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9 17:1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古代诗歌鉴赏 技巧
诗歌是什么?
古人的朋友圈打卡
内容——人、事、景、物
诗歌考什么?
1.选择题
2.论述题(四种题型)
选择题技巧
1.先读选项(选项都是按首颔颈尾排列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理解文意)
2.证假(一真不一定全真,但一假全假。不要傻傻地证明每一个选项中内容都对,只需要证明它错)
论述题题型
一、语言
二、思想感情
三、表达技巧(手法)
四、形象
(一)诗歌的语言
1.是什么?
(1)语言及语言风格。
(2)发朋友圈的调调(同一人在不同时期,他的调调不是一成不变的)
e.g.王维(“诗佛”,少年天才、年少有为,边塞寻功,“我佛了”)
2.考什么?——风格
e.g.本首诗歌的语言风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本首诗歌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3.怎么答?(三步走)
(1)点(点明本诗/两诗各自的风格或特点)
(2)析(结合具体诗句)
(3)情
(1)点
答题:本诗具有……的风格/特点,……。
(2)析
答题:运用……的手法,通过对……的描写/刻画/运用,写出了……。
(3)情
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识记:单曲制取壮美
淡:朴实无华——不加修饰,真切深刻
曲:含蓄委婉——引而不发,欲说还休,回味无穷
直:明白晓畅——直接明朗,爽快利落
趣:幽默讽刺——妙趣横生,意蕴丰富,发人深省
壮:豪迈雄奇——奔放明快,场面宏大而有气势
美:清新绚丽——辞藻华丽,文采绚烂,对仗工整,引经据典
识记:
手法——炼字、用典、比喻、拟人、夸张、情景、动静、虚实
总结
①本诗具有……的风格/特点,……。(单曲制取壮美)
②运用……的手法,通过对……的描写/刻画/运用,写出了……。
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二)思想感情
1.是什么?
2.考什么?——情和理
3.答什么
(在打仗,在流浪,在想象,在无聊
他,她,它,其它)
在打仗(边塞征戍)
1.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2.战况激烈,骁勇善战
3.厌战思乡,戍边艰辛
4.山河沦丧,苟且偷安
5.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6.塞外风光
在流浪(羁旅行役或思乡怀人)
1.羁旅之苦
2.内心孤独
3.思乡怀人
在想象(咏史怀古/联系现实)
1.临古地——国运衰微
2.思古人——壮志难酬
3.忆古事——统治腐朽
在无聊(山水田园等)
1.超凡脱俗(厌恶官场,不慕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寄情山水(悠然自得,闲适淡薄)
3.向往自由。
4.青春易逝。
5.报国无门。
6.赞美山河。
他(赠友送别)
留恋、祝福、迷茫
她(爱情闺怨)
1.相思不得见
2.假(男假借)
相思——报效国家 迟暮——功业未成
空闺——怀才不遇 冷落——排挤打击

1.看得见——托物言志
2.看不见——哲理雅趣
3.大时局——忧国伤时(①统治者昏庸腐败;②人民离乱凄惨)
其它
(三)表达技巧(手法)
1.是什么?
对同一东西不同的处理方式。
※语文无非就是字到词(①炼字),再到句(②修辞),再到段(③表现),再到文(④其它)字词表姐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古诗词常考描写和抒情)
①炼字
A.是什么——与字有关
B.考什么——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颜色词、数词、叠词
C.怎么答——点、析、情
e.g.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文中…字用得极好,(本来意思是…,)在诗中意思是…,是…词活用…词。点
运用…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突出强调了文中…特点,描绘了人…的形象/物…的特点/…事/景…的意境(此处可再适当简要翻译诗句)。析
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揭示了……道理。情
总结
文中…字用得极好,(本来意思是…,)在诗中意思是…,是…词活用…词。
运用…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突出强调了文中…特点,描绘了人…的形象/物…的特点/…事/景…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揭示了……道理。
②修辞
A.是什么
B.考什么
C.怎么答?(三步走)
(1)点(本诗运用……修辞手法)
(2)析(分析效果)
(3)情(情感和道理)
识记:
对偶对仗——整齐简明,朗朗上口
互文——文句简洁,前后补充
顶真(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匠心独运,妙趣横生
识记:
赋:排比(加强语势)【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比:①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互喻)
②比拟(拟人或拟物)
借代——以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以具体代抽象
反复,设问,反问,夸张
识记:
象征【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双关——委婉含蓄,意蕴丰富,余味深长
用典——引经据典,增强文采
通感——活泼新奇,身临其境
③表现
A.是什么——修辞是一个整体,而表现是两个东西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
B.考什么?
识记:
烘托——氛围/环境
衬托——具体东西
对比——突出强调
联想——加强…与…的关系
B.考什么?
识记:
动静——
①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②化动为静(突出…特点)
③化静为动(把…写活,增强画面感)
④动静结合(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识记:
情景——
①触景生情
②借景抒情(委婉含蓄)
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客观景物涂抹上主观色彩)
④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⑤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④其它
A.结构
开头——a.开门见山(吸引读者直入主题)
b.曲笔入题(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层层深入)
④其它
A.结构
中间——a.埋伏笔做铺垫(脉络清晰,前后呼应)
b.承上启下(语意连贯,结构严谨,舒缓节奏,错落有致)
④其它
A.结构
结尾——a.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升华主旨)
b.以景结情(戛然而止,意味深长)
线索——贯穿全文,凝聚情感
角度——远近高低(层次鲜明,画面感强)
④其它
B.描写
正面——人物:外貌、动作、心理
景物: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
侧面——细描(形象生动,细致入微)
白描(质朴简练,真切深刻)
C.抒情
直接——鲜明的表达情感,引起读者共鸣
间接——委婉含蓄,发人深思
a.人:通过写别人想自己来写,自己想别人
b.事: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
c.物:托物言志
d.景:借景抒情
e.理:借议论抒情
(四)形象
——人物、事物、景物(高频)
(一)人物(不常考)
1.是什么——问题与人有关
2.考什么——(1)外在形象
(2)内在性格
3.答什么?
点:本诗塑造了一个…的(内在性格)…形象(外在形象)
析:运用…手法(人物描写手法),通过…写出…
情:表达诗人…情感(对国家或统治者/对人民/对生活的褒贬态度)
形象——男人、女人、小孩
1.男人(当官与在野)
(1)当官(文官/武将)
①文官
开心: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春风得意
不开心: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体弱多病,报国无门
形象——男人、女人、小孩
②武将
开心:英姿飒爽,武功高强,开疆拓土,战功显赫
不开心:年老体衰,收复失地无望,厌战思乡
形象——男人、女人、小孩
(2)在野(劳动人民/和官有关)
①劳动人民
开心:勤劳质朴,热情大方
不开心:饱受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穷困潦倒
形象——男人、女人、小孩
②和官有关
想当官(干谒诗):勤奋好学,不慕名利
当过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2.女人(少女与妇女)
(1)少女:娇羞妩媚,纯洁,可爱活泼/对爱情充满好奇和向往
(2)妇女
①思妇:凄凉幽怨,孤苦寂寞/对夫君无比思念与殷切盼望
②弃妇、怨妇:孤单凄惨,对婚姻或爱情失望
③节妇:忠贞不渝
3.小孩
正能量的小孩都活泼善良,可爱机灵
(二)事物
1.是什么——设问与物有关
2.考什么
3.答什么?
点:本诗描绘了一个…的…物
析:诗中运用…手法…地写出…物的…特点
情:抒发…情感//表达…志向//揭示…道理
…手法
比喻,拟人,烘托,对比
托物言志,寄情于物
…地
生动传神,形象逼真,简明,含蓄委婉,栩栩如生
…特点
①人:外在才华,内在品格
②情:志向和情感
③理
由事推断人(如何)?——e.g.鸟珍惜羽毛意为人珍惜名声,梅花意为人的品质高洁,物遭受风吹雨打意为人遭受排挤,物孤芳自赏意为人报国无门,物的习性誉为人的品性
(三)景物(高频!!!)
1.是什么——设问中与景有关
2.考什么
①意(主观情感)象(客观物体)——承载着主观情感的客观物体
②意(主观情感)境(客观环境)——情感相同或相似的意象组成的客观环境
3.答什么?
点:本诗描绘了…的…景象(图)
析:诗中运用…手法//通过…写出了…
情:营造了一种…的氛围//表达了人物…的情感//表达了人物…的性格
点:…的(形容词的排列组合)
动:活泼,热烈,繁华,喧闹
静:恬静,幽静,静谧,恬淡,澄清(清澈而明亮的意思)
悲: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怨
喜:喜悦,兴奋,豪迈,欢欣
壮:壮阔,壮丽,空旷,高远,雄浑
美:优美,明丽,清新,自然,质朴
点:…景象
时间,地点,天气,动作
e.g.本句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清新自然(形容词随机组合)的春日(时间)田园(地点)雨后(天气)工作(图)。
3.答什么?
点:本诗描绘了…的…景象(图)
析:诗中运用…手法//通过…写出了…
情:营造了一种…的氛围//表达了人物…的情感//表达了人物…的性格
析:…手法
炼字,比喻,夸张,动静,情景,虚实
析:通过…
诗中的意象、字或者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