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实验中学2023年9月第一次周考(高二)生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范畴的是( )
A.细胞外液的温度 B.组织细胞内的K+浓度
C.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 D.血浆中的CO2浓度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实现
B.内环境稳态调节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内环境稳态调节包括pH的调节和血糖的调节
D.内环境稳态调节只包括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3、组织液生成增加,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4、生活中如果不小心碰伤,受伤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痛”、“热”、“肿”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现“红”的现象是毛细淋巴管破裂,局部淋巴液增多引起的
B.出现“痛”的现象是因为受到外界刺激在大脑皮层处产生了痛觉
C.出现“热”的现象是受伤处细胞代谢异常,局部产热量增加引起的
D.出现“肿”的现象是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引起的
5、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某校中学生集体观看了这个伟大的时刻,此时学生的自主神经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收缩 B.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
C.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 D.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
6、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②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辅助作用,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③神经元的长轴突称为神经纤维 ④神经元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⑤多数神经元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 ⑥神经元是可以接受刺激,产生信号并传递信号的神经细胞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⑤⑥
7、吃过山楂的人再次看到山楂时唾液分泌大量增加。对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器是唾液腺 B.感受器是眼睛
C.多种神经元参与 D.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8、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尖锐的物品后,他立刻将手收回,而对手指进行采血化验时手却不收回,这两种情况的调节的区别是( )
A.两者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
B.前者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者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前者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者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D.前者不能形成痛觉,后者能够形成痛觉
9、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如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 ④
10、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表示不准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1、如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①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B. 图②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C. 图③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D. 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①、②、③表示
12、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将( )
A.不会发生偏转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13、如图所示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
B.高位截瘫的人一定不能完成缩手反射活动
C.图中共有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D.脑溢血病人不能完成自主缩手反射活动说明乙对甲具有调控作用
14、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一致,后者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C.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促进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15、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植物人脊髓的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
C.脑干中具有呼吸中枢 D.下丘脑可以调节人体体温、渗透压、血糖平衡等生理过程
16、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7、给健康的小白鼠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后,机体不会发生(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B.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
C.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多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18、选体重相近、发育正常的四只雄性小狗,甲狗不做任何处理,乙、丙、丁分别做不同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四只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的含量(μg/mL)如下表所示: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甲状腺激素 3 0.1 3.8 3
雄激素 4 3.8 3.6 0.8
生长激素 6 5.8 0.1 5.6
分析:乙、丙、丁三只小狗分别被切除的内分泌腺依次是( )
A.甲状腺、垂体、睾丸 B.甲状腺、睾丸、垂体
C.垂体、甲状腺、睾丸 D.睾丸、甲状腺、垂体
19、某科研小组选取生长期、长势大小相同的20只小鼠做实验材料,进行了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切除垂体和甲状腺可减少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实验的影响
B.该实验没有进行对照实验,因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D.该实验也可增设一个切除垂体和甲状腺后只注射生理盐水的空白对照组
20、研究发现雌激素与甜味感知密切相关,为探究女性在孕期雌激素水平较高易发生肥胖的原因,研究者采用雌激素(E2)对体外培养的味觉感受器细胞(STC-1)进行实验处理,并用一定的方法检测了甜味受体T1R2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B.雌激素浓度为10nM时,对甜味受体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C.女性孕期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受体基因表达减弱,对甜味的感知能力明显下降
D.女性孕期摄入更多的甜食容易发生肥胖,从进化和适应角度看对母婴不利
21、某科学家将实验室中的两类肥胖小鼠(称为A鼠和B鼠)分别与正常鼠进行了连体实验,将A、B鼠分别与正常鼠从肩膀到盆腔之间的皮肤连在一起,让两者的血液循环相通,连体小鼠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A鼠和正常鼠连体 A鼠摄食量变化不大,正常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B鼠和正常鼠连体 B鼠摄食量明显减少,正常鼠摄食量变化不大
A.实验的自变量是肥胖小鼠的种类,实验中只有实验组,不涉及对照
B.小鼠摄食量的变化可能受到体液调节,且连体小鼠之间存在信息交流
C.由实验结果可知,在A鼠的血液中,可能缺乏某种能抑制食欲的物质
D.若将A、B两类小鼠连体,则连体后两类小鼠的摄食量均会明显减少
22、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发现”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受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④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分泌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
23、下列关于科学发现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他认为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是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切除神经)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顽固的神经反射活动
③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巧妙之处在于运用“磨碎”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④班廷之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制备胰腺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却收效甚微,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太少
⑤在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实验分别运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⑥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胰腺分泌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24、下图表示人体血糖以反馈调节方式保持平衡的模式图(虚线表示神经调节)。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为肾上腺,物质b与物质c都能升高血糖浓度
B.D是胰岛,c是胰高血糖素,d是胰岛素
C.C分泌的物质能升高血糖,B的分泌物不能直接调节血糖平衡
D.A能调节血糖平衡,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25、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图中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除由同一器官分泌的d、e两种激素之间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线相邻的激素之间均存在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e分别代表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
B.a、b两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进生长,b侧重促进发育
C.人体中d激素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
D.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激素b、c的分泌受影响最小
26、妊娠糖尿病是女性妊娠期间可能患的一种糖尿病,妊娠结束后病症逐渐消失。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可介导葡萄糖跨膜运输。临床发现患有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如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持续很高,可能会导致胎儿的生长发育异常
B.胰岛素促进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增加细胞膜上GLUT-4的含量
C.患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GLUT-4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孕妇
D.如果孕妇通过诊断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应每餐合理控制糖类的摄入量
27、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图中X、Y、Z表示相应的内分泌器官,①~③表示相应的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Y代表下丘脑,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图中只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
C.血液中激素②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③分泌增多
D.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垂体并注激素③,
可以使小狗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暂时恢复正常。
28、我国科研团队将一种工程细胞植入糖尿病小鼠,只要小鼠吃下含特殊氨基酸Q的饼干,就能提高胰岛素水平进而降低血糖。氨基酸Q在自然界找不到,工程细胞中经过改造的胰岛素mRNA的起始密码能识别Q-tRNA,开启胰岛素的合成过程;没有游离的Q-tRNA时,胰岛素的合成就会终止,其机理如图。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特殊氨基酸Q不一定有氨基或羧基,但属于必需氨基酸
B.可能还需研究小鼠肠道和细胞对氨基酸Q的吸收能力
C.本方案不能用于治疗胰岛素受体缺乏引起的糖尿病
D.含特殊氨基酸Q的饼干的食用量要考虑个体的体重
29、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TP不仅是直接能源物质,还能参与调控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闭
B.促进K+外流,可增强高浓度葡萄糖调节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C.抑制Ca2+内流,可降低高浓度葡萄糖对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调节
D.高浓度葡萄糖调节胰岛B细胞的分泌过程受阻,可能诱发糖尿病
30、下列实例的分析中,正常人体内相对应激素升高的分别是( )
①卵巢萎缩 ②受到惊吓时 ③体内血糖升高时 ④体温低于正常体温 ⑤促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水平时
A.雌性激素、肾上腺素、胰岛血糖素、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B.促性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C.促性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雌性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每空1分,共5分)美国三位遗传学家因为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常的昼夜节律行为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褪黑素是参与动物节律行为调节的重要激素之一,在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由松果体合成分泌,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褪黑素的合成分泌与日照周期同步。实验发现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重量减轻,细胞缩小,而人为致盲小鼠的松果体细胞内的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请推测一昼夜中,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于老年人,睡眠质量也高于老年人。可见,人体内的褪黑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保持不变”)。
(4)通过实验发现,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 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据此可以判断褪黑素能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性腺发育,原因可能是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激素减少。
32、(每空2分,共16分)下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的①和⑤分别是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该同学在接受抽血时,尽管感觉到了针刺的疼痛,为了配合医生,他并没有缩回手臂,这说明了由脊髓控制的缩手反射还受__________的控制。
(2)刺激甲图中的④,结合乙图分析此处的膜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该变化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3)刺激甲图中的⑤,B装置指针能否偏转 __________。(1分)
(4)丙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__________(用丙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如果利用甲图所示的已知条件,验证这个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每空1分,共5分)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B是生长激素,则它是由 细胞合成的。
(2)若激素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 。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 相结合的受体。
(4)蛋白激酶能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会改变所带电荷),使其 改变,从而使蛋白质的活性发生变化。
34、(每空2分,共14分)一般认为母体的分娩是由机械性扩张、神经及激素等多种因素互相联系、协调而促成的。图1是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2是哺乳动物分娩过程的部分调节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妊娠最后阶段,胎儿下丘脑中的细胞B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促进腺垂体中的细胞C分泌____________,该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进肾上腺分泌____________。肾上腺皮质激素进入胎盘,促进胎盘细胞分泌___________,引起子宫肌肉收缩,发动分娩。
(2)催产素是由孕妇下丘脑中的细胞A产生,在垂体部位释放的激素。当胎儿先露部位压迫宫颈之后,宫颈内压力感受器兴奋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___________(信息分子)传递给下丘脑细胞A的细胞体。在细胞A的细胞体部位产生的催产素以____________的运输形式被运输到位于垂体内的细胞A轴突末梢。
(3)据图2分析,在催产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孕妇下丘脑部位接受的信号分子至少有___________种。保证分娩过程效应增强并顺利完成的重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BDCAB 6-10 CDCAC 11-15 CDCCB 16-20 BDABD
21-25 BACDD 26-30 CCABC
31、(每空1分,共5分)
(1)神经—体液—免疫(书写不规范不得分)
(2)白天分泌较少,夜间分泌较多
(3)减少
(4)抑制 促性腺
32、(每空2分,共16分)
(1)感受器 效应器 大脑(或大脑皮层、高级中枢)
(2)由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Na+内流(或钠离子内流)
(3)不能
(4)4→6(或4→5→6)【不写箭头不给分】
刺激甲图中②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④观察A指针是否偏转(合理即可,但必须完整,不能只写一半)
33、(每空1分,共5分)
(1)垂体
(2)信息交流 升高
(3)神经递质
(4)空间结构
34、(每空2分,共14分)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前列腺素
(2)神经递质 囊泡
(3)3 反馈调节(正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