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9 22:4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某年入冬以来干旱灾害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此次干旱灾害中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B.小麦 C.油菜 D.玉米
2.除干旱外,图中甲地区易发的气象灾害还有(  )
A.台风、洪涝   B.寒潮、沙尘暴
C.梅雨、寒潮    D.台风、寒潮
  下图为东南亚沿海地区常见的警示牌,提醒居民向高处避险。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该警示牌提醒的灾害最可能是(  )
A.海啸     B.强风 C.山洪   D.猛兽
4.引起该灾害的常见原因是(  )
A.气温骤降 B.陆地地震 C.河水泛滥 D.海底地震
  2019年5月初,强大的“印度台风”——气旋风暴“法尼(Fani)”在北印度洋孟加拉湾上形成,一度达到了中央气象台标准的17级超强台风程度,为该年北印度洋地区出现的最强热带气旋,其在登陆时每小时风速超过200千米,成为自1999年以来袭击印度的最严重的风暴之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下列关于台风造成的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大雾天气
B.秋季台风使我国南方水稻遭受冻害
C.巨浪摧毁海岸设施、掀翻渔船
D.大海波涛汹涌,吸引鱼群聚集
6.当地防御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合理的有(  )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
③出行建议乘坐飞机 ④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
⑤农田夜间防御低温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下图示意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荆江的“险”体现在该河段(  )
A.流量大,多凌汛 B.洪涝灾害频发
C.落差大,水流急 D.水土流失严重
8.荆江河段综合整治的重点措施主要有(  )
①加固堤坝,拦截洪水 ②修建水闸,梯级开发
③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④建设航道,完善网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9年7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受夏季高温天气影响,昆仑山的冰雪融化,河水暴涨。一名游客在河道捡玉石,困在河床中央的“孤岛”上,消防人员涉水用绳索牵引,半小时后将其救上岸。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西坡和北坡多,南坡和东坡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我国洪水类型主要有(  )
①暴雨洪水 ②融雪洪水 ③冰凌洪水 ④海浪洪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对减轻泥石流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回答下面两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 (km2) 平均坡度 (°) 流域落差 (m) 植被覆盖率 (%)
① 5.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 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11.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为了更及时、准确地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量大小
  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3.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减小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14.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点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少
B.②地区干燥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日本北海道地区2019年某月遭遇暴雨,日本气象部门呼吁民众注意人身安全,防范自然灾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与此次暴雨无关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滑坡 C.地震   D.泥石流
16.该国自然灾害多发,但损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小  B.经济总量低
C.国土面积大  D.防灾减灾意识强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近些年来,该地给农业机车装上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完成下面两题。
1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可以服务该地农业生产中的(  )
A.农作物精准施肥
B.农作物产量预估
C.土壤水分含量调查
D.农作物病虫害分析
18.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     D.信息技术
  2020年7月26日重庆武隆发生山体滑坡,壅塞乌江支流,形成堰塞湖,威胁沿河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下图为滑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9.滑坡发生后,坡面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为(  )
A
B
C
D
20.为防范滑坡,加强滑坡的监测需使用(  )
A.遥感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无人机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0分。)
21.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图甲)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单位:次)等值线图(图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图甲
图乙
(1)读图甲,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特点角度分析原因。(6分)
(2)我国数千年的治水实践证明,“堵”“疏”都是重要的治水之策,应根据江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全面研究、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辨证施治”。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几例生活中常用的治理洪涝灾害的“堵”(截流或防泄)和“疏”(引洪)的措施。(4分)
(3)图中西南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原因。(4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2020年1月31日消息,1月31日18时55分在云南德宏州盈江县(北纬24.74度,东经97.86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1月31日19时02分在云南德宏州盈江县(北纬24.75度,东经97.91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
  材料二 我国局部地区地震、泥石流分布图。
(1)由图文材料可知云南所处的西南地区地震频发,试分析其原因。(2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分)
(3)结合学过的知识,说明地震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3分)
(4)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会导致    (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    (地质灾害)的发生。(2分)
(5)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从图甲到图乙受灾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
(2)在相同的灾害强度下,甲、乙两图中,灾情较严重的是    图。(2分)
(3)图中反映出哪些人类活动“放大”了该区域的灾情 (4分)
(4)针对洪水发生的原因,结合区域的特点,分析人类应怎样合理利用土地以“缩小”灾情。(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材料二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材料三 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3分)
(2)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3分)
(3)由于泥石流多发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分)
答案与解析
1.B 结合干旱灾害出现的时间和受灾地区可知,此次干旱灾害中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小麦。
2.B 甲地区为我国华北地区,除干旱外,华北地区易发的气象灾害还有寒潮和沙尘暴。
3.A 从图中可以看到大浪,B、D错误。读图可知,该灾害与地震相关,东南亚处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因此该灾害最可能是海啸,A正确;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不会出现山洪,山洪一般出现在山地、丘陵地区,C错误。
4.D 东南亚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发生于海底的地震,会引起海底地形急剧升降等变动,进而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引发海啸,D正确。
5.C 台风带来的大风天气不利于雾的形成,A错;秋季我国南方水稻已经成熟,受冻害的影响相对较小(水稻易遭受冻害主要在早春的幼苗期),且台风也不能降低秋季气温,B错;台风带来的狂风巨浪会摧毁海岸设施、掀翻渔船,C正确;台风对吸引鱼群聚集作用不大,D错。
6.C 对于台风灾害的防治,可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沿海渔船要及时回港避风;对于地势低洼地区的居民,应及时转移,以免遭受洪灾,①②④正确。台风发生时,天气多变,空气运动剧烈,应少乘坐飞机出行,③错;农田夜间防御低温主要是为了防御夜间大幅度降温带来的减产,而不是防御台风,⑤错。
7.B 荆江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无结冰期,故没有凌汛;荆江河道曲折,受季风影响水位季节变化大,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荆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落差小,水流缓,水土流失不明显。
8.B 荆江河段面临的问题是河道过于曲折以及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易引发洪涝灾害,故治理的重点措施应为加固堤坝,拦截洪水;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9.D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的总体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10.A 我国洪水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三种类型。
11.C 泥石流的成因是降水集中,多暴雨和冰雪融水;山高谷深,坡度大;植被覆盖差,地表物质松散;等。从表格中可以看出,③集水面积最大,能形成水流;坡度最大而且落差大,水流的流速快,冲刷力强;植被覆盖最差,能产生泥石流的物质多,所以③最有可能发生泥石流。
12.D 泥石流主要的动力是水流,因此D选项正确。
13.D 由图中年干旱旬数等值线分布可知,年干旱旬数整体由东南向西北数值逐渐增大;在洛阳市的西南部有两个高值中心,一个低值中心。故D选项正确。
14.D 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说明该地区较湿润,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②地区位于背风坡,故降水比①地区少,干燥度也高;③地区等值线向西北增大,是由于该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且越靠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量也逐渐减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整体由东南向西北变得干燥,说明其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的南坡干燥度低,山地的北坡干燥度高,说明山地的南坡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而北坡正好相反,故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15.C 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河流分布可知,该地多山,地势起伏大,因此暴雨易引发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但暴雨不会引发地震,C正确。
16.D 该国为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A、B、C错误。日本自然灾害多发,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强,政府防灾措施较完善,导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较小,D正确。
17.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地理事物的精确位置,为农业生产精准施肥提供信息;农作物产量预估主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土壤水分含量调查主要使用遥感;农作物病虫害的分析需要用到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故选A。
18.C 对森林火灾和病虫害进行监测需要利用卫星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之一。
19.D 由图可知,滑坡产生的滑坡台阶地势平坦,海拔较两侧低,其等高线整体应往海拔较高处凸;且往山脚方向的边缘部分较陡,因此边缘部分等高线密集。对比选项中的四幅图可知,D正确。A为山谷等高线示意图,C为山脊等高线示意图。
20.B 为防范滑坡,需实时获取坡体位置微小变动(移动)的信息,(即需对坡体进行定位,)以发现滑坡前兆,及时预警。定位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之一,B正确。
21.答案 (1)我国雨涝区大体从东南向西北减少。(2分)原因:我国的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2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2分)
(2)“堵”:在干支流的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以截流蓄洪,全流域植树造林以增强自然环境的截流蓄洪能力,在中下游地区加固堤坝防止洪水外泄。(2分)“疏”:疏浚和拓宽中下游河道以增强河道行洪能力;利用中下游地区的天然洼地或湖泊修建分洪、蓄洪区;对于下游入海通道狭窄甚至缺失天然入海通道的河流,开挖人工入海河道以提高下游的泄洪能力;流域内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调水的同时可以分洪、减洪。(举出1例即可,2分)
(3)西南地区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降水充沛,但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2分)地处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水的存留时间短。(2分)
解析 (1)由图示信息可知,我国雨涝区大体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是我国的降水总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发生雨涝。
(2)由题目设问可知“堵”为截流或防泄,“疏”为引洪,两种措施主要考虑工程措施,另外流域内植树造林(生物措施)也可以起到截流蓄洪的作用。
(3)西南地区干旱频发,与其地形地势密切相关。当地地势起伏大,地表储水条件差;喀斯特地貌广布,多溶洞和地下河,地表水易渗漏。
22.答案 (1)该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构造运动强烈。(2分)
(2)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震级大;(1分)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1分)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1分)
(3)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交通线路受损;通信线路受损。(答出3点即可,每点1分)
(4)泥石流(1分) 滑坡(1分)
(5)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导致人口分布集中,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和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3分)
解析 第(1)题,我国云南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相互挤压,构造运动强烈。
  第(2)题,我国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震级大;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第(3)题,地震不仅能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能造成财产损失,特别是会使交通线路和通信线路受损。
  第(4)题,人类在山区改造环境时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第(5)题,注意“当今世界”四字,说明要主要分析人为原因。
23.答案 (1)在洪水高风险区,耕地面积扩大(1分),居住用地增多(1分),经济密度明显增大(1分)。
(2)乙(2分)
(3)在洪水高风险区开辟耕地;(2分)在洪水高风险区发展居住用地。(2分)
(4)植树造林,恢复林业用地,涵养水源;退耕还湖,增强湖泊的调节作用;迁出洪水高风险区,减少灾害损失。(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解析 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会引起受灾体的变化。结合图可以看出,与甲图相比,乙图中耕地面积扩大,居住用地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就会“放大”灾情,人类活动迁出洪水高风险区就会“缩小”灾情。
24.答案 (1)地势陡峭,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流水汇集;地表物质松散,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植被破坏严重;等等。(任答3点即可,每点1分)
(2)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或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就应快速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山地区跑,直到跑到相对安全的高度。(3分)
(3)大型工程要进行加固,要有防震结构;(2分)尽量不要在容易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地段施工。(2分)
解析 第(1)题,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表物质、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
  第(2)题,泥石流顺势下流,逃生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山地区跑。
  第(3)题,泥石流多发地区地质灾害密集,要加固工程以应对地震,同时尽量不要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段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