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9 23: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
基础过关练
题组 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一般步骤和主要方法
  (2022陕西咸阳模拟)罗讷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罗讷冰川,流经法国南部,注入地中海。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历史上罗讷河采用低坝多级开发方式。目前,法国罗讷河流域兴起拆除水坝的运动。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低坝开发的优点是 (  )
A.减小移民规模
B.防止水污染
C.增加水资源量
D.增加发电装机容量
2.目前罗讷河流域拆除水坝的主要原因是 (  )
A.用电规模减小
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C.想恢复生态环境
D.想减轻地震威胁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城镇化水平高达69%。但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差异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条件存在差异
B.矿产资源存在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D.交通发展存在差异
4.下列关于实现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苏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B.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
C.苏中地区要搞好沿江地区开发
D.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工业
  下图1为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级别分布图(综合潜力包括耕地的数量潜力、质量潜力和生态潜力),图2为湖北省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5.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空间分布主要特点是 (  )
A.东部大、西部小 B.南北大、中部小
C.西北大、东南小 D.东西小、中部大
6.下列关于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级潜力区进行整治可获得更多耕地
B.Ⅱ级潜力区开发湖泊可增大耕地质量潜力
C.Ⅳ级潜力区宜进一步扩大种植业规模
D.Ⅴ级潜力区土地已无经济发展的潜力
  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西江综合整治也迎来重大机遇。下图示意西江流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提高航运能力是西江综合整治的重要方面之一,需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
A.建造大型船舶和增加航运船队
B.提高流域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C.建造截水通行船闸和清除险滩、暗礁
D.提高铁路、公路密度,拓展服务范围
8.西江下游地区洪水灾害频繁,下游地区应采取的有效治理措施是 (  )
A.发展水电,开采矿产
B.开发旅游,兴建大坝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9.某校地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研究课题:区域和发展规划。
阶段Ⅰ研究思路:
研究结论:
阶段Ⅱ成果: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稀少,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大漠孤烟,黄沙漫漫。
阶段Ⅲ成果:……
(1)依据研究阶段Ⅱ成果,推断该区域为图示中的   (填代号)。
(2)请你推断该地理小组得出阶段Ⅱ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地图名称。(至少答出四种地图)
(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研究阶段Ⅲ成果: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不利条件是          ,其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南、苏中、苏北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乡村地域功能存在着明显差异。图1为江苏省行政区划及各区域乡村地域功能占全省比重分布图。
图1
  材料二 图2是1998—2007年江苏省及其三大区域耕地净减少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统计图。
图2
(1)据图1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乡村地域功能的区域差异。
(2)结合图2分析苏南地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地位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
(3)图2中两项数据大致呈什么关系 说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仍然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哪个因素
(4)请为江苏省三大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A 低坝开发淹没区面积小,利于减小移民规模,A正确;低坝落差小,库容小,不利于增加发电装机容量和水资源量,C、D错误。与防止水污染无关,B错误。
2.C 目前拆除水坝的主要原因是想恢复河流生态,减少水坝对自然河道的分割,保护河流自然生态环境,C正确;法国经济发达,用电规模逐渐扩大,A错误;水电运营成本较低,B错误;地震主要和地壳活动有关,该地地震并没有显著增加,拆除水坝与减轻地震威胁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3.C 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差异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C对。自然条件存在差异、矿产资源存在差异不是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差异较大的最主要原因,A、B错。交通发展存在差异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造成的,D错。
4.B 苏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苏南地区距上海近,应利用地缘优势,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经济,B项符合题意。苏中地区要搞好沿江地区开发,加快经济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苏北地区要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工业,D项不符合题意。
5.D 读图1结合图例可判断,湖北省中部和东西部地区的土地整治综合潜力不同,中部较大,而东西部较小,D正确。
6.A 结合图1中信息分析,湖北省Ⅰ级潜力区大部分位于中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适宜发展耕作业,进行整治可获得更多耕地,A正确;Ⅱ级潜力区开发湖泊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使生态潜力变小,B错误;Ⅳ级潜力区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扩大种植业规模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应当以生态保护为主,C错误;Ⅴ级潜力区若因地制宜,也可适当进行经济活动,D错误。
7.C 西江落差大,径流量季节差异显著,限制了航运发展。建造截水通行船闸可以增加蓄水量,缩小局部河段水位落差和径流季节变化,利于通航;疏浚河道,清除险滩、暗礁,提高了航运安全性,也利于提高航运能力。故选C。
8.D 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要加固大堤,疏浚河道,以防范洪水灾害。故选D。
9.答案 (1)甲
(2)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新疆地形分布图、新疆河流分布图、新疆气候分布图、新疆植被分布图等。
(3)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特色农业
解析 (1)“深居内陆”“三山夹两盆”等是关键信息,据此可以判断该区域为图示中的甲。
(2)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中国政区图→远离海洋;新疆气候分布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新疆地形分布图→三山夹两盆;新疆河流分布图→河流稀少;新疆植被分布图→山地牧场。
(3)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不利条件是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其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特色农业。
10.答案 (1)苏北地区乡村地域以农业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主,工业功能比重最小;苏中地区乡村地域各类功能较为均衡;苏南地区乡村地域以工业功能和生态功能为主,农业功能比重最小。
(2)城镇化加速发展,建筑用地增加,大量耕地被占用;市场需求变化促使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小。
(3)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与耕地净减少量基本呈正相关。
  土地资源(或耕地)消耗。
(4)完善交通网,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加快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区域合作和分工,实现互补发展;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苏中地区要提高工业化水平,防治环境污染。
解析 (1)读图可知,苏北地区乡村地域以农业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主,工业功能比重最小;苏南地区乡村地域以工业功能和生态功能为主,农业功能比重最小;苏中地区乡村地域各类功能较为均衡。
(2)主要从农业用地面积和农业结构两方面分析。苏南地区城镇化加速发展,建筑用地增加,大量耕地被占用;市场需求变化促使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小。
(3)结合图2分析可知,耕地净减少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基本呈正相关,说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仍然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资源(或耕地)消耗。
(4)注意三大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并根据三大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措施。三大区域间要加强联系(如完善交通网),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苏北地区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应加快工业化步伐;苏中地区要提高工业化水平,防治环境污染;苏南地区处于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应优化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