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守株待兔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守株待兔
课堂教学环节
亡羊补牢
你能猜出下面图片是什么故事吗?
新课导入
滥竽充数
自相矛盾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亡羊补牢
滥竽充数
自相矛盾
都是寓言故事。
单元内容
学习目标
寓言故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从“单元导读”,你知道寓言有什么特点吗?
守株待兔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守株待兔
守 株 待 兔
株
守候,蹲点
树桩
等待
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理解题目
(1)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时,读一读上面的音节,或者请教同伴。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语句,再仔细地读一读,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3)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我会写
◇ 易写错
gēng
左窄右宽。“耒”的最后一笔捺变点。“井”撇笔撇向“耒”的下侧,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耕
宋
耕
释
冀
识字游戏
1.形近字比较
2.熟字换偏旁
耒
颈
未
末
宋
经
劲
呆
待
耕
诗
讠
彳
耒
讲
讠
识字方法
3.结合图片或生活经验
颈
耒
守
株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zhū
shǒu
dài
sònɡ
ɡēnɡ
chù
jǐnɡ
shì
qí
lěi
jì
再读课文 梳理结构
(1)教师示范朗读,请学生尝试画出停顿。
(2)学生尝试按照正确停顿进行朗读练习,教师指名展示。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
/
/
/
/
/
/
/
再读课文 梳理结构
(1)默读全文,思考:谁在守株待兔?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如何守株待兔?结果如何?(小组讨论)
(2)根据问题梳理寓言故事的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用原文句子回答)
再读课文 梳理结构
起因
经过
结果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
再读课文 梳理结构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一起回忆一下,读懂文言文和古诗,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看插图。
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
探究起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者
……的人
跑
碰撞
句意:宋国有个农夫。他的田里有个树桩。一天,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折断脖子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说一说
你认为农夫此时会怎么做,怎么想?
农夫喜出望外,捡起兔子,跑到集市上,用卖兔子换来的钱饱餐了一顿。
农夫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兔子就好了,何必辛辛苦苦种田呢?
了解经过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耒
于是
放下
代词,代指农夫
耕田的一种工具
希望
又,再
句意:于是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收获撞死的兔子。
耒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尝试想象农夫在等待兔子的情景,并将其进行描述、表演。
风吹、日晒、雨淋,家人、邻居的劝阻……
演一演
兔子啊兔子,快点儿撞到树桩上来吧!这样我就不用辛苦干活啦,等着捡现成的多好!
感知结局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为
笑
被……嘲笑
句意:他再也没能得到兔子,而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农夫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而农夫却希望这个极偶然的事情天天发生,最终一无所获,因此被宋国人嘲笑。
想一想
创设情景 感悟寓意
思考:假如你是宋国人,你想对农夫说什么?
你真是愚蠢可笑。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被你捡到,只是一次偶然事件。
你太懒惰了。捡到一只兔子就妄图不劳而获,最终只会一无所获。
偶尔买一次彩票中了奖,之后就寄希望于靠中奖过日子。
有一次没认真复习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想着不用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和农夫类似的人呢?
创设情景 感悟寓意
说一说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不主动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触桩而死的兔子后,就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再有兔子撞死,结果一只兔子也没有得到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不劳而获的心理。
总结全文
根据理解,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出来。告诫自己和身边的人不要做农夫这样的人。
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
本书精选多则经典寓言故事,文字活泼清新、内容简练精要、故事短小精
悍、风格轻松幽默。许多寓言读
起来令人捧腹之余,也常常引人
深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拓展延伸
2.课后读一读《南辕北辙》,说一说故事中的乘车人错在哪里,感受寓言道理。
1.书写本课生字,理解文章寓意,背诵并默写全文。
课后作业
守株待兔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守株待兔
教学阐释环节
一、教材解读
本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一篇文言文版的寓言故事。本单元共编排了四篇课文,人文主题是“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针对的学生处在第二学段的三年级,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的衔接阶段。在前两年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三年级的学生对自主阅读、自主识字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有很大发展。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时学过了《司马光》,对文言文有了初步接触,但没有深入了解,对文言文的学习仍需教师指导进行。
三、目标定位
目标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基准之一,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对本课的生字词能进行正确认读与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疏通文意。
3.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4.在阅读与分析中感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认知。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在阅读与分析中感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认知。
四、教学重难点
在深入研读新课标要求与“双减”政策等教育教学规定后,我在本课中坚定“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活动,着力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
五、基本理念
在本课,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为学生打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课堂,我采用的教法有: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法、问题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使用的学法为: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表演法等。
六、方法选择
结合以上分析,我从新课标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将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将其分析如下:
导入环节采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借助图片请学生猜测故事,带学生在感知不同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明确寓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入课堂。
七、课程设计
在新知讲授时,我结合游戏与学生共同完成字词的学习,带学生进一步明确识字方法,感受学习的乐趣。
随后我对本课进行示范朗读,请学生画出停顿,练习朗读,并在此过程中抛出四个问题,借助阅读梳理的方式,带学生明确故事中的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梳理故事结构。
在感受寓言含义时,我和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翻译,共同分享感知文意,借助“描述农夫等待兔子的情景”、“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嘲笑”两个问题,带学生共同深入感知文章寓意。
课堂的最后,我再次创设情景,请学生假设宋国人对农夫进行教育,并将学习与生活相连接,带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感知寓言故事的道理,借助课后作业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延伸。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力求体现这一点。
八、板书设计
谢谢观看