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
第2课时 海水运动和水循环
本课时内容是从二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海水的运动及影响。通过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种海水运动形式来说明海水的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水循环过程及意义。根据水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阐述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意义。
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理解波浪、潮汐、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综合思维:多角度综合分析海水运动及水循环各环节与地理环节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运用相关科学原理,通过实验演示水循环过程及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的地理现象,说明海水运动与水循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掌握波浪、潮汐、洋流的特征、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导学案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的内容,熟悉课本知识,查阅相关资料。
1、自主学习·成果检测
二、自主学习·问题释疑
①波浪 ②潮汐 ③洋流 ④风浪 ⑤越大
⑥月球 ⑦太阳 ⑧上升 ⑨下降 ⑩暖流 寒流 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
三、情境创设·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海水运动
1、冲浪是以海浪为动力的极限运动。海浪的高度要在1 m左右,最低不低于30 cm。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域月平均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冲浪时人们利用的能量。
答案:波浪的能量。
2、说出该海域海上冲浪最刺激的季节。
答案:冬季。
2、下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判断①②③④条洋流的性质及所在的半球,并总结出判断洋流性质的办法。
①为南半球暖流;②为北半球暖流;③为南半球寒流;④为北半球寒流;
方法: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流向;③判断性质
3、洋流又称海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洋流会对地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洋流,实线箭头表示路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常在0 ℃以下,这是为什么
答案:都柏林受暖流影响,温度升高;圣约翰斯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
2、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试结合洋流知识推测其原因。
答案:路线A逆洋流航行,速度慢;路线B顺洋流航行,速度快。
3、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合作探究2】水循环
读某地地形地质剖面—水循环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处建一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其类似于哪种水循环过程
2、目前,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多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什么 其主要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3、在哪些自然条件下,环节①输水量很大
4、如果A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 (1)海陆间大循环。
(2)地表径流;跨地区调水、修建水库。
(3)降水多,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地面坡度小,岩石透水性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高。
(4)地下水短缺,甚至枯竭;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水质变坏)。
四、学习成果·当堂检测
人类的一些运动往往和海水运动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2题。
1.冲浪这一海上运动利用了( )。
A.海浪的能量 B.潮汐的能量
C.洋流的能量 D.海啸的能量
答案 A
解析 冲浪借助的是海浪的能量。
2.下列海水运动的形成与风无关的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答案 B
解析 潮汐是海水在月亮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与风无关。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选自《吕氏春秋·圜道篇》)。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圜道篇》中的“云气西行”是指( )。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Ⅰ环节代表水汽输送,Ⅱ环节代表降水,Ⅲ环节代表地表径流,Ⅳ环节代表蒸发。“云气”指空气中的水汽,“西行”在图中体现为从海洋上空运输到陆地上空,应该体现为水汽输送。
4.《圜道篇》中提出“上不竭,下不满”是因为自然界中的水( )。
A.联系起四大圈层 B.周期性不断更新
C.塑造着地表形态 D.导致了季节转换
答案 B
解析 读图并根据材料可知,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云气西行”为水汽输送环节;“水泉东流”为地表径流环节;“上不竭,下不满”直译为上面的水不会枯竭,地下的水也不会满溢流出,这体现了自然界中的水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不断循环往复运动,说明水循环能够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陆地淡水不断更新。
5.材料所描绘的“圜道”( )。
①基本适用于我国季风气候区 ②主要发生在我国冬半年 ③属于海陆间循环 ④属于陆地内循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③正确;我国季风气候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东面临近广阔的太平洋,处在海陆间水循环地区,①正确;我国冬半年盛行西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不会“云气西行”,②错误;图示位于沿海地区,不在内陆,不属于陆地内循环,④错误。
五、总结归纳·课堂小结
六、提升训练·课后作业
固学案·习题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
第1课时 水圈的组成、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本课时内容是从二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水圈的组成。主要简述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数量,陆地淡水的稀少及冰川的难以利用。2.海水的性质及作用。简述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认识水圈的组成及可利用淡水的来源。
综合思维:多角度综合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地理实践力:运用相关科学原理,通过实验演示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变化。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的地理现象,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当地淡水资源的数量变化以及海水性质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了解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
2.理解影响海水性质变化的因素及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导学案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的内容,熟悉课本知识,查阅相关资料。
1、自主学习·成果检测
二、自主学习·问题释疑
三、情境创设·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海水温度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太平洋170° 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的变化曲线。
(1)图中水深1 000 m上下水温变化有何不同 为什么
答案 不同:1 000 m以上水层水温随水深增加温度下降显著;1 000 m以下水层水温变化很小,通常保持在2~5 ℃的低温状态。
原因:随着水深增加,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1 000 m 以下的水层几乎得不到太阳辐射。
(2)判断三个观测站纬度的高低,说明理由。
答案 三个观测站中,③站的纬度最高,①站的纬度最低。因为表层水温随纬度增高而递减。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明年春节,山东青岛的小明一家打算到海南三亚去过年,小明非常兴奋,也非常期待,梦想躺在三亚的海滩上,畅游在三亚的大海中。而众所周知,青岛是我国最美丽的滨海城市之一,拥有“中国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帆船之都”多个美誉,青岛的海滨浴场更是闻名遐迩。
(1)小明为什么春节期间不在青岛游泳,而要去三亚
答案 春节期间正值我国的冬季,青岛位于温带地区,冬季海水的温度太低,不适合游泳。三亚虽然也处在冬季,但三亚纬度低,位于热带地区,春节期间海水的温度依然很高,是冬季游泳的好去处。
(2)上述现象说明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季节因素和纬度因素。
合作探究2:海水盐度
海水表层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下图为全球降水量和蒸发量随纬度分布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找出全球最缺水的纬度带。
答案:南纬20—30度
(2)据图判断,全球海洋表层盐度最高的纬度带是哪里?
答案:副热带海区
(3)海洋表层温度最高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地区,这一海区为什么没有成为盐度最高的海区?
答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4)南半球40°~60°地区与北半球同纬度相比,降水量大,但海水盐度较高,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有大量的河流注入淡水,稀释了盐分
(5)现在有一杯水,请大家结合刚才探究的成果,再给半分钟,前后桌讨论思考如何增加和减少这杯水的盐度?
答案:加盐、蒸发等
合作探究3:海水密度
材料一 大洋中海水密度垂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的关系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海水密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
答案 水平: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垂直:随深度增加,海水密度逐渐增大,2 000 m以下海水密度变化不大。
2、根据材料二分析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的关系。
答案: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海水盐度呈正相关。
3、归纳影响海水密度的主要因素。
答案:海水温度、海水盐度、海水深度(压力)。
合作探究4:海水密度
“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372号潜艇的官兵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在3分钟内执行500多个动作,成功处理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的先例。“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造成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
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密度是如何变化的
答案:密度急剧变化导致的
四、学习成果·当堂检测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能表示海水水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
答案 A
2.造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大气环流 D.海水导热率
答案 A
读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回答3~4题。
3.世界海洋表层盐度最高的海区是( )。
A.赤道海区 B.副热带海区 C.极地海区 D.中纬度海区
答案 B
4.下列关于图示海区盐度及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海区—盐度较高—气温较高,蒸发较强 B.乙海区—盐度最高—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C.丙海区—盐度较低—降水丰富,蒸发量小 D.丁海区—盐度最低—降水最多,蒸发量小
答案 B
五、总结归纳·课堂小结
水圈的组成、海水的性质及作用(第1课时)
1、水圈的组成
2、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六、提升训练·课后作业
固学案:1-11题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