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导读专题 《儒林外史》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导读专题 《儒林外史》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9 17: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导读专题★★
 《儒林外史》
阅读作业
1.惺园退士评论《儒林外史》说:“它摹绘世故人情,真如铸鼎象物,魃魅魍魉,毕现尺幅;而复以数贤人砥柱中流,振兴世教”。在整部小说中,王冕作为“贤人”的代表,他的“贤”体现在哪里 请结合小说相关情节说说。(第一回)
①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当时很多人传说朝廷要征聘他做官,他连夜逃往会稽山。
②知县亲自到王冕家约请,因为当时知县仗势欺民, 酷虐百姓,王冕不屑与他相处,拒绝去拜见危素。表现他鄙视功名利禄、安于贫贱、洁身自好的“贤人”品行。
2.举例说说周进中举前后众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第二回)
中举之前,周进被梅玖和王举人嘲弄和蔑视;中举之后,则“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通过前后对比,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封建社会的势利丑态,让人读来心生厌恶。
3.范进中举后为何喜极而疯 (第三回)
因为他一生热衷功名,他出身贫寒,除去八股一无所知,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跻身社会上层,但一直到暮年才考中,所以他一旦考中,自己渴望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便极度兴奋,因而无法控制,导致精神失常。
4.严监生虽然吝啬卑微,但也是一个慷慨不乏人情的人。请说说哪些情节表现了严监生慷慨不乏人情的性格特点。(第五回)
【示例】他以金钱作为护身符,来消灾弭难,苟且偷安。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这写出了他具有人情的一面。由于他没有家族优势,至死也怕严老大,他活得卑微,死得窝囊。他爱财、聚财,但有时慷慨。他并不甘心屈从别人,这种心态在他临终托孤于内兄的沉痛遗言中充分地揭示了出来。
5.人常说,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天使与一个恶魔,你认同吗 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严贡生这个人物。(第六回)
【示例】我不认同。《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反面典型。他六亲不认,连对自己临死的弟弟严监生也漠不关心;在严监生病死后,为了霸占弟弟的家产,让儿子和新娘搬去严监生家住;他欺压敲诈吃了他云片糕的掌舵人。他是一个冷漠无情、唯利是图、卑鄙无耻的小人。
阅读规划 【八年级寒假】第二周(第十四至第三十回)
阅读作业
6.请结合马二与蘧公孙、洪憨仙、匡超人的事情,分析马二这一人物形象。(第十四至第十五回)
马二先生得知蘧公孙有难,拿出自己所有家当挤出九十二两银子给差人,把枕箱赎回来,替蘧公孙消灾,可见他古道热肠、讲义气。马二先生得知洪憨仙是骗取他的信任,假借他的名气骗人钱财的真相后,没有怪罪他,而是出钱帮其后人料理他的后事,可见其心地善良。马二先生遇到有学识、有孝心的匡超人,与之结拜兄弟,赠送银两衣物,并叮嘱他回家后要以学习为重,可见其善良、慷慨。
7.文中说“匡超人近日口气不同”,联系匡超人的前后变化,说说他哪里“不同”了。(第二十回)
他从一个会亲自侍奉病重的父亲的孝子、会深夜苦读的勤奋学子变成一个与潘三合作做枪手、欺骗老师自己未婚并与老师外甥女结婚、潘三被捉后翻脸不认人、在众人面前自我吹嘘、势利、自大、虚荣的人。
阅读规划 【八年级寒假】第三周(第三十一至第四十六回)
阅读作业
8.韦四太爷称少卿“是个豪杰”,高老先生却说“这少卿是他杜家第一个败类”,你认同哪一个评价 联系原文说说你的理解。(第三十一至第三十四回)
【示例一】我更认同“这少卿是他杜家第一个败类”这一评价。他虽然乐善好施,但别无生财之道、赚钱之能,施舍他人的都是祖上留下的钱财。当钱财用尽,他只会靠变卖家产来维持表面的风光。如他帮杨裁缝母亲置办棺木的钱就是卖了一箱新做的衣服得来的。
【示例二】我更认同少卿“是个豪杰”这一评价。杜少卿讲求孝道,对父亲的门客娄太爷极为敬重,娄太爷病重时他亲自服侍,娄太爷病逝后他亲往祭奠,还善待娄太爷的后人;他乐善好施,施恩不望报,凡是别人有求于他,他都慷慨相助,如帮鲍廷玺重建戏班子;他轻视功名,上级征辟却拒绝出仕;他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如携妻游园,反对纳妾、挑战朱熹,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
9.迟衡山说的“圣贤之徒”是谁 请概述三件事例佐证他是“圣贤之徒”。(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七回)
虞育德(虞博士)。事例:①虞育德替人看葬坟回来,叫船家救了一个跳河寻短见的人,问明缘由后送给那人四两银子去殡葬其父,并建议他和邻居、亲戚们说说以求助。此可见其善良。②虞育德的弟子提议,请山东巡抚康大人把虞育德推荐给皇上,虞育德认为这样就不是品行了。可见其对功名富贵全不放在心上。③虞育德进京会试中进士,别人大多都虚报年龄以求重用,唯有他不在乎自己五十岁的“高龄”据实上报,结果天子认为虞育德老迈,就给了他南京国子监博士的闲职。此事可见其弃虚返实的诚信。
④虞育德的旧邻汤相公因缺钱用,把虞育德让他住的房子拆卖了,虞育德不但没有生气,还另给银子让他去租房住。可见其仁德宽厚。⑤应天府送下一个犯赌博罪的监生,虞育德弄明情况后,与他同吃同住,并到府尹面前替他辩明白了这些冤枉事,将那监生释放。⑥虞育德监考时,发现一考生夹带小抄作弊,替他隐瞒不查。考上后,该考生来谢虞老师,虞育德却推说不认得。此事可见其顾及读书人脸面的厚道,宽容待人。⑦虞育德把丫头许配给严管家,严管家见衙门清淡,没有钱寻,就要带丫头离开,虞育德不但不怪,反而给了他十两银子,并把他荐在一个知县衙门里做长随。此事可见其宅心仁厚。(任选三例即可)
阅读规划 【八年级寒假】第四周(第四十七至第五十六回)
阅读作业
10.联系原著,分析王玉辉是一个怎样的人。(第四十八回)
①甘守清贫。他立志著书立说,不坐馆,不科举。②迂拙、封建礼仪的卫道士。同意三女儿殉夫,并认为这是一件青史留名的好事。③亲情尚未完全泯灭。见妻子因失去女儿悲痛,心中不忍;在女儿死后,时常因思念而掉下泪来。
11.在《儒林外史》中,具体描写了哪四位“奇人”,他们分别有什么奇本领 (第五十五回)
这四位“奇人”分别是在寺院里的季遐年、卖火纸筒的王太、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季遐年写得一笔好字,王太下得一手好棋,盖宽画得一幅好画,荆元弹得一手好琴。
阅读规划 【八年级寒假】第五周(复习《儒林外史》)
阅读作业
12.请结合原著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
【示例】①吴敬梓非常善于用令人印象深刻的典型场面来讽刺人物性情中的某一方面,比如范进中举后的发疯;②吴敬梓善于用人物自己言谈举止中的前后不一来呈现这种讽刺效果,比如胡屠户在女婿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③吴敬梓会以人物语言和外部事件之间的矛盾来进行讽刺,比如严监生刚声称自己不占人便宜,他家仆人便让他回去处理抢夺别人家猪的事情。
13.作者将小说取名为《儒林外史》有着特殊的含义。请你以书中内容为例,具体谈谈对“儒林外史”这个书名的理解。
【示例】“儒林”指的是读书人,“外史”是与“正史”相对而言的,这本书记载了许多不被正史所记载的读书人的形象。比如范进这样一个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的读书人,中了举之后喜极而疯,丑态毕露。这样的读书人形象与对封建科举制度批判的态度与正史中所记载的是完全不同的。
14.《儒林外史》中刻画了诸多人物,但全书却几乎没有完全正面或完全反面的人物:正面的人物,大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弱点;反面的人物,也常常有可取之处。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进行分析,并谈谈塑造这样的人物的好处。
A.杜少卿       B.马二先生       C.严监生
【示例】A.杜少卿。杜少卿与人交往不论对方身份的高低,对弱者富有同情心,扶贫济弱。他的这些行为在当时社会制度下是值得称道的。然而,他的慷慨解囊又往往是泛滥的,根本不懂得怎样理财,丰厚的家产很快被挥霍得一干二净。比如鲍廷玺和王胡子串通,来骗取杜少卿的钱财,这样的人根本不需理会,杜少卿却说“用完了你再来和我说话”,这样不分好坏,也是不可取的。
B.马二先生。马二先生也不是个单纯的迷信八股、笃信礼教的无智迂儒,他古道热肠,疏财仗义,热心对待朋友,是个有意气、有肝胆的人物。比如他曾经几次帮助落魄的匡超人。
C.严监生。严监生虽然极其吝啬,但他对严贡生的帮助、对幼子的前途的挂心、对妾赵氏的迁就等,表明他也是个软善可欺、多愁善感的人。
作用:“人无完人”,如此塑造,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使作品更真实,更有感染力。
15.读完《儒林外史》,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今天我们又为何读书
【示例】“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泯没了多少读书人的良知!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而现在现实生活中,虽没有人因中了举人而疯疯癫癫,但却有人为了考博士、硕士而不择手段;虽没有人仗着学识换来的权势蛮横乡里,但却有人卖弄自己的知识换来不义的财富。我们读书学习不该为了名利,而应是为了祖国将来的繁荣富强。
教材专题探究 (教材P66) 专题探究母题
专题一:故事会
1.《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写了许多人物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少年王冕的故事。
【示例】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他聪明颖悟,勤奋好学,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结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地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专题二:《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探究
2.讽刺手法的运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结合原著,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讽刺手法描写严氏兄弟的。
【示例】①在严监生临死惜灯油的这一幽默夸张的叙述中把严监生的吝啬刻画得淋漓尽致,由此可以领会到吴敬梓辛辣的讽刺艺术;
②在严贡生正在吹嘘自己“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来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时,小厮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这一言行不一的举动将他欺诈无赖的行径揭露出来。
3.联系原著,请结合匡超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示例】①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以辛辣的笔触讽刺了在科举制度下为追求功名而人性发生扭曲和蜕变的知识分子,如匡超人,原本淳朴本分、孝顺、勤奋刻苦的他在马二先生、景兰江、潘三等人的影响下堕落成了撒谎势利,极端利己主义的人;
②通过不和谐的人事进行委婉地讽刺,如逼娘子回乡一事;
③运用多种描写方式表现人物性格,尤其是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专题三:续写故事
4.书中的人物常常在登场数回之后,旋即退场,从此不再出现。他们退场之后的生活将会如何 又会有哪些故事 请从鲁小姐和沈琼枝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续写她的故事。
【示例一】鲁小姐:每日尽心尽力地严格要求儿子,教导他做八股文章,儿子后来果然也不负所望,中了进士,走上了仕途。
【示例二】沈琼枝:回到江都县以后,据理力辩,最终被无罪释放。后来她又来到南京,与杜少卿、武书等人结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