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花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落花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9 17: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落花生 课时安排 2
课标 分析 课标 摘录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的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课标 分解 学什么?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9个生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学到什么程度? 1.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并能在脱离文本情境下准确应用。 2.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的主要内容,花生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让作者懂得了哪些道理。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话语中的含义,并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 怎么学? 通过查词典、资料,结合上下文认识生字。 运用加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圈画关键词句、借助关键语句和相关资料体会父亲话语的。
教材 分析 地位: 《落花生》选自五上第一单元,主题是“生灵有情”,编选的四篇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落花生》以事物为线索,寓情于场景之中。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内容: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重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学情 分析 已知: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在四下第一单元已经学过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五上第一单元《白鹭》寓情于物,重点描写了事物的样子、形态。 困难和障碍:学生对真实的课文情境缺少生活体验,学生较难正确理解和把握“初步”一词,对体会寄托在人事景物中的感情以及文本的独特审美性也有所欠缺。 突破措施: 一是让学生阅读中圈画关键词语、句子体会情感。 二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 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9个生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通过交流“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教学重难点 听写并检查生字词 运用加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围绕花生发生了哪些事情。 圈画关键语句,与同学交流感受父亲话语的含义,能简单表达蕴含在课文中的深刻道理。 说一说所写之物的特点以及它与人的品质相似之处,抒发自己的情感。
第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9个生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听写并检查生字词 2、运用加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围绕花生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 节 一 1.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能说出谜底并联想到课题。 能够根据资料详细介绍落花生
环 节 二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半亩 吩咐 矮矮 爱慕 榨油 便宜 浇水 开辟 石榴 播种 茅亭 收获 (2)全班交流把字写好的方法。 (3)重点指导笔画较为复杂、结构特殊的字的写法: “慕、矮、亭、榨”。 (4)通过书写词语,加强记忆。 (5)组织听写检查。 1.能正确认读出示的词语; 2.书写做到正确、美观;
环 节 三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 小组分角色朗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合作梳理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 )花生 ( )花生 ( ) ( )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收获花生的喜悦及对花生的喜爱之情; 2.运用加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情。
作业 设计 生字词一字组两个词语,默写。 有感情地朗读3—15自然段。
板书 设计 2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议花生
教学 反思
第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交流“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重难点 1.圈画关键语句,与同学交流感受父亲话语的含义,能简单表达蕴含在课文中的深刻道理。 2.说一说所写之物的特点以及它与人的品质相似之处,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 节 一 1.回顾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作者笔下的花生,知道了花生给作者带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围绕花生都写了那几件事? 能说出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环 节 二 1.自读课文,画出父亲描述花生的话,完成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2、教师引导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3.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父亲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4.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a.圈出“我”说的话 b.交流、讨论“我”的话 c.谈谈对我的话的理解与收获 5小结: 生讨论:课文借助落花生讲出感悟,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师点拨: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不空洞说教,可以使要表达的感情有所依附,生动形象。我们可以学以致用。 1.圈画关键语句,完成填空。 2.分析句子,比较花生与苹果、石榴等的不同,得出结论: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3.圈画关键语句,体会父亲话语中对孩子的引导。 4.圈画关键语句,体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环 节 三 1.小练笔 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灯 1.文从字顺; 2.写清楚所写之物的特点,找到它与人的品质的相似之处,抒发自己的情感。
作业 设计 继续修改完善小练笔; 完成同步练习册第二课。
板书 设计 3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落花生 品花生 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评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