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过关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过关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9 08:31:01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过关卷
历史考试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与蒸汽机出现有关的人物是(  )
A.莱特兄弟 B.爱迪生 C.瓦特 D.本茨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C项正确;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排除A项;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排除B项;
本茨发明了汽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由此人类进入(  )
A.铁路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开始,相继出现了改良蒸汽机、火车、轮船等。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项正确;
铁路时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电气时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信息时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的把握。识记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内容。
3.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造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的兴起 B.英国气候雾多
C.对外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19世纪造成英国“雾都”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D项正确;
城市的兴起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英国气候雾多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对外殖民扩张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某历史著作中有“火车的发明”“鸦片战争的爆发”“国际共产主义的兴起”“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A.晚清政府的挣扎 B.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C.社会主义的实践 D.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火车、资本主义国家向外寻找市场,挑起鸦片战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等情形,B项正确;
根据材料中的“火车的发明”、“鸦片战争的爆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关键信息,可知ACD都没有全部包涵这些内容。故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工业革命的内容与影响。
5.(2023九上·岳池期末)下图反映的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运用不同史观评价的某一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判断该事件应是(  )
革命史观——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唯物史观——以英国为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其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全球史观——逐渐形成全球性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生态史观——使人类面临废水、废气、废渣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马克思主义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使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英国通过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后逐渐形成全球性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等社会问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6.(2022九上·抚远期末)“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  )
A.交通运输业 B.棉纺织业 C.机械制造业 D.采矿冶金业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及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于是兴起。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 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并灵活掌握工业革命的开始。
7.(2022九上·辽阳期末)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镑修建了钢铁一玻璃结构的巨大展览厅“水晶宫”,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该博览会举办的背景,是英国(  )
A.通过《权利法案》 B.开始工业革命
C.完成工业革命 D.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851年英国能首先举办世博会的政治原因是英国最早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最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经济原因是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
8.(2022九上·朝阳期末)19世纪上半期,英国纺织业利润翻了一番,最富有阶层(占人口总数1.2%)占有的国民收入从25%上升到35%,而工人工资却几乎没有变化。这导致(  )
A.工业革命进程加快 B.阶级分化加剧
C.城市环境遭到破坏 D.纺织技术革新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最富有阶层占有的国民收入从25%上升到35%,而工人工资却几乎没有变化”可知,最富有阶层占据的财富增加了,而创造了财富的工人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劳动果实,这反映了阶级分化的加剧,B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财富增加与阶层分化,这是工业革命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导致工业革命加快的原因,A表述因果颠倒,A错误;
材料未反映出城市环境的破坏和防治技术的革命,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材料运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9.(2022九上·白云月考)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向题的确非常严重”可知,材料中学者既评价了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又认识到工业革命给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这说明学者认为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C项正确;
A.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并未单纯强调导致环境污染、排除A项;
B.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并未单纯强调传染病流行,排除B项;
D.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英国经济发展,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的头号强国,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10.(2022九上·胶州期末)《英国通史》中写道,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将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
A.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B.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增强了工人劳动强度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火车还教会人们将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可知,蒸汽火车的发明,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交通出行变得更加快捷便利,生活节奏快了很多。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而且,在火车站乘车,必须根据列车的时刻表,因此人们养成了准时准点的时间概念(守时的观念),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国际成立
【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A项正确;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巴黎公社成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第一国际成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内容以及意义。
12.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
A.巴黎公社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答案】A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A项正确;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
13.(2022九上·紫金期末)“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对1848 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 ,该文献是(  )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 根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可知,该文献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A符合题意;
《人权宣言》(即《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B不符合题意;
《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届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这一天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C不符合题意;
《权利法案》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并非是宪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对1848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14.(2023九上·岳池期末)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
A.指引着无产阶级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B.成为工业革命的指导思想
C.成功指导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是其成功的实践
【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故A符合题意;BCD说法错误,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5.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可见马克思主义(  )
A.强调哲学思维 B.突出辩证关系
C.注重历史实践 D.视野遍及世界
【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注重历史实践,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C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注重如何通过实践改变世界,强调的不是哲学思维、辩证关系和世界视野,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特点,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16.1864年9月28日,它在伦敦成立,1876年7月,它正式解散。它在文献中曾被简称为“国际”或“协会”。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欧洲工人运动 B.《共产党宣言》
C.第一国际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C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864年”“简称‘国际’或‘协会’”,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1864年成立的史称“第一国际”的国际工人协会,C正确;
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A错误;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错误;
科学社会主义是学说,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国际工人运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国际工人运动的情况,作答时抓住“1864年”等关键信息即可。
17.(2022九上·抚远期末)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文学
C.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ACD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18.(2022九上·东明期末)社会主义发展史,从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起,至今有500多年。据此判断,下面时空坐标中的①对应的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立
【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1867年,马克思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系统地阐释了剩余价值说;1880年,恩格斯发表了《社会
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A符合题意;
巴黎公社时间是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不符合题意;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在20世纪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不符合题意;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9.(2022九上·平顶山期末)列宁说:“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理论是由两位学者兼战士创造的,这两个人的关系超过了一切古老的传说中最动人的友谊的故事。”这两个人是(  )
A.法拉第和爱迪生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牛顿和爱因斯坦 D.卢梭和伏尔泰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由“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理论是由两位学者兼战士创造的”依据所学,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可知,题干中的两人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B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与材料无关,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0.(2022九上·江津期末)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 B.揭示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C.反对用暴力夺取政权 D.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提取题干关键信息“ 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可见,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项符合题意。
材料信息并未提及马克思主义得到各阶层的认可,A项不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C项命题表述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未提及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了解和史料实证素养。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内涵有一定的、正确的理解,仔细分析题干材料信息即可作答;本题也可用排除法,排除与题干信息无关选项作答。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材料分析题
得分
21.(2022九上·紫金期末)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创新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灵魂。资产阶级思想的出现是思想创新,社会体制变革是政治创新,生产关系变革是经济创新,发明创造涌现是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14- 16 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政治创新]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 世纪和18世纪关于大西洋两岸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科技创新]
材料三: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1)材料一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法两国“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文件宣扬的共同思想是什么?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的爆发表明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崭新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工业革命”的最主要的发明是什么?
(4)图1的改良者是谁?图1与图2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答案】(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共同思想:自由、平等、民主。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3)“崭新的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最 主要的发明:蒸汽机。
(4)改良者:瓦特。关系:瓦特蒸汽机为火车机车(或蒸汽机车)提供动力。
(5)①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可知这场运动重视人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根据材料“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 世纪和18世纪关于大西洋两岸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思想:自由、平等、民主。发展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3)根据“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崭新的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最主要的发明:蒸汽机。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蒸汽机。它的改进者是瓦特。图2是火车机车。瓦特蒸汽机为火车机车提供动力。
(5)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故答案为:
(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共同思想:自由、平等、民主。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3)“崭新的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最 主要的发明:蒸汽机。
(4)改良者:瓦特。关系:瓦特蒸汽机为火车机车(或蒸汽机车)提供动力。
(5)①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难度一般。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2.(2022九上·白云月考)工业革命造成了新的阶级对立,推动了思想的批判与创新,对人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史事年表,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0年,英国总就业人口的63%已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反映出工业革命的发展。
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但无产阶级却依然无权。
1835年,英国棉纺厂工人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6小时,工资十分微薄,童工更占到52%。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1847年,欧洲多国工人参加的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在伦敦正式出版。
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的无影无踪……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它在培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同时几乎把大门
口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净——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炽烈的光芒!
——《法兰西内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造成了哪两大对立阶级。这两大阶级因何而处于对立地位?
(2)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纲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3)材料二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的性质。
【答案】(1)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理由:无产阶级在经济上遭受剥削,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2)纲领:《《共产党宣言》;历史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暴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精华。
(3)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获得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第一国际;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造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机器生产扩大,无产阶级在经济上遭受剥削,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因而形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名称是《共产党宣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暴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精华,起草了《共产党宣言》。
(3)据“纲领”出版后的相关史事和所学知识,在理论方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实践方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获得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国际共运史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过关卷
历史考试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与蒸汽机出现有关的人物是(  )
A.莱特兄弟 B.爱迪生 C.瓦特 D.本茨
2.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由此人类进入(  )
A.铁路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3.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造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的兴起 B.英国气候雾多
C.对外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
4.某历史著作中有“火车的发明”“鸦片战争的爆发”“国际共产主义的兴起”“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A.晚清政府的挣扎 B.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C.社会主义的实践 D.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5.(2023九上·岳池期末)下图反映的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运用不同史观评价的某一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判断该事件应是(  )
革命史观——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唯物史观——以英国为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其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全球史观——逐渐形成全球性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生态史观——使人类面临废水、废气、废渣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马克思主义
6.(2022九上·抚远期末)“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  )
A.交通运输业 B.棉纺织业 C.机械制造业 D.采矿冶金业
7.(2022九上·辽阳期末)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镑修建了钢铁一玻璃结构的巨大展览厅“水晶宫”,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该博览会举办的背景,是英国(  )
A.通过《权利法案》 B.开始工业革命
C.完成工业革命 D.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8.(2022九上·朝阳期末)19世纪上半期,英国纺织业利润翻了一番,最富有阶层(占人口总数1.2%)占有的国民收入从25%上升到35%,而工人工资却几乎没有变化。这导致(  )
A.工业革命进程加快 B.阶级分化加剧
C.城市环境遭到破坏 D.纺织技术革新
9.(2022九上·白云月考)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10.(2022九上·胶州期末)《英国通史》中写道,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将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
A.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B.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增强了工人劳动强度
1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国际成立
12.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
A.巴黎公社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3.(2022九上·紫金期末)“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对1848 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 ,该文献是(  )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14.(2023九上·岳池期末)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
A.指引着无产阶级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B.成为工业革命的指导思想
C.成功指导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是其成功的实践
15.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可见马克思主义(  )
A.强调哲学思维 B.突出辩证关系
C.注重历史实践 D.视野遍及世界
16.1864年9月28日,它在伦敦成立,1876年7月,它正式解散。它在文献中曾被简称为“国际”或“协会”。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欧洲工人运动 B.《共产党宣言》
C.第一国际 D.科学社会主义
17.(2022九上·抚远期末)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文学
C.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18.(2022九上·东明期末)社会主义发展史,从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起,至今有500多年。据此判断,下面时空坐标中的①对应的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022九上·平顶山期末)列宁说:“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理论是由两位学者兼战士创造的,这两个人的关系超过了一切古老的传说中最动人的友谊的故事。”这两个人是(  )
A.法拉第和爱迪生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牛顿和爱因斯坦 D.卢梭和伏尔泰
20.(2022九上·江津期末)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 B.揭示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C.反对用暴力夺取政权 D.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材料分析题
得分
21.(2022九上·紫金期末)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创新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灵魂。资产阶级思想的出现是思想创新,社会体制变革是政治创新,生产关系变革是经济创新,发明创造涌现是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14- 16 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政治创新]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 世纪和18世纪关于大西洋两岸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科技创新]
材料三: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1)材料一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法两国“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文件宣扬的共同思想是什么?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的爆发表明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崭新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工业革命”的最主要的发明是什么?
(4)图1的改良者是谁?图1与图2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22.(2022九上·白云月考)工业革命造成了新的阶级对立,推动了思想的批判与创新,对人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史事年表,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0年,英国总就业人口的63%已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反映出工业革命的发展。
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但无产阶级却依然无权。
1835年,英国棉纺厂工人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6小时,工资十分微薄,童工更占到52%。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1847年,欧洲多国工人参加的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在伦敦正式出版。
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的无影无踪……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它在培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同时几乎把大门
口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净——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炽烈的光芒!
——《法兰西内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造成了哪两大对立阶级。这两大阶级因何而处于对立地位?
(2)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纲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3)材料二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的性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C项正确;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排除A项;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排除B项;
本茨发明了汽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开始,相继出现了改良蒸汽机、火车、轮船等。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项正确;
铁路时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电气时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信息时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的把握。识记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内容。
3.【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19世纪造成英国“雾都”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D项正确;
城市的兴起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英国气候雾多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对外殖民扩张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火车、资本主义国家向外寻找市场,挑起鸦片战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等情形,B项正确;
根据材料中的“火车的发明”、“鸦片战争的爆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关键信息,可知ACD都没有全部包涵这些内容。故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工业革命的内容与影响。
5.【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使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英国通过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后逐渐形成全球性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等社会问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6.【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及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于是兴起。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 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并灵活掌握工业革命的开始。
7.【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851年英国能首先举办世博会的政治原因是英国最早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最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经济原因是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
8.【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最富有阶层占有的国民收入从25%上升到35%,而工人工资却几乎没有变化”可知,最富有阶层占据的财富增加了,而创造了财富的工人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劳动果实,这反映了阶级分化的加剧,B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财富增加与阶层分化,这是工业革命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导致工业革命加快的原因,A表述因果颠倒,A错误;
材料未反映出城市环境的破坏和防治技术的革命,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材料运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向题的确非常严重”可知,材料中学者既评价了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又认识到工业革命给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这说明学者认为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C项正确;
A.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并未单纯强调导致环境污染、排除A项;
B.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并未单纯强调传染病流行,排除B项;
D.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英国经济发展,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的头号强国,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10.【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火车还教会人们将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可知,蒸汽火车的发明,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交通出行变得更加快捷便利,生活节奏快了很多。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而且,在火车站乘车,必须根据列车的时刻表,因此人们养成了准时准点的时间概念(守时的观念),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1.【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A项正确;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巴黎公社成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第一国际成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内容以及意义。
12.【答案】A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A项正确;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
13.【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 根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可知,该文献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A符合题意;
《人权宣言》(即《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B不符合题意;
《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届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这一天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C不符合题意;
《权利法案》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并非是宪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对1848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14.【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故A符合题意;BCD说法错误,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5.【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注重历史实践,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C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注重如何通过实践改变世界,强调的不是哲学思维、辩证关系和世界视野,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特点,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16.【答案】C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864年”“简称‘国际’或‘协会’”,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1864年成立的史称“第一国际”的国际工人协会,C正确;
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A错误;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错误;
科学社会主义是学说,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国际工人运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国际工人运动的情况,作答时抓住“1864年”等关键信息即可。
17.【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ACD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18.【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1867年,马克思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系统地阐释了剩余价值说;1880年,恩格斯发表了《社会
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A符合题意;
巴黎公社时间是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不符合题意;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在20世纪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不符合题意;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9.【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由“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理论是由两位学者兼战士创造的”依据所学,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可知,题干中的两人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B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与材料无关,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0.【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提取题干关键信息“ 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可见,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项符合题意。
材料信息并未提及马克思主义得到各阶层的认可,A项不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C项命题表述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未提及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了解和史料实证素养。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内涵有一定的、正确的理解,仔细分析题干材料信息即可作答;本题也可用排除法,排除与题干信息无关选项作答。
21.【答案】(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共同思想:自由、平等、民主。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3)“崭新的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最 主要的发明:蒸汽机。
(4)改良者:瓦特。关系:瓦特蒸汽机为火车机车(或蒸汽机车)提供动力。
(5)①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可知这场运动重视人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根据材料“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 世纪和18世纪关于大西洋两岸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思想:自由、平等、民主。发展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3)根据“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崭新的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最主要的发明:蒸汽机。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蒸汽机。它的改进者是瓦特。图2是火车机车。瓦特蒸汽机为火车机车提供动力。
(5)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故答案为:
(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共同思想:自由、平等、民主。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3)“崭新的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最 主要的发明:蒸汽机。
(4)改良者:瓦特。关系:瓦特蒸汽机为火车机车(或蒸汽机车)提供动力。
(5)①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难度一般。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2.【答案】(1)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理由:无产阶级在经济上遭受剥削,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2)纲领:《《共产党宣言》;历史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暴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精华。
(3)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获得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第一国际;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造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机器生产扩大,无产阶级在经济上遭受剥削,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因而形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名称是《共产党宣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暴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精华,起草了《共产党宣言》。
(3)据“纲领”出版后的相关史事和所学知识,在理论方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实践方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获得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国际共运史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