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模拟考试
4.依据图中氨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试题
化合价
-5
-4-
-2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3-NL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酸盐别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A.X是N2O5
B.工业上以NH、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Mg-24S-32
C.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C1-35.5Fe-56Cu-64
D.由NH→N2可知,原理上NH与NO2反应生成N2也可以实现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5.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的浓硫酸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光导纤维能使导电性效果大大提高
B.古埃及人用硫燃烧产生的气体处理布匹是利用该气体的还原性
C.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进行杀菌消毒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D.葡萄糖和麦芽糖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B.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SO,(浓)△CuS0,+S0,↑+2H,0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B.由C(s,石墨)C(s,金刚石)△H=十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为确认CuSO,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6.图中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其中,图像和
可以表示为2H(g)+O2(g)—2HO1)△H=-285.8kJ·mo1
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D.在稀溶液中,H+(aq)十OH-(aq)一HO(1)△H=-57.3kJ·mol-1,若将含0.5mol
HzSO1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v
500℃
3.为减少环境污染,可利用活性碳发生脱硝反应:
7100℃
2C(s)+2NO(g)=N2(g)+2CO(g)△H=-414.8kJ·mo1-
min
min
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3B(g)一2((g)Fc1+3KSCN、一Fc(SCN,+3KCc1A(g+3B(g)、一2C(g)A(g+2B(g)、一3C(g)
A.焓变△H<0,嫡变△S>0
A.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反应的△H<0
B.可以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实现常温下能量的转化
B.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人少量KC1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C.该反应在恒容条件下比恒压条件下,更有利于提高O的转化率
C.③是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像,α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
D.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可能使该反应在低温下以较快的速率进行
D④表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
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高二年级模拟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解析】光导纤维是导光和电磁波的,不是导电的:用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处理布匹是利用了二氧化硫的漂
白性: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可以杀菌消毒:葡萄糖是单糖,麦芽糖是二糖,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
异构体。C正确。
2D【解析】硫蒸气的能量比硫固体的能量高,则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
少,A项错误: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石墨的能量比生成物金刚石的能量低,由于能量越
高的物质,其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项错误;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1mol氢气完全燃烧,
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热量,则2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应放出571.6kJ热量,C项错误;由于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量,则将含0.5 mol H2 SO,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
应该大于57.3kJ,D项正确。
3.C【解析】此反应为放热、嫡增的反应,A正确;该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
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此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恒压条件更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以提高NO
的转化率,C错误:合适的催化剂因改变反应历程而降低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在低温下快速反应,D正确。
4.C【解析】由图可知,X为氨的氧化物,氨元素的化合价为+5,所以X为N2O5,A项正确;工业上利用氨的催化
氧化反应生产硝酸所需要的原料有NH2、空气、H2O,B项正确:NO遇空气会被氧化生成NO2,不能用排空气法
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C项错误;NH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2十6NO2一7N2+12H2O,D项
正确。
5.D【解析】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移动铜丝,铜丝与浓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故上下移动①中
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A项正确;用铜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方程式正确,B项正确;SO2可与碱反应,
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C项正确;反应停止后,①中浓硫酸过量,有剩余,将水加入①中会造成试管中
液体飞溅,发生危险,D项错误。
6.C【解析】①是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吸热,A项错误;②反应的实质是F++3SCN-一
Fε(SCN):,向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1晶体,没有改变反应物的离子浓度,因此平衡不移动,B项错误;
③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a曲线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因此a是使用催化剂时建立的平衡过程的曲线,
b是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的曲线,C项正确;④中根据先拐先平衡,即温度高的曲线先出现拐点,则该
图像是错误的,下面曲线应该是500℃的曲线,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
7.A【解析】由图知,电子由X电极流向Y电极,故X电极为负极,Y电极为正极,溶液中S○移向负极,即移向
X电极,A项错误:若两电极分别为铁棒和碳棒,则铁棒作负极,即X电极为铁棒,B项正确:X电极为负极,发生
氧化反应,而Y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正确;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故活动
性顺序为X>Y,D项正确。
8.B【解析】锌具有还原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十2价的铁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锌,A项错误;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
色,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十2价的铁被氯水氧化生成十3价的铁,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离子
方程式正确,B项正确;向FC1溶液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离子方程
式应该为2Fe2+十Fe一3Fe2+,C项错误;反应前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Fe+具有氧化性,与铜发生反应生成
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铜溶液为蓝绿色,离子方程式应该为2Fe3++Cu一2F2++Cu2+,
D项错误。
化学答案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