.人为原因荒漠化90%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程建设不注意 环境保护过度放牧荒漠化的成因阅读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A、自然原因B、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
的生产活动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动力条件:大风频繁
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滥牧垦荒植被破坏耕地扩大水源减少河流水量减少用水量加大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枯死荒漠化土地扩大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活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2、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红壤性状: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
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
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植被;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等等。“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 目前,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1、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威胁基础设施。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污染大气环境。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4、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二、荒漠化的危害兴:(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衰: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
(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思考: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三、荒漠化的防治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状况, 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4、我国的具体措施“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
防护林以北、以西是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
“三北”防护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建防护林带草方格沙障治沙措施生物治沙工程治沙沙枣胡杨锦鸡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柽柳狼尾草荒漠化治理硕果累累(l)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 使周边地区出现沙尘暴、扬沙、浮尘的天气增多,降低大气能见度,污染周边的地区环境,使周边地区气候发生改变,如光照减少等,严重影响周边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科尔沁沙地产业见成效(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 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过程,沙丘有三层土壤,说明它历史上曾有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方式,宜农则农,宜牧则牧。2、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 应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脱贫致富,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3、什么是“生态移民” ? “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 当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时,就有可能出现种种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应有计划地将一部分人口迁移到其他有接受能力的地区,这就是“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对自然的尊重。荒漠化是指由于 和 等因素造成的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有扩大的趋势,最主要原因:
A、温室效应 B、多大风天气
C、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D、多沙尘暴
3、试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气候:
植被
土壤:
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荒漠化的趋势,包括: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C 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气候干旱,风大,降水稀少。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土地退化4、下列植物适宜在沙漠地区种植的是:( )
A、樟树 B、芦苇 C、骆驼刺 D、红杨
5、胡杨树被称为沙漠“英雄树”,在我国西北地区出现大面积胡杨树枯死的原因是:( )
A、水源破坏 B、气候变暖 C、气候干旱 D、病虫害
6、下列属于我国防治沙漠化的生态工程是:( )
A、“三北”防护林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C、沿海防护林 D、太行山防护林
CDAA1、根据右图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1、主导自然条件是水、内陆干旱地区或气候干旱(根据经纬网确定为内陆地区;沙漠广布;季节性河流或内流河)。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比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廓。2、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 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牛刀小试课件38张PPT。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俄亥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长1450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从图中找出:干流、支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
分水岭和流域。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分水岭田纳西河流域概况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1、位置:美国东南部距墨西哥湾不远中低纬度2、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读图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形成冬春多雨、
夏秋降水较少的原因。冬春多雨:
①受墨西哥湾暖湿气流
影响,气旋活动频繁,
且多锋面雨
②地处冬风季迎风坡,
多山地降水夏秋降水较少:
①雨带北移,该区域受
副高控制;
②地处大西
洋暖湿气流背风坡气候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降水量大,多年平均降水量有1320毫米,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流水量不稳,易产生洪涝灾害3、地形:平原丘陵山地、丘陵西东平原:海拔低,相对高差小高原:海拔高,相对高差小
边缘相对高差大丘陵:绝对高度<500m,相对高度<200m山地:绝对高度>500m,相对高度>200m地形的影响有利因素分析:土地类型多样,可实施多样化经营。不利因素分析:上游地势崎岖,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雨季时上游水势来的快,但下游排水不太顺畅,易造成洪涝灾害,陆路交通不便。4、河流:流域内年径流量大,上游落差大,下游排水不畅河流的影响河流水文: 水系发达,落差大,水量丰富,但水量不稳定,主汛期为冬汛,无结冰期 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河口的平均流量是
1800立方米/秒,河流的主汛期是12月到此
年4月中旬 有利影响:河流的航运较发达,能满足工农业用水的需求。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不利影响: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河流的水量不稳定,对于河流的航运和农业生产影响较大5、资源资源的分析资源:资源种类丰富、多样。主要有森林、水能、煤炭、石油及有色金属等有利因素分析:为产业的综合开发和多元结构奠定了物质基础。不利因素分析:在历史上,由于对环境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就现实而言,田纳西能开发的资源种类,大多也能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位置:中低纬度、距墨西哥湾不远、美国东南部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水量大水量不稳地形: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洪涝频发资源:流域自然地理条件排水不畅水能、煤、石油、金属矿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长期过度垦殖
滥砍森林
经常性暴雨开发利用仅限于航运,是美国东部最为贫穷和落后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荒芜
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水资源综合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1933 年 5 月,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从此,田纳西河流域进人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治理开发时期。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水资源综合开发 水 坝 防洪 航运 灌溉 发电 旅游讨论分析进行梯级开发有哪些好处?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已完成了田纳西河及其支流的梯级开发工程。通过对田纳西河进行梯级开发,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田纳西河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此后,火电、核电也相继得到了发展。 流域的利用与治理流域的梯级开发结合资源条件 煤 铀 利用生态恢复与治理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 增加通航里程,提高通航效益 航运 合理利用土地 全国最大电力供应基地 防洪 形成有效的防洪调度系统 水能 火
电 水
电 核
电炼铝工业化学工业 旅游 水库的修建 流域的环境改善 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等田纳西河流域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以电力工业为龙头,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北卡罗来纳州西部坡地 果树、蔬菜为主 亚拉巴马州北部平原 玉米、棉花、大豆 发电厂附近温室蔬菜水资源综合利用渔业 工业发展、城市众多,市场需求大养禽、猪农 业 发 展三、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经过 70 年的不懈努力,田纳西河流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危害多年的洪水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坝、船闸和运河,将全流域组建成一个常年通航的庞大航运网,并通过俄亥俄河及密西西比河,与美国 20 多个州的内河水运系统相连接,运输量逐年增长。目前,田纳西河流域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一是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二是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三是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四是提高流域的开放度。扩展探究1 .我国是一个多河流的国家,也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对我国有哪些重要的启示?
2 .以我国黄河流域为例,收集资料,说一说其开发过程中的得失。针对黄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一谈治理的措施。 合作探究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1、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2、主要原因?3、如何治理?措施:1.健全开发与治理法制,依法开发与治理。2.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3.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程度,发展旅游业4.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开发与治理相结合5.科教兴农浏阳河的过去和现在中外专家“把脉”浏阳河,纷纷开出整治良方。 学以致用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能给我们哪些经验?合作探究对浏阳河的治理,大家一起献计献策! 全民参与是治河动力 截污控源是治河关键 法律科技是治河保障航运每年产生4亿美元的效益课件61张PPT。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世界湿地日的由来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它是当时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全球性公约。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2007年主题:为了明天的鱼类
2008年主题: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2009年主题:河流流域及其管理
口号:上游至下游,湿地连接我和你 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天然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
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水库、稻田、鱼塘、人工河湖湿地概况类型沼泽滩涂河流湖泊水库稻田1. 下列地表不属于湿地是( )
A. 三峡水库 B. 海南岛红树林 C. 水稻田 D. 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 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 D. ②④⑤ DC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湿地概况世界主要湿地分布示意特点分布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1) 世界湿地概况——分布广泛但不平衡 中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现有国际重要湿地30处,面积343万公顷。读图,说一说我国湿地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中国主要湿地分布特点分布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2) 我国(1) 世界湿地概况——分布广泛但不平衡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分布不均(东多西少)3. 关于我国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东部地区多咸水湖和盐湖湿地 B. 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湿地多 C. 东北地区红树林湿地多 D. 海南岛和福建北部沿海多沼泽湿地 4. 我国湿地分布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
A. 北方多于南方 B. 南方多于北方 C. 东部多于西部 D. 西部多于东部BC中国主要湿地分布①河流汇聚,来水多; ②气温低,蒸发弱; ③地下有冻土,地表水 下渗缓慢; ④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⑤凌汛多发,排水不畅。沼泽广布的原因:中国主要湿地分布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我国最大的湖泊 (咸水湖)青海湖东部平原五大淡水湖 识别我国主要湖泊ABEDC洪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鄱阳湖中国主要湿地分布防止海浪侵蚀海岸 防御台风和风暴潮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重要作用湿 地 概 况“资源的宝库”“生命的摇篮”“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地球之肾”“鸟类的乐园”重要作用湿 地 概 况“资源的宝库”“生命的摇篮”“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地球之肾”“鸟类的乐园”——提供粮食、农副产品、药 材、工业原料、矿产等——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众多鸟类的栖息地——净化水中污染物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洞庭湖阅 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1.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有哪些? 2. 思考P43活动题。 3. 洞庭湖是如何调节长江水量的呢? 4. “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白鳍豚洞庭湖风光洞庭湖湿地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
调蓄洪水
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航运
旅游观光阅 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1.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有哪些? 2. 思考P43活动题。 3. 洞庭湖是如何调节长江水量的呢? 4. “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白鳍豚洞庭湖风光P43活动: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失去栖息地,使鸟类迁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因失去食物,生存面临威胁。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 理解? 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植物、鸟类、水生动物等生物种类繁多。洞庭湖因生物物种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正确。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加湿地附近地区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水,并减小气温日较差,所以说具有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阅 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1.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有哪些? 2. 思考P43活动题。 3. 洞庭湖是如何调节长江水量的呢? 4. “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阅 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1.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有哪些? 2. 思考P43活动题。 3. 洞庭湖是如何调节长江水量的呢? 4. “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洞庭湖→长江长江→洞庭湖阅 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1.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有哪些? 2. 思考P43活动题。 3. 洞庭湖是如何调节长江水量的呢? 4. “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1)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丰富;
(2)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3)河湖密布,水产养殖发达。洞庭湖湿地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
调蓄洪水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航运
旅游观光第二课洞庭湖的面积、容积变化不同时期的洞庭湖范围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洞庭湖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面积萎缩阅 读萎缩的洞庭湖
洞庭湖变“大”了围湖造田 中上游植被破坏(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2)影响航运;
(3)破坏生物多样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平垸行洪、以工待赈、 加固干堤、疏浚河道。泥沙淤积, 湖床抬高 (1) 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 象?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2) 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 经济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 源。在我国耕地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 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针对这种说 法,谈一谈你的认识。 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 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利: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 弊: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 (2) 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把一部分湿地当作耕地后备资源来开垦,可以增产粮食,满足人类需要。 但如果把湿地当作后备耕地资源,大面积开垦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造成经济损失,是得不偿失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所以应该禁止这种不正确的做法。 下图是一种湿地资源利用模式。 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在洪水期 间可蓄水分洪,在湖水水位较低时, 又可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民不种田而去养鱼,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好不好?除此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式?发展水产养殖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旅游业移民生产安置方式 下图是一种湿地资源利用模式。 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在洪水期 间可蓄水分洪,在湖水水位较低时, 又可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民不种田而去养鱼,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好不好?除此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式?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风景区 景区放养了3万只鸭子,供游客捕捉和捡鸭蛋 读图,这两幅图反映了湿地 开发利用中的什么问题?想一想 其带来的危害和对策。掠夺性捕鱼捕杀珍稀鸟类洞庭湖湿地原因——滥捕滥猎。
对策——实行休渔、限制网眼;
禁止捕杀珍稀动物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面积萎缩(2) 物种锐减 据有关部门统计,建国以来, 我国约有2/3的滨海滩涂湿地不复存在, 约13%的湖泊已经消亡。黑龙江三江平原丧失了约78% 的天然沼泽湿地,洪湖水生植物种类减少了20 余种、 鱼类减少了约50种,七大水系(松花江、辽河、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有2/3的河段水质污染问题突 出。目前,在一些天然湿地相对集中的地区,因围垦、 污染及过度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湿地破坏仍在加剧。更 需要注意的是,原集中于大中城市的污染现已沿河扩展, 将威胁到更多的天然湿地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上述资料中,所提到的湿地生态问题有哪些?洞庭湖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面积萎缩(2) 物种锐减(3) 水质污染原因——任意排放污染物。
对策——减少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 ;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
A. 调节气候
B. 美化环境
C. 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 保护生物多样性C 6. 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 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B.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D 7. 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是( ) A. 调节气候 B. 防风固沙 C. 美化环境 D. 净化水污染 8. 下列不属于洞庭湖湿地作用的是( ) A. 调蓄洪水 B. 灌溉、 发电 C. 提供丰富农产品 D. 航运 9. 下列哪些综合治理措施使洞庭湖“变 大”了( ) (双选 )
A. 封山育林 B. 退田还湖 C. 加固大堤 D. 跨流域调水BBA B10. 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北干旱地区没有湿地
B. 湿地的形成都是天然的
C.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D. 停止围垦三江平原是因为湿地的肥力不高,发展农业的潜力不大C11. 关于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库、稻田是湿地 B.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C. 高山上没有湿地 D. 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12. 洞庭湖区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指的是( )
A. 洞庭湖是物种的起源地 B. 洞庭湖的生物物种繁多
C. 洞庭湖的生物物种原始 D. 洞庭湖的生物物种高级CB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以上.据此回答13、14题。
13. 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
A. 是拉萨市的主要水源
B. 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C. 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D. 减少拉萨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C14. 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是( )
A. 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 牧业、畜产品加工业
B. 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上游乐场
C. 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 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 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 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C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读图回答15~16题 15. 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南水北调 ④围湖造田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D 16. 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 后果可能是( ) (双选 )
A. 水体富营养化 B. 珍稀物种濒 临灭绝 C. 洪水调蓄能 力减弱 D. 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B C 18. 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 主要措施有( )(双选 )
A. 扩大水田面积 B. 退耕还湖 C. 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 禁止在长江采砂 17.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大量减少, 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 (双选 )
A. 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B. 生物物种增加 C. 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 湖泊环境容量减小A D BC19、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长江段是有“九曲回肠”之称的 江
(2)图中湿地名称: C 湖、D 湖。
(3)图中的湖泊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在却退居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请分析其原因。
(4)图中的湖泊的缩小将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CD荆江东洞庭湖南洞庭湖(4)大片湿地消失,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使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5)1998年,长江洪水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了多次洪涝灾害的历史记录。结合图中提供的资料,试从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方面分析其原因。
(6)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治理图中湖泊。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上游:乱砍滥伐森林、破坏草场资源造成水土流失
中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洞庭湖、鄱阳湖等 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下游:占用沿岸河道,使河道的排洪和泄洪能力降 低。课件48张PPT。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我国东北部世界工业区的分布传 统 工 业 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基础工业部门——以纺织、煤炭、钢铁、
机械、化工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集中 工业分布 生产规模 位于欧洲中部(欧洲十字路口)德国 GemanyMade in Germany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鲁尔区概况 位于德国西部,处于莱茵河、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 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
界重要的工业区,形成于19
世纪中叶,有近200年的历
史。全区面积4593平方千
米,占全国面积的1.3%。
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目前
区内人口近600万,约占全
国人口的7%。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腾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鲁尔区概况鲁尔煤田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鲁尔区大型露天煤矿(1)储量大 ——地质储量是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 鲁尔煤田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鲁尔区大型露天煤矿(1)储量大(2)开采条件好——埋藏浅或露天 鲁尔煤田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鲁尔区大型露天煤矿(1)储量大(2)开采条件好(3)煤种全、煤质好 ——优质硬煤田,煤炭所含的灰分和硫分都低,发热量高。 主要工业部门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主要工业城市埃森
多特蒙德
杜伊斯堡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 鲁尔区并没
有铁矿,为什么
钢铁工业发达? 洛林瑞典 俄罗斯 阅读材料和读图
2-24,思考回答: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欧洲中部陆上交通 的“十字路口” 莱茵河全长1320千米,流经鲁尔区,有运河与多瑙河、塞纳河、罗纳河等河流相通,形成航道交织的水运网,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北 海波 罗 的 海南北铁路东西铁路汉堡柏林法兰克福欧洲十字路口丹麦比 利 时法 国捷 克波 兰瑞 士奥 地 利卢 森 堡荷 兰北 海波 罗 的 海莱 茵 河基尔运河多 瑙 河易北河市场广阔离铁矿区较近 从海外进口瑞典、俄罗斯等国的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再经过莱茵河运到鲁尔区。 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区进口。充沛的水源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 区内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4条运河,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鲁尔区的区位优势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 丰富的煤炭资源(2) 离铁矿区较近(4) 充沛的水源(3) 便捷的水陆交通(5) 广阔的市场(6) 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阅读课文和P60“污染严重的莱茵河” 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
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1.采煤业的衰落2.钢铁工业的衰落3.生产结构单一4.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 环境污染严重 读图和资料,分析:采煤业衰落的原因是什么?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每冶炼一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单位:t)30%75%95%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1.采煤业的衰落2.钢铁工业的衰落3.生产结构单一4.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 环境污染严重(1)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2)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逐渐降低。
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1.采煤业的衰落2.钢铁工业的衰落3.生产结构单一4.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 环境污染严重(1)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2)钢铁的替代品广泛使用。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 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1.采煤业的衰落(煤炭能源地位下降)2.钢铁工业的衰落(世界钢铁过剩)3.生产结构单一4.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 环境污染严重“黑色”鲁尔区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 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 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 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 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 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 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 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1)危害人类环境的酸雨主要是由于燃煤引起的。目前,欧洲、北美洲及东亚地区都是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试解释燃煤与酸雨形成的关系。
(2)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3)我国能源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如果你是鲁尔人,要振兴鲁尔区经
济,应该采取哪些因地制宜的措施?讨论鲁尔区的新发展鲁尔区的新发展 ——压缩企业的数量,扩大企业的规模,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1.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 1.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鲁尔区的新发展 2. 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 3.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读图2-29和2-30,比较分析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末鲁尔区工业布局的变化。图2-29 20世纪50年代图2-30 20世纪末20世纪末鲁尔区工业分布变化思考角度?企业类型、数量变化、企业布局位置改变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减少,新建或迁入了电子、汽车、石油加工等多个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且趋向于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企业,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好的效益 1.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鲁尔区的新发展 2. 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 3.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4.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铁路货运量占德国铁路货运总量的40%。鲁尔区的高速公路已交织成网,区内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千米。莱茵河鲁尔区段是莱茵河航运最繁忙的地段,这里运输量的一半是铁矿石。鲁 尔 区 的 交 通 网 1.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鲁尔区的新发展 2. 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 3.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4.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5.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杜伊斯堡大学 1.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鲁尔区的新发展 2. 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调整产业结构) 3.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4.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5.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6.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绿色”鲁尔区整治后的发电厂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思考?鲁尔区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启示?启示:
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交通;实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
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合理布局工业等等。辽中南工业基地知识迁移:区位优势1.煤、铁资源丰富;
2.水陆交通便利;
3.接近消费市场;
4.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
5.农业基础好;面临的问题 1. 生产结构单一;
2. 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
竞争力下降;
3. 矿产资源枯竭;
4. 环境污染严重;
5. 经济体制落后;
6. 就业矛盾突出。 如何使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青春?课件46张PPT。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什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
(2)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有何关系?
(3)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
发展之间有何关系?1、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标志2、工业化的概念
工业化一般是指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总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三个标志:(1)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目增多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春天的故事个,其中有两个(即深圳、珠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省有三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概况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概况 ——位于广东
省中南部,珠江
下游,靠近香港
和东南亚。范围珠江三角洲概况(1)狭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 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 分县。 珠江三角洲土地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面积的23%范围珠江三角洲概况(2)广义狭义的珠三角
+ 香港、澳门讨论 分析珠
江三角洲经
济发展的区
位条件。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和珠江入海口,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概况(1)自然条件 A、地理位置: B、气候: D、水源: C、地形: E、资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矿产资源和能源不足(不利)。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概况(2)社会经济条件 A、工农业基础好; B、水陆交通便利 ; D、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 F、国家政策优惠。 E、著名侨乡; C、市场广阔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形成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进程特点及原因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工业企业城乡一体化区域核
心城市城市群A 下图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
一般规律的是( ) 阅读材料: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回答问题: 说一说“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它是
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1)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益;
(2)便于经营、管理和销售;
(3)便于企业间技术和信息的交流;
(4)便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深圳珠海 A.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B.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
C.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D.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水、供电和通信等水平居全国前列。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表现 (1)在图上找出广州、香
港、 澳门、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佛山、江门和中山等城市,探讨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分布特征; (1)沿河分布:惠州、东莞、中山、江门;
(2)沿河口分布: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
(3)沿海分布:珠海、澳门、香港。1983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 (2)与1983年相比,到
2002年珠江三角洲新增加的
城市有哪些?19832002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及科技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大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 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
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设立特区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 一个大都市。据此回答: (1)深圳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政治因素
C.交通因素 D.科技因素
(2)我国加入WTO后,成为影响深圳发展的新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 B.旅游 C.交通 D.科技DB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主导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两个发展阶段各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3)目前珠江三角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是什么?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稳步发展阶段夯实基础阶段增长较慢增长较快“三来一补”“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补偿贸易机器、设备、技术、原料、劳务产品、或其他商品和劳务企 业出口进口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产值增长较慢工业产值增长较快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不明显; 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势;侨乡优势;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实力大为增强;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空间不足,工业资源有限 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泛珠三角”(“9+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城市化。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机器大生产吸纳大量劳动力,大批农民进 城务工、经商。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规模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地理条件(关键性因素)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知识拓展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化的主要模式 云南德宏模式 沿边开发 边贸发展 苏南模式 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 温州模式 小商品经营 个体私营企业 东北模式 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国有大中型企业 珠三角模式 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 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3》阅读课文和“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珠三角与长三角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A.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B.国内腹地范围较小,外商投资减少,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对策——产业结构调整 A.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珠三角城镇密集,城镇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呈“一字长蛇阵”式排开。“城中村” 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这里是外来人口的主要居住区,生活与生产设施比较简陋,治安状况较差,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隐患。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对策 A.各城市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B.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环境污染——城市酸雨严重;珠江水质恶化;噪声扰民;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生态破坏——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加强规划与管理A.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加强污染治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何实现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可持续
发展?请就材料中的三种观点,谈谈你的
看法。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 ——可有效地改善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如改善大气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 ——可以充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珠三角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建立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 ——一方面可以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减轻或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会促进城市向科技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 长沙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同时也是泛珠江三角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吸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知识迁移:课件40张PPT。他是“迈瑞”,是美国纽约州的一个农民。纽约州迈瑞这片牧场,一共有170英亩(约1000亩)。目前共养有185头奶牛,加上其他的经营项目,一年可以获得纯收入20万美元。 这些奶牛是迈瑞家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在纽约州的农场,绝大部分都是类似于迈瑞家这样以乳牛饲养为主。这些是挤奶的设备。迈瑞说,他平时很少雇佣工人,大部分时间很多农活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当然,要完成这些工作,得靠这些机械。也就是说,迈瑞的每一项农业生产作业,都实现了机械化。牛圈下面有一个很大的储粪池。这些粪便施用到小麦、玉米和牧草上,迈瑞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态循环系统,一切按照“有机农业”的概念来生产,不用化肥。
遇到问题,马里兰大学的教授会过来免费提供服务,
美国的政府提供经费。
马里兰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的斯根勒先生(左)美国的农民还享有不少的政策补贴优惠,这样才使农民有钱可赚,生活富足
进入迈瑞的家通过对迈瑞家的参观,请用一些
词语来表达你对美国农业的印象世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2%,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供76人消费,不仅满足本国需要,还可以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美国——世界农业大国2003年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的位次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课堂目标一、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二、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条件热量光照降水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工业机械科技农业区位因素一、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1.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1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美国本土地处北纬25°~ 49°,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适宜栽培多种农作物1.2 美国本土的地形美国地形图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在落基山脉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平原,约占本土面积的1/2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密西西比河流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深厚肥沃,生产力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1.3美国本土的气候类型美国本土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丰富,水热条件适宜发展多种的农业类型美国本土河流众多、水系发达,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以及五大湖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水源1.4美国本土的水源充沛2、美国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2.1、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追求效益
——影响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了决定性作用2.2 交通运输条件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世界上最完整而广泛的储运系统,加快农产品的流通与出口,促进农业地域专业化的发展。美国共拥有铁路41万公里,约占世界铁路总长度的35%,具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速公路体系,全国公路总长度为640万公里,为世界上公路最长的国家,其长度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长的2/3。2.3 国家政策与法规1.农业立法保障农业的发展2.政府对农业进行比较有效的宏观调控3.实行有力的资金支持4.重视科技的作用5.发展服务型的农业合作社先进科技—— 为农业生产提供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2.4 先进的科技和发达的工业发达工业——为工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二、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区专门化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概念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优点实行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率。 (1)分别指出美国的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和棉花带分布的大体范围及布局的条件。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分析美国自然条件对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形成与分布的影响1.交通便捷
2.市场广阔
3.科技发达
4.工业基础好
5.国家政策扶持
东北部及五大湖地区乳畜带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地贫瘠,利于牧草生长小麦带中部和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玉米带乳畜带以南地区,中部37°N~45°N之间无霜期长,降水适量,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混合农业带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地理位置具有过渡性,自然条件可发展种植业也可发展畜牧业畜牧和灌溉农业带西部洛基山脉和高原盆地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糖分积累草场广阔,地广人稀棉花带东南部35°N以南墨西哥湾沿岸亚热带作物带热量充足,光照丰富气候湿润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气候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带1.交通便捷
2.市场广阔
3.科技发达
4.工业基础好
5.国家政策扶持
(3)根据美国的自然条件,分析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根门化形成是否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美国农业带的形成是建立在当地自然条件基础上的,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巩固练习1.美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是 ( )
A.美国本土大部分属于热带和温带,水热条件适宜栽培多
种农作物
B.全国有2/3的地区属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地广阔
C.中部为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肥沃
D.平原地区人口众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2.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其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追求生态效益 B.追求经济效益
C.便利的交通条件 D.完善的制度、法规CB3.下列关于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
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B.专门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优势,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C.美国有仅次于中国东北的玉米专业化生产区
D.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体现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征C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 4.读美国农业带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域中,属于冬小麦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序号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别中,生产的农作物与饲养牲畜联系密切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区域的商品谷物生产比欧洲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 )
A.交通运输便利 B.地广人稀 C.工业发达 D.科技先进BCB 美国农业现代化生产,
你认为会出现哪些问题?沙尘暴威胁美国农业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沙尘暴 1934年5月,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公里的巨大黑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2/3的土地。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石油”农业→能源消耗太多,
环境污染;(2)过度垦荒、植被破坏→生态破坏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具体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 目的:为了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生态农业——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是作为“石油农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有机农业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用水量大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80%,但是,其中真正被农作物用到的还不到30%。大量的水在灌溉过程中蒸发了。因此,应当改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例如滴管技术,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 精确农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的信息(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养分、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域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控制化肥、农药污染的“处方”农业 (1)联系图2-21说明,为什么不能滥用化肥与农药?
(2)什么是处方农业?处方农业有什么好处?图2-21 农药污染集聚示意 (2)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被保护政策分配和限制农场主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政府与农场主自愿签订合同,对生产过剩的农产品所使用的耕地实行休耕对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扩大农地、草地、湿地等保护面积,加大对耕地保护、水利设施等投资,改善土壤状况和环境质量 保护性耕作 免耕——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作物生长期间不进行土壤管理而在茬地上直接播种。 休耕——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一年停一年,第三年再耕种。 轮作——在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水资源缺乏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滴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土壤肥力下降休耕与轮作土壤侵蚀基因工程粮食短缺免耕活动 请将下图中农业发展所存 在的问题与其最适宜的解决措 施用直线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