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专题分类--第十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专题分类--第十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9 16: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专题分类
第十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考点1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2022海南,15,3分)寄生在南美洲红色仙人掌上的一种小昆虫的血液,曾是制作胭脂红颜色的原料。印加人把这种胭脂虫视为奇珍异宝,密不告人。后来西班牙殖民者也将其视为重大商业机密,不容他国染指,借以牟取暴利。19世纪,一名法国人在南美种植园窃得这种昆虫,开始在欧洲培育,打破了西班牙对此种颜料的长期垄断。胭脂红颜色的原料从秘密到广为人知的既成事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
A.细节描述是历史书写的有益方式
B.时空观念是历史研究的思维方式
C.资源垄断是历史解释的首要内容
D.偶然事件是历史必然的重要体现
答案 D D3分A1分B1分C0分
法国人偶然窃得胭脂虫并进行培育,打破了西班牙对胭脂红颜色原料的长期垄断,但是这一事件是以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发展为背景的,这反映了偶然事件是历史必然的重要体现,故D为最佳选项,选D可得3分。材料对于胭脂红颜色原料由秘密到广为人知的描述符合细节描述特点,但这一特点不能完整反映整段材料信息,所以A不是最佳项,选A可得1分;材料以胭脂红颜色原料从秘密到广为人知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序,体现了时空观念,但这只是叙述这一事件采用的方式,并非材料主旨,所以B不是最佳项,选B也可得1分;C表述明显错误,故选C不得分。
2.(2022湖北,13,3分)下图是发表于1805年的漫画《危险中的地球布丁:国家美食家在享用小点心》,其中两个人物代表的国家是(  )
A.西班牙与葡萄牙 B.荷兰与英国
C.英国与法国 D.法国与普鲁士
答案 C 拿破仑于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并通过扩张战争,在欧洲大陆建立了庞大的帝国疆域;18世纪后期,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国家实力大幅增强,即两个“国家美食家在享用小点心”,C项正确。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从此一蹶不振;17世纪后期,三次英荷战争中,荷兰战败,从此走向衰落;19世纪初,德意志尚未统一,普鲁士只是其中的一个邦国,因参加反法同盟,被法军打败,A、B、D三项排除。
3.(2021福建,14,3分)1884年,美国某公司推出一则主题为“给非洲带去文明”的香皂广告。此后近30年间,该公司的广告经常宣称,使用其香皂可以让非洲人皮肤变白,变得文明。同时期,法国和希腊的老牌香皂公司也声称其产品能“让黑人变白”。这主要体现了西方(  )
A.推广欧美生活方式 B.存在着固有的种族偏见
C.重视争夺非洲市场 D.旨在推动非洲文明进步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使用其香皂可以让非洲人皮肤变白,变得文明”看,在当时西方人眼里,皮肤黑意味着不文明,这反映出当时西方存在着固有的种族偏见,故选B项。使用香皂不等于推广欧美生活方式,排除A项;美国、法国和希腊的香皂公司进行广告宣传不能说明西方国家重视争夺非洲市场,排除C项;西方国家无意推动非洲文明进步,排除D项。
4.(2021重庆,13,3分)1888年,一位热衷于殖民主义的访客在德国首相俾斯麦面前摊开一大张非洲地图,指着地图说明当地的资源有多么丰富。俾斯麦表示:“您的非洲地图非常漂亮,然而我的非洲地图位于欧洲。俄国在这里,法国在这里,而我们夹在中间。这是我的非洲地图。”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  )
A.意在限制法国和俄国的崛起
B.当务之急是实现统一
C.殖民野心受限于地缘政治
D.要在非洲拓展殖民地
答案 C 根据材料“您的非洲地图非常漂亮,然而我的非洲地图位于欧洲。俄国在这里,法国在这里,而我们夹在中间。这是我的非洲地图”可以看出,德国想进行殖民扩张,但是受到了俄国和法国在地理位置上的压制,可以看出殖民野心受限于其地缘政治,故选C。材料反映了当时德国的殖民野心受限与其地缘政治,而不是限制法国和俄国的崛起,排除A;德国统一于1871年,排除B;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考点2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2023北京,14,3分)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将阿兹特克人视为祖先,将阿兹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视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这些做法意在(  )
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C.推动墨西哥的民族独立运动
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
答案 B 墨西哥通过追溯阿兹特克帝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构建其民族文化认同,从而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B项正确。拉丁美洲的殖民国家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A项排除;1821年墨西哥已经获得独立,C项排除;印第安人创建的阿兹特克文明在西方早期殖民阶段就已经被毁灭,墨西哥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重建阿兹特克文明说法错误,D项排除。
2.(2019课标Ⅰ,33,4分)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答案 D 近代北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移植到北美,促使美国在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拉丁美洲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均为封建君主制国家,其将封建的生产方式移植到拉美,从而导致拉美推翻殖民统治后不如美国先进,故D项正确。当时英国、西班牙等宗主国都奴役掠夺土著居民,故A项不是主要原因。拉美并不是最早被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的地区,故B项错误。当时宗主国都进行了大量移民,故C项不是主要原因。
3.(2021北京,7,3分)1912年1月,列宁起草了一份决议,提到辛亥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深切的同情注视着中国革命人民获得的成就”。这表明,列宁认为(  )
A.辛亥革命与十月革命具有相同的性质
B.孙中山领导的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C.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D.辛亥革命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答案 D 材料“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说明,列宁认为辛亥革命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列强在华势力,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故选D。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二者性质并不相同,排除A;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排除B;共产国际成立于1919年,晚于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排除C。
4.选必3·殖民与文化交流(2022北京,18,12分)拉丁美洲与欧洲
材料一 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简表
年份 人物及事件
1764 “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在西班牙成立,旨在推动科学、文化及经济发展。早期868名会员中有500多位墨西哥人
1768 墨西哥人阿尔扎特创办报刊,介绍《百科全书》及欧洲的科学新发现。他是法国巴黎科学院、“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还是抽水马桶球阀的发明者
1775 “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秘鲁人德奥拉维德因与伏尔泰等人交往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
1788 法国人布里索在巴黎组建“黑人之友协会”,宣传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圣多明各商人奥吉加入协会
1793 3位圣多明各代表参加法国国民公会,主张废除奴隶制
墨西哥城30多位学者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罪名是谈论法国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独立等
1804— 1805 委内瑞拉人玻利瓦尔游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在巴黎亲历拿破仑称帝,在罗马发誓终结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
材料二 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无法肯定我们到底属于人类哪一个家庭。
……
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可以这么说,为了将各个阶层、各种政治观点和各种公共习俗重塑为一个整体,我们需要平等。
——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
国会上的发言(1819)
材料三 玻利维亚人包括:所有出生于本共和国领土之上者;玻利维亚父亲或母亲所生子女,包括那些生于本共和国之外但依法明确表示愿意居住在玻利维亚者;本共和国的解放者……获得归化许可或在本共和国居住满三年者;那些迄今为止仍为奴隶,在本宪法发布后获得解放者。
——玻利瓦尔起草的玻利维亚宪法(1826)
(1)阅读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4分)
(2)在拉丁美洲,玻利瓦尔被誉为解放者。结合上述材料和时代背景,评析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8分)
答案 (1)参考答案要点:
时代议题有:近代自然科学;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废除奴隶制;殖民地独立。
(2)参考答案示例:
拉丁美洲长期处于欧洲殖民者的专制统治之下,奴隶制盛行,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受移民、奴隶贸易等因素影响,这里的社会结构、民族状况复杂。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美国独立以及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传到拉美,激发了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革命思想的产生。
玻利瓦尔曾游历欧洲,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并对拉美社会有深刻思考。他针对拉美种族众多、阶层复杂的状况,强调拉美民众的民族认同,为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在政治制度上,更明确地反对专制制度和君主制度,主张拉美国家独立后应实行共和政体,并进一步废除奴隶制,以实现自由平等,并增强民族凝聚力。
拉丁美洲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启蒙思想在欧美的传播以及玻利瓦尔个人的经历,都是其思想形成的基础,而他的思想也为拉美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
解析 (1)“时代议题”可通过材料关键词句,进行概括。根据1764年与1768年的人物及事件可直接得出“近代自然科学”;根据1775年及提到的“伏尔泰”可得出“启蒙思想”;根据1788年与1793年有关奴隶制的信息可得出“废除奴隶制”;根据1793年当地宗教裁判所审判的罪名以及1804—1805年玻利瓦尔的活动可得出“法国大革命”“殖民地独立”。(2)首先,要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玻利瓦尔思想产生的原因,可以从拉丁美洲历史社会环境以及玻利瓦尔个人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玻利瓦尔思想的内容及影响。他提出“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强调民族认同;从材料二“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我们需要平等”以及材料三的内容可以看出玻利瓦尔明确反对专制和君主制,主张废除奴隶制,拉美国家独立后实行共和政体。最后,从整体上对内容进行总结,突出玻利瓦尔思想对拉丁美洲的意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