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9 23:1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地球公转的特征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当地球运行至图中d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
A.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 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快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 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
题组二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下面两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的度数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地球上的热量分配将会均匀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B.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北半球日出时间最早
C.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全球昼夜平分
6.2021年2月1日某学校进行期末考试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e之间
题组三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  )
A.北半球春分日   B.北半球夏至日
C.北半球秋分日   D.北半球冬至日
8.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相邻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大的应该是(  )
A.哈尔滨   B.大连 C.广州   D.上海
  下图为我国某地林区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2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值。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9.该地位于(  )
A.45°N,125°E   B.21°34'N,115°E
C.45°N,115°E   D.21°34'N,125°E
10.这一天(  )
A.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一年中最远
B.上海白昼为一年中最长
C.南极圈刚好出现极昼现象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题组四 昼夜长短的变化
  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1.该日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12.b点的昼长是(  )
A.12小时   B.18小时 C.10小时   D.16小时
题组五 五带与四季的形成
  读五带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3.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低纬度地区
14.假设黄赤交角为30°,地球上(  )
A.寒带的范围扩大   B.温带的范围扩大
C.热带的范围缩小   D.寒带的范围缩小
  青岛地处约36°N,四季分明。读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5.下列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6.青岛四季分明的原因是(  )
①地处中纬度地区
②正午太阳高度终年不变
③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
④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甲)和黄赤交角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在图甲中b—a的公转过程中,公转速度(  )
A.逐渐变慢    B.逐渐变快
C.先变慢,后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
(2)地球位于图甲中什么位置时,湖南长郡中学国旗旗杆影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
A.a   B.b   C.c   D.d
(3)黄赤交角在图乙中是(  )
A.∠XOF   B.∠TOF
C.∠FON   D.∠TON
(4)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    。
(5)在图乙中太阳直射点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                  ;                  。
题组二 地球公转的意义
  下表为①②③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① 9:00 23:00 8:58 23:02
② 7:19 18:41 7:20 18:40
③ 5:40 18:48 5:39 18:49
2.表中①②③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3.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其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丁
5.甲地位于丙地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题组三 地球公转意义的应用
  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受自然条件影响。下图示意某年北京市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6.上图四个日期中,对应夏至日的是(  )
A.a   B.b   C.c   D.d
7.造成北京市路灯照明时间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天气变化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太阳运动
  2021年某日,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大楼东偏南方向的位置,拍摄到太阳“钻进”央视大楼悬挑空间的照片(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李先生拍摄该照片的时间可能是(  )
A.冬季的早晨   B.冬季的傍晚 C.夏季的早晨   D.夏季的傍晚
9.30天前的某日,李先生曾经拍摄到同样的景观(在相同的条件下)。该日最可能是(  )
A.6月7日   B.7月7日 C.12月8日   D.1月8日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集热板与正午太阳光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江苏省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是(  )
A.12月   B.9月   C.6月   D.3月
11.江苏省的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  )
A.江苏省日落时间不变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C.江苏省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变长
D.江苏省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2022山东济南历城二中开学考试)2021年某楼盘(32°N,121°E)开盘销售已封顶的1~4号楼。这4幢楼均为18层,层高3米,南北楼间距为50米。下图为“该楼盘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2.某日看房者丽女士在4号楼南阳台,恰好看到日落,当时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3:30   B.15:30
C.17:30   D.19:30
专题强化练二 正午太阳高度与影子的变化
15分钟
  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时间测量工具。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标有刻度,用其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圭表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古人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  )
A.恒星日   B.太阳日 C.恒星年   D.回归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房屋的朝向是坐南朝北
B.使用圭表时应该在早晚来测量表影长度
C.正午表影渐短时,我国各地白昼在变长
D.表影最长时,我国各地光照也最强
  甲、乙、丙为我国某地300 m×300 m范围内新建居民区的三个规划方案。三个方案中①—⑥为居民楼,且序号相同的居民楼长宽一致,阴影为居民楼影子,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据图推断该地最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4.下列关于各方案中楼高和楼间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方案中①号居民楼高度一致
B.⑤号居民楼在乙方案中最低
C.乙方案中的①②号楼间距小于丙方案
D.甲方案中各楼间距均与乙方案不同
  (2021山东临沂模拟)某学校高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内容时,选择学校附近开阔平坦的地方用指南针、量角器等进行研学实践活动。某日11时20分(北京时间)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夜晚测得的北极星高度(量角器方位固定不变),如下图所示。还观测到,这一天过后,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测量学生的身影稍变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测量数据
5.根据活动情况记录可判断,观测地点位于(  )
A.华北平原   B.长白山区
C.塔里木盆地   D.云贵高原
6.观测日为当地(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专题强化练三 昼夜长短与日出方位
15分钟
  读我国甲、乙两城市连续三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完成下面两题。
地点 甲城市 乙城市
日期 日出 时间 日落 时间 日出 时间 日落 时间
月23日 6:12 18:29 5:53 18:08
月24日 6:10 18:30 5:52 18:08
月25日 6:08 18:31 5:51 18:09
1.表中的 最可能是(  )
A.3   B.6 C.9   D.12
2.甲城市位于乙城市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某日①②③④四地昼弧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中四地,纬度值相等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③地(  )
A.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下图为安徽省某村住宅楼景观,箭头分别表示日出和正午时刻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该日当地昼长约为(  )
A.10小时   B.12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6.该日之后到当地正午日影最短期间(  )
A.正午住宅内光照面积变大
B.安徽各地昼夜差值扩大
C.我国各地日出东南
D.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下图为我国某地2021年元旦日出景观简图,图中划船人特别吃力,且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
A.由南流向北
B.由西北流向东南
C.由北流向南
D.由东北流向西南
8.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为(  )
A.2021年2月   B.2021年7月
C.2021年12月   D.2022年1月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d点位于近日点之前,地球1月初位于近日点,因此,当地球运行至d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
2.A 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最慢。
3.D 黄赤交角为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其度数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图中角β为黄赤交角,目前度数为23°26'。
4.C 黄赤交角变为0°后,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全球全年没有四季变化,并且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的,但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各纬度地区热量分配不均的状况仍将存在。
5.B 依据太阳直射点二分二至日移动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北半球日出时间最早。
6.D 依据太阳直射点二分二至日移动规律,可以判断出2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d、e之间。
7.D 北半球昼长最短的日期是北半球冬至日,此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楼房影子最长,因此“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北半球冬至日。
8.A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房影子越长,楼间距越大。四地中哈尔滨纬度最高,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所以,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哈尔滨相邻楼房的间距最大。
9.B 该地一日内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当地时间12:00,此时北京时间为12:20,说明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根据经度差1°时间差4分钟可推知,该地经度为115°E。由材料可知,此日正午该地树影达一年中最长,说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且该地为我国某地林区,则此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中树影长与树高相同,可知该地当天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可求知当地纬度为21°34'N。
10.C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由上题可知,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并非一年中最远,A错误;北半球冬至日上海白昼为一年中最短,B错误;北半球冬至日南极圈刚好出现极昼现象,C正确;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D错误。
11.B 读图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故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可能是6月22日。
12.B 读图可知,b点3:00日出,21:00日落,故b点的昼长为18小时。
13.B 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温带地区,故选B。
14.A 黄赤交角的变化,直接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发生变化,原来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之间移动,而当黄赤交角为30°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为南、北纬30°之间,极圈的纬度数将由66°34'变为60°,则热带、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缩小。
15.C 图中表示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从而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因此各地出现四季更替。
16.D 青岛地处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变化大,且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因此四季分明。
能力提升练
1.答案 (1)B (2)C (3)C
(4)35°N 热带 寒带
(5)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范围逐渐扩大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出现极夜现象 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范围逐渐缩小
解析 (1)由图甲中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知,a、b、c、d分别为北半球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日、春分日时地球的公转位置,地球在图甲中b—a的公转过程即地球在北半球秋分日到北半球冬至日的公转过程,这个过程中地球离近日点(1月初)越来越近,故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2)湖南长郡中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北半球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3)由图可知,MN所在平面为赤道平面,E'F所在平面为黄道平面,故选C。(4)若黄赤交角变为35°,则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35°N,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将扩大。(5)图中MN为赤道,太阳直射点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即为北半球春分—夏至—秋分的过程,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范围先逐渐扩大,北半球夏至日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出现极夜现象,而后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范围逐渐缩小。
2.B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①地昼长大于12小时(当日14小时,次日14小时4分钟),且昼长逐渐变长;②地昼长小于12小时(当日11小时22分钟,次日11小时20分钟),且昼长逐渐变短;③地昼长大于12小时(当日13小时8分钟,次日13小时10分钟),且昼长逐渐变长。①③两地均昼长夜短,所以位于太阳直射的半球,且①地纬度高于③地(纬度越高,昼越长),②地与①③两地虽不在同一半球,但其昼长最接近12小时,所以②地纬度最低,因此表中①②③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①③②。
3.C 由上题可知,③地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长,若③地为北京,则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地球越来越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二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4.C 从图中可看出,甲地地方时为12时时,北京时间也是12时,所以甲地经度为120°E,位于东半球;乙地出现极昼现象,无法判断其所在经度;丙地地方时为12时时,北京时间为9时,所以丙地经度为165°E,属于西半球;丁地地方时为12时时,北京时间为1时,所以丁地经度为75°W,属于西半球。故C正确。
5.D 甲地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上,丙地昼长夜短,位于南半球,甲地在丙地的北方;由上题可知,甲地位于120°E,丙地位于165°E,甲地在丙地的西方。故甲地位于丙地的西北方向,D正确。
解题方法 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1)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二分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反。二至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同。
(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范围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极圈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
6.B 城市路灯主要是夜晚使用,北京市北半球夏至日夜长最短,其照明时间最短。
7.C 照明时间因夜晚的时间长短而变化,昼夜时间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所以造成北京市路灯照明时间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
8.D 由材料“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大楼东偏南方向的位置”可知,大楼在李先生的西北方向,因此拍摄时太阳位于李先生的西北方向。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日落西北,故李先生拍摄该照片的时间可能是夏季的傍晚,D正确;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B错误;夏季早晨,日出东北,C错误。
9.A 某地昼长相等的两天是以冬至日或夏至日对称的,这两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因此日出、日落方位相同。故30天前的某日与此次拍摄日期距离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均为15天,由此推出李先生第一次拍摄的时间是6月7日前后,第二次拍摄的时间是7月7日前后,A正确。
10.C 据图可知,调节杆高度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江苏省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月份,故选C。
11.C 读图可知,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也就是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从最大减小到最小期间,即北半球夏至日到北半球冬至日期间,此期间江苏省日落时间逐渐提前;地球公转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则江苏省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变长;江苏省由昼长夜短逐渐变为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故选C。
12.C 由材料可知,该地(32°N,121°E)位于北半球,且其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相差不大;若看房者丽女士在4号楼南阳台恰好看到日落,说明该日日落的方位应在西南方向,则确定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正值北半球冬半年,该地日落的时刻应在18:00之前;该地的纬度为32°N,日落时间不会早于16:30,因此当时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17:30,C正确。
专题强化练二 正午太阳高度与影子的变化
1.D 古人利用圭表测量正午日影,来定节气和一年时长,利用的是太阳的回归运动的规律。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回归年。
2.C 该地位于我国北方,为了充分利用光照,图中房屋的朝向是坐北朝南,A错误;使用圭表时应该在正午来测量表影长度,B错误;正午表影渐短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在增加,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各地白昼在变长,C正确;表影最长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我国各地光照最弱,D错误。
3.A 读甲、乙、丙三个方案图可知,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该居民区楼房影子朝向东北方向,由此可判断出此时该地地方时大于12时,该地在120°E以东,最可能位于松嫩平原。
4.C 乙方案中①号居民楼影长大于甲方案,故在乙方案中①号居民楼较高,同理可判读出⑤号居民楼在丙方案中最低;根据图中横坐标的距离判断,乙方案中的①②号楼间距小于丙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方案和乙方案中的部分楼间距相同。
5.B 从图中可读出,该地北极星高度为45°,可知该地位于45°N。由材料“某日11时20分(北京时间)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可知,北京时间11时20分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算出该地位于130°E。根据该地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地位于长白山区,B正确。
6.C 从图中可读出,观测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0°,该日可能为当地春分日或秋分日。由材料“这一天过后,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测量学生的身影稍变长”可知,该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则观测日为当地秋分日,C正确。春分日过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影子变短。
专题强化练三 昼夜长短与日出方位
1.A 由甲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可以计算出甲城市连续三天的昼长依次是12小时17分钟、12小时20分钟、12小时23分钟,昼长都大于12小时,并逐渐增长,证明三天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逐渐向北移动,只有3月份符合题意,A正确。
2.B 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城市24日昼长是12小时20分钟,乙城市24日昼长是12小时16分钟,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越向北昼越长,故甲城市在乙城市的北方;甲城市日出时的北京时间晚于乙城市,由此可判断出甲城市在乙城市的西方,故甲城市位于乙城市的西北方向。
3.A 纬度值相等的南北半球两地,昼长相加等于24小时,即两地昼弧范围相加为360°,或者说纬度值相等的南北半球两地昼夜长短正好相反,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夜长,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③两地纬度值相等。故选A。
4.A 经计算②地该日昼长达18小时,则其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该地所在半球的回归线时达到最大值;图中③地该日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②③两地位于同一半球;同一半球的两地昼长最大值都出现在太阳直射两地所在半球的回归线这一天;但无法判断③地具体位置,若③地位于赤道和该地所在半球回归线之间,则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其所在纬线时达到最大。故选A。
5.D 该地12点时,太阳光线从正南方向射来,据图可知从正南方向射来的太阳光线与房屋的边线成15°夹角,推出日出时太阳光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也是15°,说明太阳在东偏北15°的位置升起,太阳光线在正东时是6点,则该日日出时应该是5点,根据昼长计算公式可得,该日当地昼长约为14小时,故D正确。
6.B 该日日出时太阳光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是15°,说明太阳在东偏北15°的位置升起,由此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安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当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太阳高度最大,应为当地夏至日。该日之后到当地夏至日期间,正午住宅内光照面积变小,故A错误;当地夏至日安徽各地白昼达最大值,该日之后到当地夏至日期间安徽各地昼夜差值扩大,故B正确;此期间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故C错误;地球在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慢,故D错误。
7.D 2021年元旦,太阳直射南半球,则该地日出方向为东南,说明图示地区太阳所在的方向为东南方,影子朝向与日出方向相反即西北方向,而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则船的朝向为东北—西南;图中小船逆流而上,说明图示左侧为上游,右侧为下游,左侧为东北方向、右侧为西南方向,因此河流大致流向为由东北流向西南。
8.C 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同,则日出的方位角相同,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即与这一天太阳直射纬度相同的日期。该日为元旦(1月1日),距离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约为8天,则与元旦太阳直射纬度相同的日期为12月14日左右,C正确;元旦后太阳直射点北移,2月份太阳直射纬度比元旦时太阳直射纬度位置偏北,日出方位角不同,A错误;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B错误;题中说的是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