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比热容
一、单选题
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1,放出的热量之比是1:2,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是( )
A.1:4 B.4:1 C.1:2 D.2:1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可能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B.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
C.沙漠的昼夜温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沙的比热容较小
D.一块 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3.将一壶水从室温烧开,需吸收热量约为( )
A.800焦 B.8000焦 C.80000焦 D.800000焦
4.生活中我们发现:在火焰相同时,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所用的时间长;给同一个铁块加热时间越长,铁块温度升高越多;中午水池边石头晒得发烫,而池子里的水却是凉凉的。针对上述这些现象,提出一个有价值、易探究的问题( )
A.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B.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
C.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变化的温度有什么关系?
D.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5.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 )
A.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 B.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 D.无法判定
6.下列关于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热量就是指物体具有多少的内能
B.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大
C.热量是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D.热量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B.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
D.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比热容增大
8.汽车里面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安全带做的比较宽,可以增大对人体的摩擦力
B.正确使用安全带是为了利用惯性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D.汽车转弯时,同侧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亮,这两个转向灯一定是串联的
9.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这运用了等效法
B.研究分子间作用力时,把分子看成用弹簧连接的两个小球,是运用了等价变换法
C.在研究物体吸热能力大小时,选用等质量的水和煤油,这运用了转换法
D.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分为做功和热传递,是类比法
10.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块,先将甲放入低温的水中,水温升高了Δt;取出甲,再把乙放入同一杯水中,水温又升高了Δt,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不考虑热量及水质量的损耗),则( )
A.c甲>c乙 B.c甲=c乙 C.c乙>c甲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质量为2 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如果吸收的热量是8.4×105J,则水的温度将升高 ℃,末温将达到 ℃.
12.太阳能具有环保、可再生等优点,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在一天的有效日照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50kg、初温为15℃的水升高到75℃,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
13.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物质中较 。
14.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暖和,这是用 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给水加热,这是用 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如果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质量是30kg,初温为10℃水,吸收6.3×106J的热量后,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到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5.家用热水器额定功率是2000W,正常工作210s,消耗的电能是 J.若不计热损失,这些能量可使质量为50kg的水温度升高 ℃.当水的温度升高时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
16.如图所示为铺设在地板下的地热管道,利用热水在管道内的循环向室内供暖,这是利用了水具有较大的 的特点,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做 。
17.烈日下的海边,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不怎么热,这是由于海水比沙子的 大而造成的.沙子被晒热,这是用 的方式改变了沙子的内能.
18.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是5∶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 .
三、作图题
19.小莉和小楠两位同学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初温相同的水进行加热(水未沸腾),小莉加热的水质量少,小楠加热的水质量多(其他条件均相同)。图中虚线是小莉同学绘制的水的温度、吸收热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以小莉的图像为参考在图中用实线绘制出小楠同学的水的温度、吸收热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四、实验题
20.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如:甲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木物块B反映出来的;
乙实验中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用来表示。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法;
如:甲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不变;
乙实验中只有物质的 不同,其他因素必须控制相同(例如烧杯的规格相同、水和沙的相等、酒精灯加热方式相同等)。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C
6.C
7.B
8.C
9.A
10.C
11. 80 100
12.1.26×107
13.大
14. 做功 热传递 60
15. 4.2×105 2 增大 热传递
16. 比热容 热传递
17. 比热容 热传递
18.3∶1
19.
20. 运动距离 加热时间的长短 控制变量法 速度 质量 种类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