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9 18:01:21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2022三上·博兴期末)温度的单位是    ,写作℃。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
【答案】摄氏度;100;0
【知识点】温度计;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温度和对水的认识,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2.(2022三上·博兴期末)压缩的空气有    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   。
【答案】弹;大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性质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产生弹力;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3.(2022三上·博兴期末)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   和阴天。
【答案】晴天;多云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 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4.(2022三上·博兴期末)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   冰雹等。
【答案】雨;雪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 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一天之内50毫米以上降水为暴雨,25毫米以上为大雨,10-25毫米为中雨,10毫米以下为小雨,75毫米以上为大暴雨,20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
5.(2022三上·博兴期末)下雨过后,路面上的积水不久就会消失,这是因为水变成了   。
【答案】水蒸气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蒸发是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在无人清扫的情况下也会变干,这是因为液态的水蒸发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
6.(2022三上·博兴期末)空气具有流动性,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   。
【答案】风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 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来补充,使得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7.(2022三上·博兴期末)空气受热以后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质量较   。
【答案】轻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 根据热空气上升的认识,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较轻。
8.(2022三上·博兴期末)实验室里用来给水加热的仪器叫作   ,它的火焰的   温度最高。
【答案】酒精灯;外焰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科研等。酒精灯是由灯体,棉灯绳(棉灯芯),灯帽和酒精等部分所组成。根据对酒精灯的认识,实验室里用来给水加热的仪器叫作酒精灯,它的外层火焰温度最高。
9.(2022三上·博兴期末)加快食盐的溶解可以用    ,   和切碎等方法。
【答案】加热;搅拌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①搅拌;②加热;③切碎;能加快溶解的速度,但不能加大溶解的数量。所以在加热的同时进行搅拌溶解的最快。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0.(2022三上·博兴期末)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 摸不到.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编等。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被压缩的空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
11.(2022三上·博兴期末)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其中天气数值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正,称作天气会商。(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
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根据对天气预报产生的认识,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12.(2022三上·博兴期末)水、水蒸气、冰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
13.(2022三上·博兴期末)在学校实验室做水沸腾实验时,烧杯中的水不到100℃就沸腾了。(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在不同的大气压环境下,水的沸点也不尽相同。通常来说,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大气压越低,非典就越低,反之则越高,而在大气压较低的高原等地区,水不到100℃就会沸腾。
14.(2022三上·博兴期末)等量的食盐和小苏打在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快慢是完全一样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通过对比实验可知,等量的食盐和小苏打在相同多的水中溶解的快慢是完全不一样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5.(2022三上·博兴期末)我们可以借助空气中轻小物体的飘动状态来间接知道空气流动情况。(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风;对流
【解析】【分析】 根据对空气的认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借助空气中轻小物体的飘动状态来间接知道空气的流动情况。比如柳条、红旗等。
16.(2022三上·博兴期末)我们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我们称之为大气层。(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 大气层是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17.(2022三上·博兴期末)为了读数更准确,测量水温时我们需要从水中取出温度计快速读数。(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根据测量水温的方法,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2022三上·博兴期末)冬天,在室外我们能呼出大量“白汽”,这些“白汽”就是水蒸气。(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冬天在户外说话时,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
19.(2020三上·利州期末)同一个地方一天中的气温是不会有变化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同一个地方,太阳一天的照射情况不一样,所以温度是在变化的。
三、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20.(2022三上·博兴期末)“病毒”能通过空气快速地传播给周围的人们,是因为空气(  )。
A.可以被压缩 B.没有固定的形状 C.会流动
【答案】C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 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可以流动。
21.(2021三上·杭州期末)烧杯里的水沸腾时,下列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有热气散出 B.有气体冒出 C.水变成了白色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水的温度到达100℃时,杯子里的水会沸腾,沸腾时有大量热气散出,水会剧烈汽化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会凝结变成我们看得见的小水滴,这就是杯口冒出的大量“白气”,而水不会变成白色。
22.(2021三上·杭州期末)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不同的是(  )。
A.把一张平整的白纸折成一个小兔子纸模型
B.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了
C.木头燃烧后变成了灰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把一张平整的白纸折成一个小兔子纸模型、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了,纸和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产生新物质,属干物理变化。木头燃烧发光发热、冒烟,燃烧后变成了灰,说明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与水的变化不同。
23.(2022三上·博兴期末)天空中的云是由(  )聚集而成的。
A.水蒸气或小水滴 B.小水滴或小冰晶 C.空气和水蒸气
【答案】B
【知识点】云的种类;云量
【解析】【分析】云可以看做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24.(2022三上·博兴期末)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下列物体适宜放在天平上与空气的质量进行比较的是(  )。
A.回形针 B.橘子 C.玻璃弹珠
【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也有质量,我们在称量空时用到的工具是简易天平,我们还可以用绿豆、回形针等较轻小的常用物品通过天平衡量空气的质量,所以A符合题意。
25.(2022三上·博兴期末)同样体积的热空气与冷空气相比较,质量大小一样吗 (  )
A.热空气质量大 B.冷空气质量大 C.一样大
【答案】B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同样体积的热空气与冷空气相比较,热空比冷空气轻,所以B符合题意。
26.(2022三上·博兴期末)如果观察到红旗飘向西方,那么我们可以判定当时刮的是(  )。
A.东风 B.北风 C.西风
【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与风向一致,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因此,红旗飘向西方,这时吹的是东风。
27.(2022三上·博兴期末)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多云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云的种类;云量
【解析】【分析】天气符号是用于表示气象的一中的简易符号,一般常用于晴天,雨,雾等。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分析选项可知,A是多云,B是晴天,C是阴。
28.(2022三上·温州期末)下列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数据收集②发布天气预报③生成数值天气预报④气象员做出预报⑤天气会商
A.①③④⑤② B.①⑤③④② C.⑤③①④②
【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考查制作天气预报的顺序,首先要收集数据,然后生成数值天气预报,然后做出预报,进行天气会商,最后整理后发布。
29.(2022三上·博兴期末)根据你平时的观察,我们生活的地区哪一个季节的降雨量较大 (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答案】A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四、回忆实验。
30.(2022三上·博兴期末)“溶解”探究小组同学记录,分析溶解现象,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想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具体温度,其中下图烧杯中水的温度写作   。
(2)如果把1药匙的食盐、面粉和沙子分别放入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那么只有(  )能溶解在水中。
A.食盐 B.面粉 C.沙子
(3)有一个小组不小心把食盐和沙子放入同一杯水中,他们要把混合后的食盐分离出来,先要用图   的实验装置把   过滤掉,再将   号烧杯中的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
(4)在加热蒸发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蒸发置加热
B.加热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加热后直接用手去拿蒸发皿
【答案】(1)26℃
(2)A
(3)1;沙子;2
(4)C
【知识点】温度计;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观察图中温度计,发现温度在20和30之间,且在第六个小格处,所以温度是26℃。
(2)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可以溶解在水里,面粉和沙子不溶解在水里,所以A符合题意。
(3)不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面粉不溶解在水里,用过滤方法分离。食盐可以溶解在水里,我们可以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将它析出。有一个小组不小心把食盐和沙子放入同一杯水中,他们要把混合后的食盐分离出来,先要用的实验装置把沙子过滤掉,再将2号烧怀中的液体取10毫升放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
(4)在加热基发过程中我们用酒情灯的外焰给蒸发皿加热,加热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加热后不能直接用手去拿蒸发皿。要用坩埚钳来取,防止烫伤手,所以C符合题意。
31.(2022三上·博兴期末)空气的研究实验。下图是一个小天平,在左端放一个气不足的小球,右端放上红豆,使小天平保持平衡。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给小球充足气,再放回小天平,此时小天平(  )。
A.左端上升 B.左端下沉 C.仍旧平衡
(2)继续往小球里打进5筒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  )的特征。
A.有质量 B.可以被压缩 C.摸不着
(3)在用物品恢复天平平衡时,我们应该选择(  )。
A.一个一个地加入 B.多个一起加入 C.一次性全部加入
(4)下面三幅图中的“0”表示空气微粒。正常情况下,房间里的空气微粒分布情况如图A。如果把房间里的空气进行压缩,这时空气微粒分布情况可能是图   (填字母)。说明空气被压缩后,微粒之间的距离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5)本实验中,我们用简易天平来测量空气的质量,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  )证明空气有质量。
A.勺子 B.气温计 C.精密电子秤
(6)我们利用空气还可以做很多事情,请写出3条。   
【答案】(1)B
(2)B
(3)A
(4)C;变小
(5)C
(6)利用空气帮助燃烧;利用空气流动发电;把空气装进充气玩具中。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通过天平可以证明空有质量。
(1)空气虽然很轻,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质量。给排球充足气,再放回小天平,此时小天平放排球的左端下沉故选B。
(2)我们可以再往球里打入5简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征。故选B。
(3)空气是可以流动的,如果将上题排球中的气体用管子连通一个瘪的透明塑料袋,由于排球内的气压较高,会发现排球内的气体被压入塑料袋内,塑料袋鼓起来了。故选A。
(4)塑料袋开口向下,在底端给塑料袋甲的空加热,塑料袋甲的空气被加热膨胀密度变小,可能会发生塑料袋上升的现象。故选C。
(5)如果在上一小题中的塑料袋顶端开一个小口子, 由于塑料袋里的空被加热膨胀密度变小能上升,那么热空会从上面流走。故选A。
(6)空气没有固定的体职和形状,具有流动性,能够充满任何形状的空间。我们利用空还可以做很多事情,C利用的是空气支持燃烧。
五、回忆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32.(2022三上·博兴期末)下面是某校园气象站在2022年12月2日和6日测得的气象数据,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天气现象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向 风速 降水量
12月2日 多云 8℃ 1℃ 南风 微风 0
12月6日 雨夹雪 1℃ -10℃ 东南风 微风 8
(1)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云量、降水情况和风向等。
(2)读数时应该(  )。
A.拿出温度计就读数
B.等气温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
C.在气温计液柱还在上升时就读数
(3) 12月2日这一天,校园气象站的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
A.南方 B.东南方 C.北方
(4) 12月6日这一天的降水量为8毫米,测得这一数据的是校园气象站的(  )。
A.气温计 B.雨量器 C.风速仪
(5)如果他们每隔⒉小时进行一次天气观测,会发现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在(  )。
A.12点 B.14点 C.16点
(6)根据上面的数据。12月6日如果出门游玩,你想对当天出行的人提出的建议是   。
【答案】(1)B
(2)A
(3)B
(4)B
(5)B
(6)多穿衣服,注意保暖;带上雨衣或伞。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风的大小和方向;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根据对天气的整理和收集要求可知,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速和降水量。
(2)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由于气温计放置的地方是空旷、通风的地方,所以我们拿出温度计后就要读数。
(3)通过表中数据可知,12月2日这一天,风向是南风,风向标的箭头和风的方向相同,所以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
(4)测量降水量用到的仪器是雨量器, 12月6日这一天的降水量为8毫米,测得这一数据的是校园气象站的雨量器。
(5)一天当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此时测量温度,可以测得最高温。
(6)观察表中数据,发现12月6日温度很低,最高温度都才1摄氏度,最低温都到达-10摄氏度了,外出游玩要注意保暖,带上雨伞等。
六、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33.(2022三上·博兴期末)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字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现代的孔明灯多用于祈福许愿,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放飞。
(1)我们曾做过“热气球”的实验,根据看过的放孔明灯的视频,来推测孔明灯的变化。
①放飞时,撑开孔明灯袋口,在空中来回挥动几下,发现灯体鼓起来了,这说明空气能   。
②点燃灯体下方的燃料球,过一会儿,手能感觉到灯壁变得越来越   ,灯体鼓得越来越   ,这说明空气具有   的性质。
③感觉灯的质量慢慢变   了,当我们的手感受到灯体有向   (填“上”或“下”)的力后,松开手,孔明灯会慢慢升到空中。
④当孔明灯的燃料用完熄灭后,灯体里的空气会变   (填“冷”或“热”),孔明灯会落下来。
(2)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空气受热后会   ,受冷后会   。
【答案】(1)流动;热;大;受热膨胀;轻;上;冷
(2)膨胀;缩小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孔明灯的升空有_上达天庭的意义,民间便将祁福许愿的愿望写在天灯上,在农历年正月十六那天晚上放飞,将一年所想的愿望让上天众神保佑阁家平安。
(1)孔明灯放飞时可以发现灯体鼓起来了,说明空气能流动。
点燃灯体下方的燃料球后,过一会儿能够感觉到灯壁变得越来越热,灯体鼓得越来越大,说明空气具有受热膨胀的性质。
感觉灯质量慢慢变轻,当我们感觉灯有向上的力后,松手,孔明灯会上升到空中,这是因为热空气能够上升,带动气球上升。
当孔明灯燃料用完后,灯体里的空气变冷,空气变重,孔明灯就会下落下来。
(2)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空气受热后会膨胀,质量变轻,遇冷后会体积缩小,质量变重。
1 / 1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2022三上·博兴期末)温度的单位是    ,写作℃。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
2.(2022三上·博兴期末)压缩的空气有    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   。
3.(2022三上·博兴期末)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   和阴天。
4.(2022三上·博兴期末)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   冰雹等。
5.(2022三上·博兴期末)下雨过后,路面上的积水不久就会消失,这是因为水变成了   。
6.(2022三上·博兴期末)空气具有流动性,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   。
7.(2022三上·博兴期末)空气受热以后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质量较   。
8.(2022三上·博兴期末)实验室里用来给水加热的仪器叫作   ,它的火焰的   温度最高。
9.(2022三上·博兴期末)加快食盐的溶解可以用    ,   和切碎等方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0.(2022三上·博兴期末)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  )
11.(2022三上·博兴期末)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其中天气数值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正,称作天气会商。(  )
12.(2022三上·博兴期末)水、水蒸气、冰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13.(2022三上·博兴期末)在学校实验室做水沸腾实验时,烧杯中的水不到100℃就沸腾了。(  )
14.(2022三上·博兴期末)等量的食盐和小苏打在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快慢是完全一样的。(  )
15.(2022三上·博兴期末)我们可以借助空气中轻小物体的飘动状态来间接知道空气流动情况。(  )
16.(2022三上·博兴期末)我们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我们称之为大气层。(  )
17.(2022三上·博兴期末)为了读数更准确,测量水温时我们需要从水中取出温度计快速读数。(  )
18.(2022三上·博兴期末)冬天,在室外我们能呼出大量“白汽”,这些“白汽”就是水蒸气。(  )
19.(2020三上·利州期末)同一个地方一天中的气温是不会有变化的。
三、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20.(2022三上·博兴期末)“病毒”能通过空气快速地传播给周围的人们,是因为空气(  )。
A.可以被压缩 B.没有固定的形状 C.会流动
21.(2021三上·杭州期末)烧杯里的水沸腾时,下列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有热气散出 B.有气体冒出 C.水变成了白色
22.(2021三上·杭州期末)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不同的是(  )。
A.把一张平整的白纸折成一个小兔子纸模型
B.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了
C.木头燃烧后变成了灰
23.(2022三上·博兴期末)天空中的云是由(  )聚集而成的。
A.水蒸气或小水滴 B.小水滴或小冰晶 C.空气和水蒸气
24.(2022三上·博兴期末)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下列物体适宜放在天平上与空气的质量进行比较的是(  )。
A.回形针 B.橘子 C.玻璃弹珠
25.(2022三上·博兴期末)同样体积的热空气与冷空气相比较,质量大小一样吗 (  )
A.热空气质量大 B.冷空气质量大 C.一样大
26.(2022三上·博兴期末)如果观察到红旗飘向西方,那么我们可以判定当时刮的是(  )。
A.东风 B.北风 C.西风
27.(2022三上·博兴期末)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多云的是(  )。
A. B. C.
28.(2022三上·温州期末)下列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数据收集②发布天气预报③生成数值天气预报④气象员做出预报⑤天气会商
A.①③④⑤② B.①⑤③④② C.⑤③①④②
29.(2022三上·博兴期末)根据你平时的观察,我们生活的地区哪一个季节的降雨量较大 (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四、回忆实验。
30.(2022三上·博兴期末)“溶解”探究小组同学记录,分析溶解现象,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想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具体温度,其中下图烧杯中水的温度写作   。
(2)如果把1药匙的食盐、面粉和沙子分别放入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那么只有(  )能溶解在水中。
A.食盐 B.面粉 C.沙子
(3)有一个小组不小心把食盐和沙子放入同一杯水中,他们要把混合后的食盐分离出来,先要用图   的实验装置把   过滤掉,再将   号烧杯中的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
(4)在加热蒸发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蒸发置加热
B.加热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加热后直接用手去拿蒸发皿
31.(2022三上·博兴期末)空气的研究实验。下图是一个小天平,在左端放一个气不足的小球,右端放上红豆,使小天平保持平衡。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给小球充足气,再放回小天平,此时小天平(  )。
A.左端上升 B.左端下沉 C.仍旧平衡
(2)继续往小球里打进5筒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  )的特征。
A.有质量 B.可以被压缩 C.摸不着
(3)在用物品恢复天平平衡时,我们应该选择(  )。
A.一个一个地加入 B.多个一起加入 C.一次性全部加入
(4)下面三幅图中的“0”表示空气微粒。正常情况下,房间里的空气微粒分布情况如图A。如果把房间里的空气进行压缩,这时空气微粒分布情况可能是图   (填字母)。说明空气被压缩后,微粒之间的距离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5)本实验中,我们用简易天平来测量空气的质量,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  )证明空气有质量。
A.勺子 B.气温计 C.精密电子秤
(6)我们利用空气还可以做很多事情,请写出3条。   
五、回忆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32.(2022三上·博兴期末)下面是某校园气象站在2022年12月2日和6日测得的气象数据,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天气现象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向 风速 降水量
12月2日 多云 8℃ 1℃ 南风 微风 0
12月6日 雨夹雪 1℃ -10℃ 东南风 微风 8
(1)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云量、降水情况和风向等。
(2)读数时应该(  )。
A.拿出温度计就读数
B.等气温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
C.在气温计液柱还在上升时就读数
(3) 12月2日这一天,校园气象站的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
A.南方 B.东南方 C.北方
(4) 12月6日这一天的降水量为8毫米,测得这一数据的是校园气象站的(  )。
A.气温计 B.雨量器 C.风速仪
(5)如果他们每隔⒉小时进行一次天气观测,会发现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在(  )。
A.12点 B.14点 C.16点
(6)根据上面的数据。12月6日如果出门游玩,你想对当天出行的人提出的建议是   。
六、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33.(2022三上·博兴期末)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字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现代的孔明灯多用于祈福许愿,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放飞。
(1)我们曾做过“热气球”的实验,根据看过的放孔明灯的视频,来推测孔明灯的变化。
①放飞时,撑开孔明灯袋口,在空中来回挥动几下,发现灯体鼓起来了,这说明空气能   。
②点燃灯体下方的燃料球,过一会儿,手能感觉到灯壁变得越来越   ,灯体鼓得越来越   ,这说明空气具有   的性质。
③感觉灯的质量慢慢变   了,当我们的手感受到灯体有向   (填“上”或“下”)的力后,松开手,孔明灯会慢慢升到空中。
④当孔明灯的燃料用完熄灭后,灯体里的空气会变   (填“冷”或“热”),孔明灯会落下来。
(2)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空气受热后会   ,受冷后会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摄氏度;100;0
【知识点】温度计;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温度和对水的认识,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2.【答案】弹;大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性质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产生弹力;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3.【答案】晴天;多云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 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4.【答案】雨;雪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 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一天之内50毫米以上降水为暴雨,25毫米以上为大雨,10-25毫米为中雨,10毫米以下为小雨,75毫米以上为大暴雨,20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
5.【答案】水蒸气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蒸发是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在无人清扫的情况下也会变干,这是因为液态的水蒸发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
6.【答案】风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 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来补充,使得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7.【答案】轻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 根据热空气上升的认识,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较轻。
8.【答案】酒精灯;外焰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科研等。酒精灯是由灯体,棉灯绳(棉灯芯),灯帽和酒精等部分所组成。根据对酒精灯的认识,实验室里用来给水加热的仪器叫作酒精灯,它的外层火焰温度最高。
9.【答案】加热;搅拌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①搅拌;②加热;③切碎;能加快溶解的速度,但不能加大溶解的数量。所以在加热的同时进行搅拌溶解的最快。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 摸不到.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编等。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被压缩的空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
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根据对天气预报产生的认识,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在不同的大气压环境下,水的沸点也不尽相同。通常来说,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大气压越低,非典就越低,反之则越高,而在大气压较低的高原等地区,水不到100℃就会沸腾。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通过对比实验可知,等量的食盐和小苏打在相同多的水中溶解的快慢是完全不一样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风;对流
【解析】【分析】 根据对空气的认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借助空气中轻小物体的飘动状态来间接知道空气的流动情况。比如柳条、红旗等。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 大气层是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根据测量水温的方法,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冬天在户外说话时,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同一个地方,太阳一天的照射情况不一样,所以温度是在变化的。
20.【答案】C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 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可以流动。
21.【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水的温度到达100℃时,杯子里的水会沸腾,沸腾时有大量热气散出,水会剧烈汽化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会凝结变成我们看得见的小水滴,这就是杯口冒出的大量“白气”,而水不会变成白色。
22.【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把一张平整的白纸折成一个小兔子纸模型、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了,纸和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产生新物质,属干物理变化。木头燃烧发光发热、冒烟,燃烧后变成了灰,说明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与水的变化不同。
23.【答案】B
【知识点】云的种类;云量
【解析】【分析】云可以看做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24.【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也有质量,我们在称量空时用到的工具是简易天平,我们还可以用绿豆、回形针等较轻小的常用物品通过天平衡量空气的质量,所以A符合题意。
25.【答案】B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同样体积的热空气与冷空气相比较,热空比冷空气轻,所以B符合题意。
26.【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与风向一致,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因此,红旗飘向西方,这时吹的是东风。
27.【答案】A
【知识点】云的种类;云量
【解析】【分析】天气符号是用于表示气象的一中的简易符号,一般常用于晴天,雨,雾等。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分析选项可知,A是多云,B是晴天,C是阴。
28.【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考查制作天气预报的顺序,首先要收集数据,然后生成数值天气预报,然后做出预报,进行天气会商,最后整理后发布。
29.【答案】A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30.【答案】(1)26℃
(2)A
(3)1;沙子;2
(4)C
【知识点】温度计;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观察图中温度计,发现温度在20和30之间,且在第六个小格处,所以温度是26℃。
(2)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可以溶解在水里,面粉和沙子不溶解在水里,所以A符合题意。
(3)不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面粉不溶解在水里,用过滤方法分离。食盐可以溶解在水里,我们可以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将它析出。有一个小组不小心把食盐和沙子放入同一杯水中,他们要把混合后的食盐分离出来,先要用的实验装置把沙子过滤掉,再将2号烧怀中的液体取10毫升放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
(4)在加热基发过程中我们用酒情灯的外焰给蒸发皿加热,加热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加热后不能直接用手去拿蒸发皿。要用坩埚钳来取,防止烫伤手,所以C符合题意。
31.【答案】(1)B
(2)B
(3)A
(4)C;变小
(5)C
(6)利用空气帮助燃烧;利用空气流动发电;把空气装进充气玩具中。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通过天平可以证明空有质量。
(1)空气虽然很轻,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质量。给排球充足气,再放回小天平,此时小天平放排球的左端下沉故选B。
(2)我们可以再往球里打入5简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征。故选B。
(3)空气是可以流动的,如果将上题排球中的气体用管子连通一个瘪的透明塑料袋,由于排球内的气压较高,会发现排球内的气体被压入塑料袋内,塑料袋鼓起来了。故选A。
(4)塑料袋开口向下,在底端给塑料袋甲的空加热,塑料袋甲的空气被加热膨胀密度变小,可能会发生塑料袋上升的现象。故选C。
(5)如果在上一小题中的塑料袋顶端开一个小口子, 由于塑料袋里的空被加热膨胀密度变小能上升,那么热空会从上面流走。故选A。
(6)空气没有固定的体职和形状,具有流动性,能够充满任何形状的空间。我们利用空还可以做很多事情,C利用的是空气支持燃烧。
32.【答案】(1)B
(2)A
(3)B
(4)B
(5)B
(6)多穿衣服,注意保暖;带上雨衣或伞。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风的大小和方向;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根据对天气的整理和收集要求可知,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速和降水量。
(2)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由于气温计放置的地方是空旷、通风的地方,所以我们拿出温度计后就要读数。
(3)通过表中数据可知,12月2日这一天,风向是南风,风向标的箭头和风的方向相同,所以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
(4)测量降水量用到的仪器是雨量器, 12月6日这一天的降水量为8毫米,测得这一数据的是校园气象站的雨量器。
(5)一天当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此时测量温度,可以测得最高温。
(6)观察表中数据,发现12月6日温度很低,最高温度都才1摄氏度,最低温都到达-10摄氏度了,外出游玩要注意保暖,带上雨伞等。
33.【答案】(1)流动;热;大;受热膨胀;轻;上;冷
(2)膨胀;缩小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孔明灯的升空有_上达天庭的意义,民间便将祁福许愿的愿望写在天灯上,在农历年正月十六那天晚上放飞,将一年所想的愿望让上天众神保佑阁家平安。
(1)孔明灯放飞时可以发现灯体鼓起来了,说明空气能流动。
点燃灯体下方的燃料球后,过一会儿能够感觉到灯壁变得越来越热,灯体鼓得越来越大,说明空气具有受热膨胀的性质。
感觉灯质量慢慢变轻,当我们感觉灯有向上的力后,松手,孔明灯会上升到空中,这是因为热空气能够上升,带动气球上升。
当孔明灯燃料用完后,灯体里的空气变冷,空气变重,孔明灯就会下落下来。
(2)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空气受热后会膨胀,质量变轻,遇冷后会体积缩小,质量变重。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