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一、单选题
1.(2022秋·广西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甲比乙亮,则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关系正确的是( )
A.I1>I2 B.I2<I3
C.I1=I3 D.I1=I2+I3
2.(2022秋·广西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下列关于A、B、C三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IA=IB+IC B.IB=IA+IC C.IC=IA+IB D.IA=IB=IC
3.(2022秋·广西钦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电阻大,电流小 B.BC段电阻大,电流小
C.AB段电阻大,电流与BC段相等 D.BC段电阻大,电流与AB段相等
4.(2022秋·广西河池·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电流和电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
B.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的过程中,电流越来越小
C.并联电路中有两条以上电流路径,各支路的电流大小一定不相等
D.测电流时,必须将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电流必须从表的正接线柱流进
5.(2022秋·广西钦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是0.4A,A1的示数是0.1A,则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 )
A.0.5A B.0.4A C.0.3A D.0.1A
6.(2022秋·广西河池·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利用图示电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闭合开关S再迅速断开,发现接通电路的短时间内,两只小灯泡均发光,电流表的指针正向偏转超过最大刻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小灯泡Ll发生短路
B.小灯泡L2发生短路
C.电流表使用的量程小了
D.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7.(2022秋·广西河池·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和中的电流分别为
A.1.3A,0.26A B.1.04A,0.26A
C.0.23A,1.06A D.0.26A,1.04A
二、填空题
8.(2022秋·广西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一个充电宝同时给三部手机充电的情景。此时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 ,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机,则通过充电宝的总电流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2022秋·广西河池·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当开关S、S1闭合时,两灯均发光.当S1由闭合到断开时,L2亮度 (填“变暗”、“变亮”或“不变”);电流表A1示数 ,电流表A的示数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10.(2022秋·广西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的电路图如图所示(A、B、C、D为测量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IB/A IC/A IA/A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24 0.30 0.54
(1)为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应选用两个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第1小组换用各种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实验,所记录的数据如表,分析可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 各并联支路中的电流 ;
(3)第2小组将测量点A改在D处,其他操作与第1小组完全相同,该小组 得出上述结论;第3小组较粗心,实验前忘了对电流表校零(其指针未对准零刻度,稍有偏离),其他操作与第1小组完全相同,该小组 得出上述结论。(选填“能”或“不能”)
11.(2022秋·广西防城港·九年级统考期末)图甲为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 。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其原因是 ;
(3)纠正错误后,他将电流表仍接A处,闭合开关后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L1 (填“断路”或“短路”);
(4)要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应串联在图甲中的 (填“A”、“B”或“C”)处;
(5)为了得到普遍规律,本实验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1 0.10 0.14 0.24
2 0.20 0.22 0.42
3 0.26 0.30 0.56
由此得出本实验结论: (用字母表达式);
(6)实验结束后,小明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当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A2的示数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2022秋·广西河池·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下表是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三个不同位置的电流值,有一个位置的电流测量明显有误,其电流值是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2 0.32 1.6
13.(2022秋·广西贺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 (填“相同”或“不相同”),并进行多次测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填符号);
A.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电压测量的误差
(2)若在连接好电路之后闭合开关,看到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 。
A.通过灯泡的电流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灯丝短路
D.小灯泡靠近负极
14.(2022秋·广西河池·九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选用规格 (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L1、L2连接电路。
(2)该同学将电流表串联接入图甲中的C点,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没有偏转,但小灯泡L1和L2均发光,可能的原因是 (填“L1断路”“L2断路”“电表断路”或“电流表被短接”)。排除故障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通过C点的电流是 A。
(3)该同学再将电流表串联接入图甲中的A点,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是0.28A,此时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是 A。
15.(2022秋·广西贺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小海和小明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乙是他们连接的实物电路,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 ;连接完成后将开关闭合,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位置 A B C
电流I/A 0.30 0.24 0.54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要求电流表测量L2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 )
(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上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 (只写表达式);
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 。
16.(2022秋·广西贺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1是兴趣小组“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小明连电路时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L1没亮。他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 ;实验时L1没亮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L1的灯丝断了”或“L1灯座处可能短路”);
(3)如表是小华实验中测得的三组数据: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 ;
实验序号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1 电流I/A 0.3 0.3 0.3
2 电流I/A 0.4 0.4 0.4
3 电流I/A 0.2 0.2 0.2
(4)本实验要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5)小明和小华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2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的问题(填在下面横线上);
小明: ;
小华: 。
17.(2022秋·广西南宁·九年级统考期末)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按图甲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该 (选填“断开”或“闭合”);
(2)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灯L2发光,灯L1不发光。若故障只发生在灯泡上,则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
(3)图乙是排除故障后连接的实验电路,则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侧,原因是电流表 。做出正确调整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4)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实验次数 1 2 3
电流IA/A 0.12 0.18 0.24
电流IB/A 0.18 0.22 0.24
电流IC/A 0.30 0.40 0.48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表达式为 。(用IA、IB、IC表示),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选填序号“A”或“B”)。
A.减小实验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18.(2022秋·广西河池·九年级统考期末)以下是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写下的一份实验报告。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1.干路中的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设计实验∶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闭合开关,记录A、B、C各点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0.4 0.4 0.8
结论∶IC=IA+IB,IA=IB。
(1)小明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2)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的不足∶ 。
(3)实验的改进方法∶ 。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由图可知,两灯泡串联,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三个电流表的示数相等,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由电路图知,两个小灯泡串联;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A、B、C三处的电流相等,即
IA=IB=IC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已知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且长度相同,BC的横截面积大于AB的横截面积,所以BC的电阻小于AB的电阻;由于两个电阻是串联的,所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是相等的
故选C。
4.D
【详解】A.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故A错误;
B.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的过程中,电流打下不变,故B错误;
C.并联电路中有两条以上电流路径,各支路两端电压相同,当各支路电阻相同时,各支路的电流相等,故C错误;
D.电流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电路串联,测电流时,必须将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电流必须从表的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由图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A1测量L1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AB.因两个灯泡并联,由题意“两只小灯泡均发光”可得,若其中任意一个灯泡短路,其它灯泡都不会发光,故AB不符合题意;
C. 若电流表接了小量程,而电路中电流又较大,则指针会迅速偏转超过最大刻度,故C符合题意;
D .由题意“电流表的指针正向偏转”可知,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没有接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A1测L1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确定两电流表的量程,并根据分度值读出其大小,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L2的电流.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A1测L1支路的电流,因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大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两指针的位置相同,所以,A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干路电流I=1.3A,A1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通过L1支路的电流I1=0.26A,则通过L2的电流:.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读数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流表量程的判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 电源 变小
【详解】[1]充电宝同时给三部手机充电,充电宝提供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2]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机,则通过充电宝的总电流将变小,因为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电流不变,由3个支路变为2个支路,所以总电流变小。
9. 不变 不变 变小
【详解】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S1,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L2支路中的电流;当开关S1断开时,电路为L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A. A1都测通过L2的电流;∵并联电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的电流不变、实际功率不变、亮度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灯泡L2亮度不变;∵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减少了一条支路,∴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点睛】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S1,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L2支路中的电流;当开关S1断开时,电路为L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A、A1都测通过L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灯泡L2的亮度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10. 不同 等于 之和 能 不能
【详解】(1)[1]为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应选用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
(2)[2][3]第1小组换用各种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实验,所记录的数据如表,分析可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并联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3)[4]第2小组将测量点A改在D处,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中的电流,其他操作与第1小组完全相同,该小组能得出上述结论。
[5]第3小组较粗心,实验前忘了对电流表校零(其指针未对准零刻度,稍有偏离),每次读数都有偏差,其他操作与第1小组完全相同,该小组能不得出上述结论,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11. 断开 电流表没有调零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断路 C IC=IA+IB 变小
【详解】(1)[1]连接电路时,为了安全起见,开关应断开。
(2)[2][3]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对电流表进行调零,故发现指针左偏其原因是电流表没有调零;实验时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可能是因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了。
(3)[4]纠正错误后,他将电流表仍接A处,两灯并联,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该支路断路。若短路的话,L2发光不可能发光。
(4)[5]测量干路中电流时,电流表应该串联在干路中,电流表应串联在图甲中的C处。
(5)[6]由表中数据可知,C处的电流等于A处的电流与B处的电流之和,故可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的电流之和,写成公式为:IC=IA+IB。
(6)[7]电流表A2原来测量干路中的电流,断开后测量一个支路的电流,A2的示数会变小。
12. 不相同 1.6A 见解析
【详解】(1)[1]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应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
(2)[2][3]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都相等,测得的三个不同位置的电流值,有一个位置的电流测量明显有误,两个测量值是正确的,错误的电流值应是1.6A,错误的原因在于:接的电流表的小量程却按照大量程读数了。
13. 不相同 A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C
【详解】(1)[1][2]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应该要选用几组规格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多次测量后,再进行分析论证,这样做可以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故选A。
(2)[3]由图乙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
(3)[4]A.两个灯泡串联,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都相等,A不符合题意。
B.若灯泡的灯丝断了,另一个也不发光,B不符合题意。
C.若灯丝短路,这个灯不发光,另一灯发光,C符合题意。
D.灯泡发光与小灯泡靠近负极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不同 电流表被短接 0.42 0.14
【详解】(1)[1]探究“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应选用不同规格灯泡进行多次实验,这是为了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2)[2]该同学将电流表串联接入图甲中的C点,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没有偏转,但小灯泡L1和L4均发光,这说明电路是通路,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流表被短路。
[3]由图可知,电流表选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2A,即C点的电流是0.42A。
(3)[4]电流表串联接入图甲中的A点,电流表的示数是0.28A,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是0.28A。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支路电流的和,则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是
0.42A-0.28A=0.14A
15. 断开 C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以上实验
【详解】(1)[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乙是他们连接的实物电路,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由图乙知,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的电流,即测的是C点的电流。
(2)[3]要测L2的电流,电流表需与L2串联,即将与电流0.6A档的导线,改接为左接线柱与电流的负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3)[4]由表格数据可知,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之和,即
[5]为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普遍性,其操作方法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以上实验。
16. 不相同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L1灯座处可能短路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寻找普遍规律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电流表所选量程偏大
【详解】(1)[1]为了让结论具有普遍性,应选用不同的灯泡做几次实验。
(2)[2]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说明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3]两个灯泡串联时,L2亮说明电路是通路,即灯泡L1的灯丝不可能断了,故L1没亮的原因可能是该小灯泡灯座处可能短路了。
(3)[4]分析三组数据中,三处不同位置电流表的示数相等,可得结论: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4)[5]本实验要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得出结论。
(5)[6]当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时,指针会向左偏,故小明同学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7]当选择的量程太大时,指针会偏转的角度小,读数不准确,故小华同学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是电流表所选量程偏大。
17. 断开 L1断路 C 电流表没调零 0.2 IC=IA+IB B
【详解】(1)[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该断开。
(2)[2]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则干路和L2支路为通路,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有示数,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L1断路。
(3)[3]图乙中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C处的电流。
[4]开关闭合前,若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侧,则原因是电流表没调零。
[5]图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A。
(4)[6]表格中
0.12A+0.18A=0.3A,0.18A+0.22A=0.40A,0.24A+0.24A=0.48A
所以可以得出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即IC=IA+IB。
[7]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找普遍规律,故B正确。故选B。
18. 不可靠 实验次数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灯泡相同,太特殊 换用不同的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详解】(1)[1]小明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不可靠。
(2)[2]小明同学这一方案中实验的次数太少,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有可能是一种偶然现象;且实验中两个灯泡也相同,太特殊,不能反映普遍性。
(3)[3] 要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应换用不同的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