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不同少数民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示少数民族分布区 ( )
A.有一定的面积、范围 B.划分指标多样
C.区间界线明确 D.区内没有差异
2.与我国其他大多数区域相比,图示区域少数民族众多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源 ④历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面两图示意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3.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图2所示区域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 )
A
B
C
D
我国江南地区的园林、古镇等旅游景区,以及民宿庭院中常常可见到青瓦立式铺设(将瓦片竖立着铺装)的地面。青瓦立式铺地不仅是建筑装饰的艺术,也是在南方气候背景下形成的、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到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我国江南地区出现青瓦立式铺地的原因的是 ( )
A.雨季长,减少地面积水
B.南方屋顶多用青瓦
C.路面粗糙,防滑
D.夏季气温高,减弱热量在地表的积聚
6.测量发现白天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石板砖地和水泥地的温度,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 )
A.青瓦地粗糙,增强路面的反射,削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
B.青瓦地缝隙大,含有泥土和水分,比热容大
C.青瓦立式铺设将热量传导至土层
D.石板砖地、水泥地比热容小
为了明确建筑和气候的科学关系,《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并对各个气候区的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能源奇缺”,故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供暖分界线。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也是影响体感温度(人体感受到的温度)的重要因素,当气温低于15℃时,相对湿度越大,会感觉越冷。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建筑物设计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区的东部应重点防风沙
B.b区应防寒并兼顾防热
C.c区应防积雪和冻土
D.d区应防雷电和台风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南方地区难以集中供暖的原因,不包括 ( )
A.建筑物的保暖性能较差
B.供暖期短,管网维护费用高
C.能源消耗量大,能源供应不足
D.南方冬季体感温度高于气温
读我国生态文化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9.关于图中各文化区景观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草原文化区——海拔较高、地形崎岖
B.江南水乡文化区——林海雪原、河湖密布
C.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三山夹两盆
D.华南妈祖文化区——平原辽阔、沃野千里
10.关于图中各文化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云贵高原文化区——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
B.华北平原文化区——雨热同期,季风性显著
C.黄土高原文化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四川盆地文化区——温暖湿润,太阳辐射强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1.甲区域与丙区域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甲区域深居内陆、降水少
B.丙区域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丙区域海拔高,气温低
D.甲区域年降水量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12.比较甲、乙、丙三个区域,从农业角度来看,其共同点是 ( )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开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13.乙区域附近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②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界线
④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的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且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期。延边人民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现在延边已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下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及销售路线、分布海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4.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海域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 B.径流
C.寒流 D.盐度
15.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有利条件有 ( )
①纬度低,气温高,水分蒸发快
②靠近明太鱼分布海域,运输费用低
③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
④季风影响小,阴雨天气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其港口小镇罗曾堡航运发达,早期修有大致为南北走向的卡兰运河发展贸易,由于货船体积日益增大,狭窄的水路航行受强风的影响日益加剧。1980年,当地人在卡兰运河一侧河岸修建了由125个独立的混凝土柱组成的高墙,柱子呈半圆环形,高度约25米,建成后有效削减了75%的风力。荷兰当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木鞋是荷兰的“国粹”,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作为纪念品出售。
(1)分析荷兰多大风的原因。(4分)
(2)在下图中用“)”或“(”画出混凝土柱的分布。(3分)
(3)说明荷兰木鞋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北角,是世界的最东北端,有“地球东极”之称。首府阿纳德尔是一座彩色城市,建筑外墙涂刷各种鲜艳的色彩,被称为“俄罗斯最明亮的城市”。近年来该城市建筑常常出现倾斜和裂缝现象,并有倒塌危险。阿纳德尔河河口处存在巨大的水下溺谷,该溺谷呈“V”形,原来位于陆地上,后被海水淹没。楚科奇自治区境内居民点较少,以小镇和村庄为主,居民点之间以直升机或小飞机为主要交通方式。
(1)请从气温的角度说明阿纳德尔多彩色建筑,以及该城市建筑出现裂缝的原因。(6分)
(2)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阿纳德尔河对阿纳德尔溺谷的影响。(4分)
(3)请分析楚科奇自治区居民为什么主要乘坐直升机或小飞机从一个镇到另一个镇。(4分)
18.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2020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21周年,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异,谋求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读青海、广东两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对青海、广东两省区域知识的掌握,完成下列表格。(4分)
— 青海省 广东省
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
城镇化水平 较高
对外开放程度 较低
人口密度 大
(2)分析两省份的农业生产活动有何不同。影响两省份农业生产活动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哪些 (4分)
(3)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工业不发达,广东省矿产资源贫乏,但工业较发达,请分析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秦岭南北地理要素剖面图。
材料二 陕西省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的最高点为太白山,其海拔为3 767米,最低点海拔为740米,平均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年均降水量约为800毫米。下表为太白县四季平均气温资料表。
月份 3—5月 6—8月 9—11月 12月至次年2月
平均气温 5.4℃ 19℃ 7.7℃ -3.7℃
(1)说明甲、乙两地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异同点,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10分)
(2)太白县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打造生态休闲产业,分析其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4分)
答案与解析
1.A 图中少数民族分布区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划分指标是民族,指标单一;少数民族分布区之间具有过渡性,界线不明确;少数民族分布区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非没有差异。
2.D 我国其他大多数区域,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人们相互交往比较方便,民族融合程度高,少数民族少。图示区域纬度较低,海拔不是很高,但多山,受地形阻隔,内部各地彼此间交流不便,长期相互“独立”的历史,使得图示区域少数民族众多。
3.B 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图1为我国东北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区,图2为长江三角洲。热量差异导致两地的农业耕作制度及农作物品种不同。
4.B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城镇化速度加快,受市场影响,城市周围花卉、蔬菜的产量上升,粮食、塘鱼的产量有所下降。
5.B 江南地区雨季长,采用青瓦立式铺地,可以增加地表的缝隙,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地面积水,A不符合题意;江南地区屋顶多用青瓦,是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种传统建筑习惯,不是出现青瓦立式铺地的原因,B符合题意;江南地区降水多,地表湿滑,青瓦立式铺地可以增大路面粗糙度,起到防滑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竖立的青瓦利于地表水下渗,可以增大土壤含水率,进而增大比热容,利于地表热量传导至土层,减弱热量在地表的积聚,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A 青瓦地较粗糙,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较低,A符合题意;竖立的青瓦利于地表水下渗,增大土壤含水率,进而增大比热容,可将热量传导至土层,降低地表温度,B、C不符合题意;石板砖地、水泥地比热容比青瓦地小,白天石板砖地、水泥地吸热快,升温快,温度相对较高,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B 由图可知,a区的东部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三省,冬季气温较低,因此建筑物设计应重点防积雪和冻土,A项错误;b区夏季较为炎热、冬季寒冷,因此建筑物设计应该防寒并兼顾防热,B项正确;c区主要是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积雪和冻土主要出现在严寒地区,C项错误;d区位于云贵高原,距海较远且地势较高,不易受台风影响,D项错误。
8.D 为了适应夏季潮湿炎热的气候,南方建筑设计上更注重通风,保暖性能不高,散热较快,不利于集中供暖;南方地处亚热带,供暖期短,建设复杂的供暖管网系统后每年运行时间短,利用率低,集中供暖不划算;集中供暖能耗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南方地区煤炭资源较北方地区少,而水电站尚未建设,故能源短缺,不利于集中供暖;南方地区湿度比北方地区大,且南方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15℃,故南方冬季体感温度普遍低于气温。故选D项。
9.C 内蒙古草原文化区海拔较高,位于我国地形最平坦的高原上;林海雪原、平原辽阔、沃野千里是东北黑土文化区的景观特征;华南妈祖文化区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较小,且多肥力较低的红壤;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的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
10.B 云贵高原文化区气温年较差小;黄土高原文化区地处季风区,降水较多,并非沙漠广布;四川盆地文化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
11.B 甲、丙两区域分别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和山东省。山东省位于沿海地区,黑龙江省距海也较近,故A错误;山东省纬度低于黑龙江省,受夏季风影响更大,降水和热量条件都较黑龙江省优越,故B正确,C、D错误。
12.A 甲、乙、丙三个区域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A对。只有甲区域地广人稀,B错;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丙区域属于暖温带,C错;只有甲区域黑土广布,D错。
13.D 乙区域附近的山脉是贺兰山,贺兰山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界线,故①③正确。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②错误;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④错误。故选D。
14.C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日本海西南部纬度不高,但受南下寒流影响,有冷水环境,适宜明太鱼生存,故C正确。
15.B 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纬度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最佳晾晒期气温更高,水分蒸发更快,①对;结合图示可知,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距明太鱼分布海域更远,②错;延边纬度低,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纬度高,气候更为寒冷,最佳晾晒期内昼夜气温大多皆低于0℃,反复冻融条件差,不利于明太鱼干品质提升,③对;延边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大,阴雨天气相对较多,④错。故选B。
16.答案 (1)常年盛行西风,风力强劲;(2分)西临广阔的海洋,地势较低缓,对风的阻挡作用小,风力大。(2分)
(2)(3分)
(3)荷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较多,气候湿润;(2分)荷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面潮湿,木鞋不怕潮湿;(2分)当地森林资源丰富,便于取材。(2分)
解析 第(1)题,荷兰大致位于52°N,常年受盛行西风带的控制,多大风;地势低缓,无高大地形阻挡大风。第(2)题,由于当地盛行西风,所以混凝土柱应分布于卡兰运河西侧。凹面朝向风吹来的方向,起到汇聚、拦截来风的作用。第(3)题,从取材方便、适应环境的角度分析荷兰木鞋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17.答案 (1)该城市气候寒冷,彩色建筑较为醒目,提高人们的心理热度;(2分)彩色外墙能多吸收与保存外界的热量;(2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该城市所在地区冻土解冻,地基变形,建筑出现裂缝。(2分)
(2)地质历史上阿纳德尔河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形成“V”形河谷;(2分)溺谷形成后,阿纳德尔河带来的泥沙在阿纳德尔溺谷进行淤积。(2分)
(3)纬度高,气温低,人口稀少,镇与镇之间距离远;(2分)地形崎岖,基础设施落后,缺乏道路。(2分)
解析 第(1)题,从气温角度说明阿纳德尔多彩色建筑的原因,主要从不同颜色对太阳光的吸收作用角度考虑。建筑出现裂缝的原因,要结合材料中的“近年来”,说明建筑出现裂缝与近年来的环境变化有关;结合该地地处高纬、冻土广布的背景可知,建筑出现裂缝很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第(2)题,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河流对溺谷的影响,主要从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两方面考虑。第(3)题,由材料“楚科奇自治区境内居民点较少,以小镇和村庄为主”可知,当地人口稀少,进而可推知当地基础设施落后,缺乏道路;再结合自然地理背景,分析人口、聚落稀少的原因即可。
18.答案 (1)(每空1分)
— 青海省 广东省
地形 以高原、山地 为主 以丘陵、平原 为主
城镇化水平 较低 较高
对外开放程度 较低 较高
人口密度 小 大
(2)青海省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广东省以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为主。(2分)影响两省份农业生产活动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2分)
(3)青海省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因而工业不发达。(3分)广东省虽然矿产资源贫乏,但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发达,又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因而工业发达。(3分)
解析 (1)青海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低。广东省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城镇化水平较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2)青海省和广东省由于位置不同(一个位于青藏高原,一个位于东南沿海),自然地理特征存在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地区,高寒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活动以畜牧业为主;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气温高,发展了种植业。而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大且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生长。
(3)根据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即可。
19.答案 (1)相同点:甲、乙两地都位于山前冲积平原,主要发展种植业。(2分)不同点:甲地为水田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乙地为旱作农业,以种植小麦为主。(4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地气候条件不同,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4分)
(2)地处秦岭山地,地表崎岖,地貌景观丰富;(2分)海拔较高,植被茂盛,夏季凉爽,气候适宜。(2分)
解析 第(1)题,甲、乙两地因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主要发展种植业。但两地的农业类型与种植作物不同,其原因在于两地气候条件不同。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水田农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地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适合发展旱作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冬季气温在0℃以下,夏季凉爽。地貌多样、气候适宜、植被茂密、空气良好等都为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